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跟著《黑神話:悟空》,體會懸空寺等山西古建之美
山西猶如一座巨大的古建筑博物館,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與文化。近日首款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上市,引發市場關注。游戲場景中大量高度還原的中式古建筑呈現,也成為一大亮點,其中以山西古建筑為原型的場景造型達二十余處,包括南禪寺、佛光寺東大殿等,大量古剎、古塔、牌樓、石窟、石刻、造像輪番登場。
懸空寺,大同市渾源縣
以懸空寺為背景的游戲場景
懸空寺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山西懸空寺,嵌在懸崖峭壁上,以其驚人的建筑工藝聞名于世。
據山西文旅介紹,懸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365-448)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之后天師弟子們多方籌資,精心選址設計,懸空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建成。
千余年來,懸空寺發展成為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呈“一院兩樓”般布局,總長約32米,樓閣殿宇40間。懸空寺的選址之險,建筑之奇,結構之巧,豐富的內涵,堪稱世界一絕。南北兩座雄偉的三檐歇山頂高樓好似凌空相望,懸掛在刀劈般的懸崖峭壁上,三面的環廊合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棧道飛架,各個相連,高低錯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幾根大約碗口粗的木柱支撐,最高處距地面50來米。其中的力學原理是半插橫梁為基礎,借助巖石的托扶,回廊欄桿、上下梁柱左右緊密相連形成了一整個木質框架式結構,也增加了抗震度。
懸空寺也被譽為恒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寺下巖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崇福寺,朔州市朔城區
以崇福寺為基礎的游戲場景
崇福寺
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敕監造。遼代官府占居,稱林衙署。后改為僧舍,名日林衙院或林衙寺。金熙宗崇佛,于皇統三年(1143年)敕命開國侯翟昭度主持增建彌陀殿,觀音殿,改寺為凈土宗佛剎。金天德二年(1150年),海陵王完顏亮賜額“崇福禪寺”。經元、明、清各代重修,始成現有規模。
現存建筑中除彌陀殿、雙音殿為金代遺構外,皆為明清建筑。彌陀殿的裝修尤為引人注目,前檐五間隔扇門、后檐明、梢間設板門、隔扇及橫披上的欞花圖案,玲瓏剔透,鏤刻精美,有三角紋、古錢紋、挑白球紋等紋樣達十五種之多,極富裝飾效果。大殿前檐下懸有“彌陀殿”豎匾一通,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該殿是金代建筑上乘之作。
佛光寺,忻州市五臺山
佛光寺唐代石幢為背景的游戲畫面
佛光寺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寺內現有殿、堂、樓、閣等一百二十余間。其中東大殿七間,為唐代建筑,其中八角形唐代石幢2座;文殊殿七間,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為明、清時期的建筑。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6月,中國當代建筑學家梁思成和林徽因親赴山西五臺縣對佛光寺進行了考察、測繪。同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和紀玉堂四位中國營造學社成員在大梁上發現題記墨跡,確證了佛光寺東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較高,被梁思成稱為“四絕”。
小西天,臨汾市隰縣
以小西天為背景的游戲場景
《黑神話:悟空》游戲原畫。小西天
臨汾市隰縣小西天,又名千佛庵,位于山西省臨汾市隰縣城西鳳凰山巔,是一座佛教禪宗寺院,由明代東明禪師創建于明崇禎二年。初因大雄寶殿內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門額題“道入西天”,又為區別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
小西天分為上下院,上院是全寺的精華,大雄寶殿內正面排列著五個相互連通的佛龕,梁間墻壁懸塑著富麗堂皇的“極樂世界”,保存無缺的懸塑及彩繪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鐵佛寺內彩塑,晉城市高平市
游戲內的彩塑造型
鐵佛寺
鐵佛寺位于高平市米山鎮米西村,與長平古戰場大糧山的定林寺相距不遠。鐵佛寺之所以叫鐵佛寺,是因以前鑄有鐵佛得名。
鐵佛寺創建年代不詳,據正殿青石門墩上所刻題記“金大定七年(1167)七月十三日鑄造鐵佛,修鐵佛寺殿”,可知正殿建于金代,以后歷代雖屢有修葺,至今仍然保留著金代手法。正殿木質結構,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椽,平面長方形,懸山式屋頂,琺華屋脊、斗拱、檐角、直欞窗。
寺內現存的27尊塑像,按二十四諸天的排列順序,四大天王分立四角,運用“以鐵為骨,用鐵造型”的核心型造手法,鐵佛寺的彩塑輪廓張揚,肢體表情夸張,衣紋層次豐富,都表現出一種華麗的效果,是該地區明代佛教彩塑藝術的范例。
玉皇廟,晉城市澤州縣
二十八宿雕塑群
以二十八宿為背景塑造的游戲場景
玉皇廟創建于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坐北朝南,平面布局為長方形,南北長110米,東西寬32米,占地面積3520平方米,計有殿宇樓亭110間,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古建筑群。
玉皇廟擁有宋、元、明塑像三百余尊,以元代彩色泥塑二十八星宿著稱,為元大雕塑家劉鑾作品,二十八宿雕塑群,造型精美,比例勻稱,面部表情生動傳神,細節豐富而表現細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氣貫通、呼之欲出,是研究道教史和雕塑藝術的寶貴遺產。
秋風樓&飛云樓
飛云樓,運城市萬榮縣
秋風樓,運城市萬榮縣
以秋風樓&飛云樓為背景的游戲場景
秋風樓位于山西省萬榮縣后土祠正殿后,因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樓身高達32.6米,主體為三層樓,樓身比例適度,檐下斗拱簡潔,結構精美古樸。 秋風樓創建年代不詳,因黃河淹沒,曾于清代康熙、同治年間重修,現存建筑為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重建。漢武帝劉徹曾5次巡幸河東,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劉徹祭祀后土廟時,正值晚秋,在汾河舟中歡宴群臣,慷慨高歌,寫下《秋風辭》碑。
飛云樓,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東岳廟內,始建于明正德年間。其在建造技術結構力學與造型藝術方面獨具特色,是中國純木質樓閣建筑的代表作,被譽為“中華第一木樓”。
(本文根據山西文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組織部網站、澎湃新聞過往報道等綜合整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