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顆傳播中國生態文明的小行星被命名為“余村星”
8月15日,在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之際,安吉余村收到了一份來自太空的禮物。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將編號為215458號的小行星命名為“余村星”。
這標志著,“余村”的名字正式進入璀璨星空,首顆傳播中國生態文明的小行星從此將在太空閃耀。

小行星命名具有嚴肅性、唯一性以及永久不可更改性,獲得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具有國際性和永久性的崇高榮譽。據了解,“余村星”于2002年8月15日由北冕天文臺臺長陳韜發現,近地點距離為2.4億公里,軌道傾角4.23784度,近日點角距289.586度,軌道周期4.003年。

余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多年來,綠水青山“流金淌銀”,這一理念也從余村出發,走向全國乃至世界。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
去年,余村被賦予打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國際傳播高地的重任。如何創新傳播渠道方式,擴大傳播力度?“申請太空小行星將其命名為‘余村星’是一個新鮮載體,能串起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情感共通處、情緒契合點。”全國人大代表、余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借助小行星傳播余村故事、安吉故事、中國故事,向世界各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傳遞人類共同價值,能形成民眾聚焦點、興趣參與點,從而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轉化為行動、愿景轉化為現實。
在小行星發現者陳韜看來,余村作為聯合國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在指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為推進世界綠色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榜樣和示范,貢獻了中國方案和東方智慧。“借太空小行星講述‘兩山’故事,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傳播,這也是命名余村星的重要意義。”陳韜說。
派駐余村的浙江省文化特派員徐振帆現場見證了這一時刻。他說,大余村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接下來,他將充分發揮文化特派員的身份,將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與仰望星空的新興業態相結合,助力當地發展“星空旅游”,推進現代化美麗城鎮建設。
汪玉成表示,將以“余村星”命名為契機,持續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向世界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文明故事,讓“余村星”越來越閃亮。
(原題:《編號215458,余村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