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具體落實臨床研究中的“盲”?
盲法是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中用于控制偏倚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臨床 RCT 中,盲法的目的是減少或避免研究參與者(包括患者和研究者)對治療分組的知曉,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主觀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
提到盲法,臨床研究者們大多不陌生。
但是真正操作起來,卻有許多細節不能落實,下面是一則盲法設計不完善的案例。
在一項關于某種新型抗抑郁藥物療效的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計劃采用雙盲法。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藥物包裝上的特殊標識,負責給患者發放藥物的護士能夠輕易辨別出不同的治療分組。這導致護士在與患者交流時無意中透露出了患者所接受的治療信息,使得患者知曉了自己服用的是試驗藥物還是對照藥物。
上面的案例破壞了雙盲設計,會導致哪些問題呢?文末會告訴大家。
01 如何理解臨床研究中的“盲”?
盲法是為了保持臨床試驗的參與者不知曉 “隨機化分組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方法與手段,使得各方人員在整個研究期間對隨機化處理分組保持“盲態”。
盲法有單盲、雙盲和三盲。對受試對象、試驗實施者和結果測量者三者之一實施盲法,稱為單盲;對其中兩者實施盲法,稱為雙盲;對3個環節均實施盲法即為三盲。除上述三盲之外,還可對統計分析人員施盲,即數據揭盲后,只告訴統計分析人員何組數據為A組,何組為B組,而不知道何組為治療組,何組為對照組,甚至不知道該試驗的設計是非劣效檢驗,或等效檢驗,還是優效檢驗,避免數據分析過程出現人為因素而影響結果,此為四盲[1]。
02 編盲前的準備
(1)確定研究方案:包括明確研究目的、納入和排除標準、治療分組方案、觀察指標、隨訪時間等。
(2)準備試驗藥物和對照藥物:確保藥物的質量、規格、劑型、包裝等符合研究要求,且數量充足。
(3)設計隨機分組方案:采用科學合理的隨機方法(如隨機數字表、計算機隨機程序等)生成隨機分組序列。
(4)設盲對象:根據實驗類型確定設盲對象(如單盲、雙盲、三盲),以及編盲的具體操作流程和編碼方式。
(5)準備編盲材料:例如盲底(包含隨機分組編碼和對應的治療分組信息)、藥物編碼標簽、應急信件(在緊急情況下用于揭盲)等。
(6)培訓相關人員:對參與編盲和臨床試驗的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熟悉編盲流程和注意事項,確保操作的準確性和保密性。
(7)建立質量控制程序:制定措施以檢查和確保編盲過程的正確性和完整性。
(8)準備應急揭盲的流程和標準:明確在何種緊急情況下可以揭盲,以及揭盲的具體操作步驟。
03 盲法實施
盲法的實施有一下幾個步驟[2]:
確定隨機分組方案
由統計人員使用適當的隨機方法生成患者的分組序列。
準備藥物及編碼
將試驗藥物和對照藥物分別進行編碼,編碼應具有唯一性且無規律可循。
制作盲底
盲底通常是一份包含患者隨機編號、分組編碼以及對應藥物編碼的詳細表格。這份表格被嚴格保密,通常由獨立的第三方保存。
藥物包裝與標記
按照編碼將藥物進行包裝,并在外包裝上標記相應的藥物編碼。
再次核對
對包裝好的藥物進行仔細核對,確保藥物編碼、分組信息與盲底一致,且包裝無破損、標識清晰無誤。
封存盲底
將盲底密封保存于安全的地方,只有在特定的緊急情況或研究結束時,按照規定的程序才能解封。
藥物分配
根據患者入組的順序,依次發放相應編碼的藥物。
記錄與文檔管理
詳細記錄編盲的過程、參與人員、時間、地點等信息,相關文檔妥善保存以備后續審查和追溯。
04 揭盲與緊急揭盲
揭盲是指在臨床試驗結束后或在特定條件下,解除對研究對象接受的治療分組的遮蔽,從而明確其具體的治療情況。
揭盲通常分為兩種情況
正式揭盲:在臨床試驗按照預定計劃完成,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準備就緒時進行。此時可以全面了解各組的治療情況,進行最終的療效和安全性評估。
期中分析揭盲:在試驗過程中的特定時間點,按照預先設定的規則和程序進行揭盲,以評估試驗的進展和安全性,決定是否繼續或修改試驗方案。
緊急揭盲則是在特殊緊急情況下進行的揭盲操作。例如,當參與試驗的患者出現嚴重的不良事件,需要立即了解其接受的治療以便采取最恰當的救治措施時,可進行緊急揭盲。
明確的緊急揭盲標準和觸發條件:例如患者生命受到威脅、出現嚴重且無法解釋的癥狀等。
特定的審批流程:通常需要經過主要研究者或相關負責人的批準,并詳細記錄揭盲的原因、時間、參與人員等信息。
限制知曉范圍:盡量將知曉揭盲信息的人員控制在最小必要范圍,以減少對試驗的影響。
無論是揭盲還是緊急揭盲,都需要在保障患者安全和試驗科學性的前提下進行,并且要嚴格記錄和報告相關過程和結果。另外,為了保證用藥安全,可將在二次揭盲后通過發郵件(微信)的方式告知研究者和受試者試驗得出的科學結論及分組用
藥情況[3]。
現在我們來回答文章開頭的案例問題:
這種情況破壞了雙盲設計,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1. 患者心理因素的影響:如果患者知道自己服用的是新型試驗藥物,可能會產生更高的期望和心理暗示,從而影響對藥物療效的真實感受和反饋。
2. 評估偏差:知曉分組信息的護士在觀察和記錄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不良反應時,可能會不自覺地受到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導致評估結果不客觀。
最終,這個盲法使用錯誤可能使試驗結果產生偏差,無法準確評估新型抗抑郁藥物的真實療效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吳泰相,劉關鍵.隱蔽分組(分配隱藏)和盲法的概念、實施與報告[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03):222-225.
[2]張瑩瑩,李晶,李元濱,等.藥物臨床試驗編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藥物評價研究,2024,47(06):1372-1378.
[3]武曉靜,鄧蕊.盲法臨床試驗結束后受試者揭盲告知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醫學與哲學,2020,41(17):39-43.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