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的地方·平行活動 | 遷移者之地:影像工作者說
遷移者之地:影像工作者說
時間:2018年1月20日(周日)下午2:00-5:00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市花園港路200號)3樓小劇場
賈茹:我和外來務工子弟活動中心的緣分
施佳宇:老西門“小生靈”
徐明:百人一語
郭靜:《72小時》的奇遇
特邀對話:陸銘,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 活動免費,無需報名,請提前10分鐘入場,歡迎空降
本周日,第一場平行活動將以“影像”為媒,試圖去展現在當代社會中關于地方的一個特殊現象,即因為人的流動性而帶來的地方與人某種偶然、短暫和不穩定,同時又逐步互相適應和認知的關系。
本次活動邀請了四位資深的影像工作者,他們都關注這座城市中流動的人群,以及由此形成的一個個“遷移者之地”。當我們隨著鏡頭走進這些“遷移者之地”時,各種遷移和居留背后的故事在慢慢展開,并引導我們去進一步探索和思考這個現象背后更為深層的、錯綜復雜的原因。
2018年,澎湃新聞市政廳“城市漫步”系列活動以“社群在造”為主題,通過行走、討論和拍攝進入了這樣一些群體:在這個時代仍去菜場買菜的人,共享辦公空間的創辦者,民間信仰的好奇者,文保志愿者,退休了仍在發揮余熱的人……最后一個月,我們來到服務于外來務工子弟的久牽志愿者服務社。這一次的“你的地方”平行活動也是一次聚會,歡迎參與過2018年度“城市漫步”的你也加入我們。
創作者分享
“久牽志愿者服務社(簡稱九牽)每年有大量學生來來去去,大約每年服務的學生總數在500名左右,保守估計總數在2、3000人左右,他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有極大差別,能夠進入世界聯合學院的目前為止有9人,另外一些人很早回了老家參加高考,還有一些人留在了上海念中專,現在已經參加工作,有人已經結婚、生孩子、也有人已經離婚。他們早已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共同點則是他們或多或少地和久牽保持了聯系。由于拍攝我接觸的學生也僅僅是其中的不足百分之一,我卻有幸參與并記錄了其中一些人的生命進程。”
如何與人溝通,系統性地收集信息,構筑拍攝環境,深度介入社會,最終在復雜多變的時代里留下我們存在過的影子?是我始終要探討的問題。”
在便利店、碼頭、面館、理發店、寵物醫院、健身房、公園、地鐵站、麥當勞……我們遇到為愛狗離世而哭泣的阿姨、趁孩子睡覺來理發的外國友人、一輩子要美的60歲姐姐、自詡“吃貨”的87歲爺爺、全臉整容的臺灣化妝師……有的剛剛來,有的已經在上海待了一輩子。那些擦肩而過的人,就此消散在各自的拼圖中。”
“你的地方”,是第12屆上海雙年展的城市項目之一,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與澎湃新聞市政廳欄目共同發起。
我們邀請七位社科及人文領域的學者和實踐者成為觀察員,并招募藝術家及公眾,以1939年初版、1947年第二版的《上海市行號路圖錄》為基底,對上海進行自主的調查,重新認識和表述那些與自身有關的地方,發現和勾聯起自我主體形成的線索,并增強人們對上海空間演變的不同脈絡的理解。
第12屆上海雙年展城市項目
作為上海的城市名片與文化品牌,上海雙年展始終致力于讓當代藝術文化與蓬勃發展的上海城市發生積極的對話。上海雙年展“城市項目”始于2012年,是上海雙年展的有機組成部分。第12屆上海雙年展將攜手上海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上海油罐藝術中心、補時、上生·新所、思南公館、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澎湃·市政廳等合作伙伴,在城市各處設立展覽館、影院、實驗室、發聲場,出動歷史考古隊與地方行動者,為公眾提供別樣的觀察生活視角,再次挖掘上海的人文魅力。
(感謝張軼超對本次活動的貢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