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體:30名游客28人買黃牛票,問題出在哪兒?
緩解供需矛盾,讓博物館門票不再“一票難求”,是治本之策。
一些原本免費的博物館門票,為何被“黃牛”炒出了高價?近日,央視新聞記者連續幾天登錄國家博物館微信小程序,發現七天內全都顯示“約滿”。而記者在國博外隨機采訪了30位游客后,發現只有2人是通過正規渠道預約進去的,其他28人都是通過找“黃牛”加價進的博物館。
2024年7月19日,山西省運城市,游客在博物館參觀游覽,感受華夏歷史文化魅力。視覺中國 圖
據報道,當下正值暑期,不少熱門博物館和名牌大學都出現了預約難現象。除了游客人流量大之外,“黃牛”倒票現象的存在,是一個重要因素。那么,當普通游客感嘆“手慢無”“票秒沒”時,“黃牛”為何能瘋狂下單呢?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剛剛辦理的一起“黃牛”倒票案件,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原來,“黃牛”大多會利用手中掌握的游客信息,通過搶票神器等技術加持,率先搶占大量的門票資源,有的開票一秒鐘內可以鎖定成百上千個號源。同時,他們會在各類社交平臺上發布倒賣門票信息,在招攬到真正的游客后,又不斷快速退票、搶票,最終成功將號源變現。
2008年,國家文物局發布了《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明確要求:“中央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博物館(院)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各省級綜合博物館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這一政策的初衷,是增強文博資源的公益屬性,降低民眾邁進博物館的經濟成本。然而,“黃牛”對預約系統的擾亂,人為放大了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剝奪了其他人公平預約的權利,讓原本惠民的免費博物館游,成了動輒要擔負百元的“金錢游戲”。
要精準打擊“黃牛”搶票亂象,首先有必要加強監管部門同博物館方的技術合作,一起堵上各類“搶票神器”利用的系統漏洞。一般來說,“黃牛”搶票行為往往存在一些異常特征,不可能做到完全“無痕”。比如,他們通常會用同一撥游客信息批量快速搶號。對此,可以通過給同一賬號每月購票數量合理設限、對反常的高頻次操作進行攔截、設置驗證碼等方式,有針對性地消除“黃牛”的操作空間。另外,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黃牛”倒賣票證的做法已然涉嫌違法。讓不法者付出應有的法律代價,“順藤摸瓜”地找到并及時取締其操作后臺,才能避免其卷土重來。
還要看到,如今“黃牛”們為了繞過平臺監管,“發明”了不少防屏蔽新招。例如,打著博物館講解的幌子,行倒票之實;將關鍵詞縮寫或簡寫;誘導用戶通過私信等方式向其購票。可見,各大平臺還需對管理方式進行動態調整,增強對不當內容的過濾能力,暢通用戶舉報渠道,讓內容管理系統沒那么容易被糊弄。
當然,“黃牛”瘋狂刷票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少博物館的票源實在緊俏,市場供不應求。緩解供需矛盾,讓博物館門票不再“一票難求”,是治本之策。如今,一些博物館就探索了延長開放時間、組織博物館夜游等方式,盡量滿足更多人的參觀需求。
此外,游客在參觀時投入的時長各不相同,如果“特種兵”式看展的游客較多,博物館可以嘗試在整體承載量允許的前提下,釋放更多票源。在這一方面,不妨參照一些景區的做法,引入更加精準“智能”的人流量監測系統,靈活調整參觀人數上限。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