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紅色血脈的賡續傳承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掖市高臺縣,瞻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和陣亡烈士公墓,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
在紀念館內,習近平總書記詳細了解當年戰斗歷史和感人事跡。他強調,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要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西路軍不畏艱險、浴血奮戰的英雄主義氣概,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同長征精神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的故事,講好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甘肅是一片紅色土地,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在甘肅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足跡與紅色記憶。
會寧紅軍會師紀念館、華池南梁革命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等紅色遺址遺跡遍布隴原大地;
哈達鋪的一張報紙、榜羅鎮的一口鐵缸等紅色故事流傳至今;
……
這些紅色遺址舊址、紅色故事,承載著豐厚的革命歷史、生動的革命事跡、寶貴的革命精神和優良的革命傳統,為黨的事業發展壯大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是隴原兒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更是甘肅奮進新征程的動力源泉。
南梁革命紀念館
(一)
茫茫黃土塬,巍巍子午嶺,潺潺葫蘆河,沿河溯流而上進入華池縣南梁鎮,河東岸是南梁革命紀念館、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河西岸是窯洞式民居,青磚灰瓦白墻,干凈整潔,錯落有致。
南梁,陜甘兩省交界處的一個小鎮,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建設史上,卻有著特殊的地位。這里,誕生了西北最早的紅色政權。
1928年起,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共產黨人進入甘肅隴東地區開展革命活動,先后建立南梁游擊隊、紅軍陜甘游擊隊,創建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后與陜北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全國碩果僅存的完整革命根據地——陜甘革命根據地,為紅軍長征提供了落腳點,是黨中央和各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的出發點,在黨的歷史上有著起承轉合的特殊地位,為中國革命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步入南梁革命紀念館,歷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整個紀念館通過大量歷史圖片、文物、雕塑、場景復原等展陳形式,運用聲、光、電多媒體4D現代化科技手段,系統全面再現了波瀾壯闊的陜甘革命斗爭史,銘記著南梁革命斗爭波瀾壯闊的歲月,實證著中國共產黨人改天換地的氣魄、堅如磐石的信念和為民謀福的無悔初心。
“近年來,南梁革命紀念館依托豐富的黨史資源,通過現場教學、社教活動、研學旅游、流動展覽、臨時展覽、研討會、故事會等形式,不斷吸引游客到館參觀學習。”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革命紀念館負責人介紹,除了線下展覽,南梁革命紀念館還利用多媒體傳播方式和現代高新技術,在線上搭建了一個“永不關閉的紅色紀念館”,實現紀念館及館藏文物全方位、立體化網上全景展示,構建虛擬沉浸式網上紀念館,讓更多游人可以不受疫情和空間限制,實現遠程研學游覽,并推出線上知識競賽、直播講解、紅色微視頻、線上微黨課等,讓游客了解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傳承革命先輩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寶貴精神,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二)
甘肅是紅軍長征路經的重要省份,各路紅軍在甘肅征戰歷時長達兩年半,活動范圍涉及44個縣區。中共中央在俄界、哈達鋪和榜羅鎮召開了重要會議。紅軍三大主力于1936年10月在會寧地區實現了意義深遠的大會師。紅軍長征進入甘肅后發動了涇川四坡村戰斗、臘子口戰役、西征戰役、岷洮西固戰役、成徽兩康戰役、山城堡戰役等戰役戰斗。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在河西走廊浴血奮戰,書寫了人民軍隊戰爭史上慘烈而悲壯的一頁。
初秋時節,張掖市高臺縣,蒼松翠柏掩映下,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巍然屹立。紀念碑上,“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15個鎏金大字熠熠生輝,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如今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熱捧”“點贊”的紅色教育“打卡地”和全省乃至全國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陣地之一,累計講解2.4萬場次,服務游客400余萬人次。
“紀念館作為收藏、保護、展示、研究和闡釋革命文物的重要場所,在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強化價值引領方面承擔著重要的職責使命。”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負責人說,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和宣講紅軍西路軍革命事跡,建立完善紅色文化研究傳播體系,打造紅西路軍精神研究成果集中“輸出地”和重要“交流地”。同時,突破地域限制,精心設計制作“流動紀念館”,組織開展紅軍西路軍英雄事跡巡回展覽,精心策劃開展富有吸引力的紅色文旅活動,開發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紅色文旅新業態,加大紅軍西路軍英雄事跡宣傳力度,打造弘揚紅軍西路軍英雄事跡特色品牌,將紅色資源作為主題教育和“大思政課”教育的鮮活資源、主打教材,推動紅軍西路軍故事廣泛傳播、深入人心。
蘭州戰役紀念館“西北大決戰”序廳:“突破”浮雕
(三)
解放戰爭時期,黨組織領導甘肅人民和地方武裝,開始了迎接解放的進程。
1949年8月21日,彭德懷司令員以一野司令部名義發出進攻蘭州的命令,第二兵團4個團和第十九兵團9個團同時向蘭州古城嶺、沈家嶺、狗娃山、營盤嶺各敵軍陣地進攻,經過數日激戰,于8月26日解放蘭州。
為紀念這次重要戰役,蘭州市委、市政府于1952年修建蘭州戰役紀念館。
走進蘭州戰役紀念館展廳,一條清晰的縱貫線貫通全館,展示著蘭州戰役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記憶……
紀念館由序廳、奏響西進序曲、實施千里追擊、浴血南山之巔、聚殲青馬主力、歡慶西北解放、結束語等七個部分構成,全面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指揮下,在甘肅黨組織的全力配合下,在解放區的大力支援下,果斷發起蘭州戰役,解放蘭州城的壯闊歷史。
在蘭州市白塔山上,有一處曲徑通幽、古樸典雅、花木繁茂、占地2000多平方米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共甘肅工委紀念館。
館內展出圖片資料2000多幅,歷史資料和實物等80余件。展館以“光耀隴原”為主題,以圖片、文字、實物為載體,以革命進程為脈絡,分六個單元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在甘肅帶領全省各族人民,為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所進行的革命斗爭歷史,再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在甘肅的主要組織及戰斗歷程和光輝業績。
“真正把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轉變成堅定擁護黨的領導,投身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不竭力量源泉,這是紀念館所具有最重要的職能作用之一。”中共甘肅工委紀念館負責人說,紀念館積極與大中小學校共同組織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活動,通過舉辦流動展覽、演講、繪畫、舞臺劇、短視頻等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度,讓年輕學生感知革命艱辛的歷程,感知紅色文化的魅力,從中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共甘肅工委紀念館展廳
(四)
歲月長河,歷史足跡不容磨滅;時代變遷,革命精神歷久彌新,熠熠發光。
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鐵人精神”“莫高精神”“當代愚公精神”等一大批具有甘肅特色的寶貴精神財富形成,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隴原兒女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無數隴原兒女擔當起民族復興大任,積極投身于強國建設的洪流之中,爭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隴原兒女正以昂揚的奮斗姿態闊步于新時代新征程。
文字: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楊紅麗
特別聲明:
1.微游甘肅內容文章旨在宣傳甘肅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由于條件所限,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所有權利人聯系授權,可能出現部分原創圖片或文字未署名,請聯系添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