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溫經典丨以忠誠精神講好《忠誠》故事——胡玫導演創作談
反腐題材電視劇《忠誠》今日起在“重溫經典”頻道播出。這部由胡玫執導,改編自著名作家周梅森小說《中國制造》的電視劇,講述了某市在市委領導班子交接過程中產生的復雜局面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成功塑造了一批忠于黨、忠于人民的黨員干部形象。該劇獲第2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
現將刊載于《中國電視》雜志2002年第2期的胡玫導演訪談內容重新編發,探尋《忠誠》成功吸引觀眾的原因。
“我希望塑造時代英雄、民族脊梁”
軍人家庭出身的胡玫,性格爽朗、快人快語,自導演《雍正王朝》以后,她的一顆心就一直拴在《忠誠》上。因拍戲而疲憊不堪的她,嗓音顯得嘶啞:“以前我從沒想過拍一部正宗的主旋律題材,更沒有想到會搭上那么多的精力和心血。”“說老實話,拍攝《雍正王朝》,我忙了整整3年,本想逃到現實生活中去松口氣,但沒想到還要累!”
一部是揭露封建宮廷內部血腥爭斗的清宮戲,一部則是熱情謳歌共產黨員光輝形象的獻禮劇。這一古一今兩部劇,在題材、風格上都相距甚遠。當問到為何會去拍攝《忠誠》時,胡玫認真地說:“我希望以此劇塑造一批時代英雄、民族脊梁。”
深入了解黨員干部
將《中國制造》搬上熒屏
兩年前,胡玫接受邀請,決定把作家周梅森的長篇小說《中國制造》搬上熒屏,她一口氣看完了原著,激動得淚流滿面。這部小說文字平易,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更多的是表現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作品對現實生活、改革進程中的曲折和艱難、為官當政者的復雜心態等作了深刻的表現和犀利的剖析,讓人感慨萬千、欲罷不能。從前期劇本籌備工作開始,胡玫便深深地“陷”進去了。
胡玫對《中國制造》主要描寫的黨員干部群體的生活不太熟悉,為了讓觀眾真正認可劇中塑造的人物,她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深入接觸了各個層級的黨員干部。當胡玫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后,心里頓時豁然:無私奉獻的共產黨人正是“三個代表”的執行者、實踐者。找到了這一“戲魂”,胡玫更自信了。
以“忠誠精神”拍《忠誠》
胡玫原想拍現實生活的戲會輕松點,沒想到一開機就困難重重。為了該劇能如期播出,劇組首先搶拍的就是夏天抗洪救災的戲,但此時已到冬天,如果大隊人馬南下去拍,時間不允許,經費也不充裕。于是劇組來到上海附近的長江邊,頂著寒風在潮水中拍攝。
劇組在灘地上臨時搭建的屋棚,在漲潮時堅持半小時就會被潮水吞沒。數十位演員喝了酒和姜湯在冰冷的浪潮中撲騰。胡玫含淚指揮,叫啞了嗓子,但江風太大,大家根本沒法聽見。此時,扮演縣委書記田立業的陶海凍昏了,他被大家拉上岸時,醫生給了他兩記重重的耳光才把他打醒,戲被迫停下來。正當胡玫犯愁時,有一人挺身而出,跳入江中主動當起了陶海的替身,他就是共產黨員、制片主任唐國亮。胡玫的眼睛又濕潤了…...
核心主題:“將相和”
《忠誠》的主人公高長河由張國立擔綱主演。高長河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有新一代干部的敏銳和新的工作作風。因此,張國立希望自己塑造的干部形象盡量避免說話拿腔拿調、走路昂首挺胸、動不動抽煙皺眉故作深沉。張國立并沒有扮演黨的高級干部的經歷,這一“空白”恰好為他塑造一個獨具魅力的高長河形象創造了條件。
以擅長扮演儒雅的知識分子形象著稱的焦晃飾演市委書記鐘超林,他調動多年的生活積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塑造了一個性格堅強,處事干練,固執又可愛的老干部形象。鐘超林政治成熟、精力旺盛,是個即使退居二線也會在工作中燃燒,不肯輕易言“退”的干部,這個角色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胡玫把戲的核心主題定為“將相和”。全劇以高長河和鐘超林新老干部交接為開篇,在一個政府部門里上下級共事,“將”與“相”的矛盾沖突是微妙的、不可避免的,但不是你死我活的,最終,雙方的精神交匯點在“忠誠”二字上。全劇點睛之筆是告訴人們:中國大地上的改革艱辛不易,對改革的成果要倍加珍惜。
附:《中國電視》 2002年第2期《用忠誠精神拍攝<忠誠>——胡玫談<忠誠>》,作者:李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