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意味著什么
近日,民政部發布的《2023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披露,截至2023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萬人,占總人口的21.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萬人,占總人口的15.4%。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正式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根據聯合國標準,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或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4%時,則該國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此前,多個權威機構曾預測,我國2025年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如今來看,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比預想中還要更快一些。
究其原因,一是,“瀕老”人群規模大,1962年至1968年,是1949年以來我國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人口出生率高達40‰,7年間共出生1.9億人。如今,這個年齡段的人陸續步入花甲之年,客觀上加速了人口老齡化;二來,近些年生育率持續走低,此消彼長,也迅速抬升了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我國的老齡化,還有區別于其他國家的顯著特點。比如基數非常大,在人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老年人數量接近3億。再如增速非??欤嚓P研究顯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從7%升到14%所經歷的時間,法國為115年,瑞典85年,美國66年,英國45年,而我國只用了約25年。
另外,應對老齡化可供參考的歷史經驗不多。目前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大多都是發達國家,且在步入老齡化社會之時就已經處于較高的發展水平。我國目前人均國民收入相對較低,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城鄉、地區差異大,這就提出了更多、更大的挑戰。
老齡化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長治久安。從大的方面看,老齡化進度加快,直接帶來勞動力結構的迅速變化,退休人員大量增加,從而促使醫療保險、養老金等公共支出快速增長,這勢必會倒逼一系列的機制改革。
具體來說,各方面的養老服務都要提速提質、擴規增效。比如,建設連鎖化、標準化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支持病床使用率較低的醫療衛生機構新建或改建醫養結合服務設施;不僅要把養老院、社區食堂、老年大學等機構辦起來,還要辦好。
應對老齡化,也不只是某個行業、某個部門要解決的問題。在社會上,也要積極營造敬老助老的社會氛圍,不斷完善公共場所和基礎設施的適老化改造。尤其是,在線上服務大規模取代線下服務的時代,一方面要為老年人留存必要的線下窗口,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優化網絡應用的老年模式,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當然,老年消費市場和老齡產業將創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帶來不可估量的市場機遇。因此,政府部門在做好應對的同時,也要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匯聚社會各方力量,全面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擁有幸福美滿的“夕陽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