- +1
首屆“當代中國外交史”學術論壇:新中國七十五年外交回顧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首屆“當代中國外交史”學術論壇——“75年的新中國外交:成就與經驗”于2024年8月30日—9月1日在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交史學者系統回顧和總結了新中國75年來的外交經驗。會議由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志社、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主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支持,三十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與會。
與會學者合影
論壇開幕式由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長和教授主持,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歷史研究》雜志社總編輯焦兵致辭。陳志敏表示,這是今年6月28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之后在全國召開的第一個以“當代中國外交史”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匯聚了當代中國外交史、外交學科和國際政治領域的一流專家學者,對于認真學習貫徹紀念大會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研究闡釋、推進和深化對相關問題的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本屆當代中國外交史論壇打破了學科壁壘,為歷史學者與政治學、國際關系學者、外交學者的對話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學術平臺,有利于推動我國歷史學與政治學、國際關系學的跨學科交流、促進人文社科的深度融合,服務于國家的新文科發展戰略。歷史研究崇尚實證精神、探索歷史事實的真相,國際政治研究重視理論,但只有把歷史與理論結合起來,才能結出豐碩的學術成果。今年也是《歷史研究》雜志創刊70周年。焦兵在致辭中表示,《歷史研究》高度重視當代中國外交史研究,高度重視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對話。他指出,剛剛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必須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深化外事工作機制改革,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系統研究和總結新中國外交七十五年的成就和經驗,對于推動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外交行穩致遠,對于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對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一場主題報告由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張生主持。宮力(中央黨校)、張清敏(北京大學)、劉德斌(吉林大學)、韓召穎(南開大學)、林宏宇(華僑大學)分別從新中國外交指導思想、當代中國外交史研究回顧、大國興衰的歷史邏輯、科技競爭與國際秩序演進以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等方面展開報告,探討中國外交史的歷史與啟示。
第二場報告由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汪朝光主持,蔣建農(華南師范大學)、宮力(中央黨校)評議。學者劉江永(清華大學)、 戴超武(云南大學)、宋志勇(南開大學)、李興(北京師范大學)、王棟(北京大學)分別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原則與路徑、冷戰時期中印關系史研究的若干重要問題、我國改革開放國策的形成與日本因素、建國之初新中國外交的歷史邏輯以及當代中國外交思想的歷史邏輯等方面展開論述與討論。
第三場報告由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陳謙平主持,林宏宇(華僑大學)、劉江永(清華大學)評論。學者殷之光 (復旦大學)、馮立冰 (華僑大學)、 高艷杰(廈門大學)、姚百慧(首都師范大學)、邵笑(暨南大學)、張勉勵(中國社會科學院)圍繞中國全球南方的觀念與實踐、華僑華人與中國式現代化、“印馬對抗”前后中國與印尼的關系、中法關系史研究的史料基礎、《人民日報》敘事體系中對南越吳庭艷政權的闡述與認知、四次建交高潮視角下中國的外交戰略等方面展開研討。
第四場報告由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張驥主持,戴超武(云南大學)、韓召穎(南開大學)評論。學者梁志(華東師范大學)、王睿恒(南京大學)、馮琳(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巧榮(中國社會科學院)、詹欣(東北師范大學)、馬建標(復旦大學)就1948-1961年間緬甸對華戰略認知與中緬關系,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戰爭信息署對中共的情報調研、認知與宣傳,1969-1972年間的人民外交、秘密外交與中美和解,當代中美關系史研究發展狀況,中美核軍控對話,1950 年代的臺海危機與冷戰話語體系的競爭等議題展開討論。
會議現場
9月1日上午,以“當代中國外交史研究的展望”為主題的閉幕式暨圓桌討論為本次論壇畫上圓滿的句號。圓桌由《歷史研究》雜志社總編輯焦兵、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馬建標共同主持,與會學者就七十五年新中國外交的回顧與展望、外交史學科的發展、跨學科交流與互動等問題做了進一步切磋與探討,研討會在深入的交流中落下帷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