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教師減負!教育部:規范與教育教學無關的社會事務進校園
高晨源、聶繼承/央視新聞
字號
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一些與教育教學無關的社會事務頻繁進入校園,加重了教師負擔,影響了教育教學秩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為基層減負提出明確要求,教育部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開展了遏制社會事務隨意進校園專項行動。
第一,制定準入標準。指導各地梳理分析近年來社會事務進校園情況,厘清社會事務與學校教育教學和教師主責主業的關系。各地均結合實際研制準入標準,嚴把“入口關”。凡是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宣傳不良價值導向以及含有商業行為的活動一律不得進入校園。
第二,建立審批報備制度。各地加強統籌協調,嚴控總量,全國各省均公布了進校園“白名單”,通過“叫停一批、規范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大力壓減進校園事項。未列入白名單的事項一律不得進入校園,確需增加的,須嚴格履行審批報備程序,且不得突破當年計劃總量。
第三,規范過程管理。充分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倡導進校園活動與學科教學、校園文化建設等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機融合,避免形式主義增加教師負擔,提升進校園活動質量。
下一步,教育部將強化跟蹤問效,持續深化整改,適時開展“回頭看”,對工作落實不力的地區,加大指導整改力度,對工作成效明顯的地區,強化宣傳推廣,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建立監測、舉報、核查等機制,常態化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工作,統籌推進精簡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規范抽調借用等工作,構建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進一步為中小學教師減負松綁,充分保證教師從事主責主業。
責任編輯:伍智超
圖片編輯:朱偉輝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