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瘋狂的卡牌,小學生的氪金游戲撐起了一家上市公司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蒙嘉怡
編輯/木魚
一張小小的卡牌,價格竟然能炒到五位數。
今年以來,卡牌游戲在學生群體間悄然流行,成為繼盲盒、谷子后的新頂流。在小紅書上搜索“卡牌”,相關筆記數超百萬,商品數超22萬;在抖音,頭部卡牌公司卡游上半年銷售額超過2.5億元,同比增長10380%,在玩具樂器品類中排名第二,僅次于泡泡瑪特;一張原價不到5元的卡片,在二手平臺上,售價從百元到萬元不等。
為什么卡牌這么火?它真的值這個價格嗎?從5元到萬元,這張卡又經歷了什么?
為卡瘋狂
從動漫到游戲,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萬物皆可出卡。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卡牌幾乎均是由大熱IP衍生而來,如小馬寶莉、奧特曼、天宮賜福。
卡牌的玩法類似于盲盒,采用盲抽的形式售賣,根據稀有程度不同,分為普通卡位、中卡位和高卡位??ㄎ辉礁咴较∪?、抽出來的概率也就越小。以目前行業最流行的小馬寶莉卡為例,出普通卡的概率是86.7%,再往上有中級卡、高級卡、稀有卡,開到隱藏卡的概率僅有0.05%。
除此以外,卡牌分為不同的系列,每個系列有不同的版本,卡片除了按照角色有所區分外,還有角色動作、卡面顏色、排版方式(比如橫版和豎版)和工藝等要素的不同。根據系列的差異,價格也被分為幾個檔次,2元包、5元包、10元包……與盲盒相比,卡牌顯然更加平價,一杯奶茶錢,就能獲得抽卡的快樂,令這場游戲迅速風靡。
最先感知到的,是一線的商家們。壹覽商業隨機走訪了15家門店,包括但不限于文具店、精品店、二次元店、兒童玩具店,發現所有門店,無一不將卡牌視為引流利器,將其置于店鋪的顯眼位置,大門口或收銀臺旁。壹覽商業在每家門店都蹲守了20分鐘,平均下來,每三分鐘會售出2-3包卡牌,只要學生們發現有售賣自己感興趣的卡牌,一定會進到門店逛逛。
從消費習慣看,卡牌愛好者的購買頻率相當高。壹覽商業隨機詢問了30位消費者,其中,過半消費者每天購買一次卡牌,每次購買1-2包,消費金額從5元—20元不等;另有近四分之一的消費者,會在一天內購買多次,逛街看到門店就在門店購買1-2包,若抽不中想要的牌面,會繼續購買,現金不夠時,會選擇向同行的伙伴借錢,或回家后在線上購買,每天的消費在50-100元不等;剩余的消費者則比較理智,一周消費1—2次。
從消費人群看,絕大多數的卡牌愛好者都是小學生。更令人心驚的是,從累計消費金額看,這些孩子們的消費能力比成年人還高,甚至呈現出年紀越小,消費力越強的“特點”。
在壹覽商業隨機詢問的30位消費者中,超七成為小學生。其中,有7位消費者的累計消費金額過千,其中6位都是小學生,年紀最大不過12歲。而其余消費者累計消費金額全部過百,最低不低于200元。社交平臺上,亦有不少消費者投入金額過萬,這之中不乏未成年人,卡牌的吸金能力令人咋舌。
那么,為什么卡牌如此火爆?
“只有買卡了,才能和其他同學聊到一起?!薄百I的不是卡牌,是同學們崇拜的目光?!笔且加[商業最常聽到的答案之一。可以說,卡牌成為10后的社交貨幣。十個學生中,九個人的書包里都裝著卡牌,是現如今大部分學校的現狀。
除此以外,壹覽商業發現,某張高位小馬卡,在二手市場已被炒到25萬人民幣一張,一位六年級的小學生告訴壹覽商業,她曾將手中的某張高位卡以300元的價格“優惠”賣給同學。而這種百元左右的相互買賣,在學生群體中并不罕見。
事實上,“能賺錢”也是促使大家不斷下單、拆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不少學生眼中,卡牌已然成為一個不錯的“賺錢路子”——花幾十元抽到高位卡,或花幾百元的價格購買一張稀有卡,待收藏價值升高,再以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價格賣出,怎么看,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因此,不少消費者選擇斥巨資投入到“抽卡事業”中去。在壹覽商業隨機詢問的消費者中,過半為了稀有卡而選擇不斷氪金,一位四年級的小學生為此花光了過去兩年攢下的所有壓歲錢,現在,寧愿不吃早餐,也要攢錢買卡。
這種行為并不罕見,為了買卡,這群孩子用盡了手段。在社交平臺上搜索,更是有不少為了抽卡偷錢、騙錢的孩子,而且年齡也多集中于小學生。
一位四年級學生家長向壹覽商業透露,她的孩子在抽卡上的花費已累積至兩千元以上,直到家中抽屜被卡片填滿,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深入詢問后,她發現,孩子為了買卡,采取“逐個擊破”的策略——上學時向爺爺伸手,買個幾包,回家后找奶奶要個幾十,周末則轉向外公外婆,考試后更是直接向父母請求購買稀有卡作為獎勵。
得益于孩子的追捧,卡牌也衍生出專屬的二手市場,如集換社、千島。集換社為國內玩家的“交易中心”,以掛單和拍賣為主,若想湊齊一整套卡牌,基本離不開集換社;千島則以掛單、拍賣、閃購為主,憑借寄存柜閃購模式,讓卡牌徹底變成了和股票一樣的云交易,卡牌從買入到賣出都可以不經過玩家的手,單純的輸入交易指令即可。
一張小小的卡牌,真的有這么高的價值嗎?
比炒鞋還瘋狂的炒卡
卡牌并不是這兩年才興起的,國內消費者對“卡”的消費,已經持續了二十余年,成為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共同記憶。80后玩奧特曼卡,90后玩方便面卡,現在,小馬卡又在10后中走紅。
僅從產品本身出發,卡牌本質上只是一張繪制了彩圖的紙片。然而,隨著市場的不斷挖掘與商家的精心運作,卡牌的“附加價值”被無限放大,從最初的幾元小物,搖身一變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稀缺資源”,其價值遠遠超出了其物質形態本身。
但是,從過去的歷史看,這種虛偽的繁榮大多不長久。一位在卡圈浸淫多年的黃牛告訴壹覽商業,他手中有一套奧特曼的卡片,在行情最好時可以買下北京三環的一室一廳,而現在,這套卡一文不值。言談之中,他極為后悔,錯過“商機”。
在二手卡牌交易平臺集換社上查詢,也能看到不少“高價卡”價格暴跌。如2022年10月發售的莉莉艾卡,其流通品相最高點超1萬元,現在的市場價為4200元,跌幅超60%;2023年5月發售的索尼婭卡,其流通品相最高點超1千元,現在市場價不到50元,跌幅超90%;2023年6月發售的莉佳的招待卡,其流通品相最高點超3千元,現在市場價不到3百元,跌幅超90%……
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足以說明所謂的“收藏價值”,只是建立在市場供需關系、消費者心理預期以及商家營銷策略等多重因素之上的空中樓閣,一旦某一因素發生變化,便會迅速崩塌,留下一地雞毛和無數“投資者”的嘆息。可以說,這就是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只不過里面的玩家們都在賭,賭鼓聲不會在自己這里停下。
在這場擊鼓傳花的游戲中,一條圍繞卡牌展開的產業鏈也逐漸浮出水面。
一是卡牌評級機構。這類機構主要對卡牌的品相、稀有度及保存狀態進行評估,并賦予相應的評分或等級,從而極大地提升了卡牌的市場價值,使卡牌的身價翻上幾倍乃至幾十倍。國內目前有兩個主流評級機構,中藏智評(上海)文化服務有限公司的PGS評級,以及重慶卡藏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的CCG評級。
據央視財經報道,CCG一周就能評十幾萬張卡,若全部按照一張23元的普評價格算,那么一周至少有20萬的進賬。
二是商家。一方面,實體店鋪與評級機構建立合作,通過批量送評享受優惠,進而在交易中賺取差價。壹覽商業聯系上PGS的相關工作人員,對方表示,量越大,優惠力度越大,最高可達“評一送一”。這意味著,對于送評量大的商家而言,每完成一單交易,即可獲得至少10元的凈利潤,利潤率高達50%。
另一方面,在評級機構的“助攻”下,一些二手商家還提供寄賣、回收高卡位卡牌的服務。寄賣服務,指的是商家根據卡片主人的要求進行售賣,不得修改價格,通過收取手續費和入庫費來進行盈利。
回收服務主要通過低收高賣的方式賺取差價,一般而言,這類商家會利用拍賣推高卡牌價格。目前,二手卡牌拍賣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是借助千島、集換社等專業二手卡牌交易平臺進行線上拍賣,消費者需繳納保證金參與競拍,平臺在交易完成后扣除一定手續費,剩余金額直接打入賣方賬戶。
第二,是通過小紅書、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拍賣預告,吸引潛在買家加入群聊進行文字競價,最終通過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完成交易。
三是線上拆卡主播。在拆卡直播間,用戶下單購買卡牌,主播根據排單順序進行拆卡。每出一張稀有卡牌,主播都會敲響鈴鐺祝賀老板,為直播間帶來一段小高潮,并在鏡頭前反復展示該卡,而后放置到亞克力置物架上,并進行單獨塑封包裝。
一些人氣較旺的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動輒上萬人,一場直播下來,銷售額超10萬。飛瓜數據·抖音版顯示,2024年7月,@九歐拆卡的場均觀看人次接近60萬,場均銷售額在10萬—25萬。對比起其他行業的直播銷量,這個銷售額似乎并不起眼。但事實卻是,直播拆卡并不便宜。
不少直播間的卡牌是一盒起賣,一般包含10包卡,價格在100-200不等。如果是散包售賣,單價看起來并不貴,但卻是官方售價的幾倍。以小馬寶莉趣影第2彈為例,在抖音卡游官方旗艦店,盒裝10包售價為19.9元,每包平均1.99元,而@七星拆卡直播間1包的價格為4.98元,價格是官方渠道的2倍多。
除此以外,直播間還會推出新玩法來吸引客戶不斷下單,如疊疊樂、丟手絹、數小馬、躲蚊子……以“拼手氣”為噱頭,激發更多購買欲望。
而且,卡牌表面上看起來單價不高,但卡的類別、概率都十分細致,想要集齊卡牌,投入往往超出預想。2022年,“北京家長花200萬給娃集卡還沒集齊”的話題登上熱搜;小紅書上,網友自費1500元才集齊小馬寶莉的某一系列卡,每張卡片均價250元。
除此以外,卡牌的特殊屬性決定了不能退貨,只要下了單、拆了卡,就沒有后悔藥可以吃。從商業角度看,直播拆卡無疑是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成本低、利潤高、粉絲粘性強,拆后不退換也巧妙轉移了部分售后風險,為商家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經營環境。
可以說,在卡牌的交易鏈條上,評級機構、二手商家、平臺主播等各個環節都拿到了豐厚的回報,也將抽卡推向更瘋狂的境地。但正如上文所言,卡的價值畢竟有限,一旦背后的推力選擇撤離,這個看似堅固的市場結構便可能瞬間崩塌。
小學生撐起一家上市企業
當消費者們為卡牌價格的跌宕起伏捏一把汗時,背后的卡游公司卻賺得盆滿缽滿,被玩家們推向了資本市場。
壹覽商業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發現,市面上所流行的卡牌,如小馬寶莉、奧特曼,都來自同一公司——浙江卡游科技有限公司,企查查顯示,該企業由卡游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今年1月26日,卡游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摩根大通擔任聯席保薦人。
從商業角度看,卡游無疑是成功的,憑借其商業模式和精準的市場定位,成功打造了一個卡牌帝國,實現了業績的快速增長和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
招股書披露,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卡游實現營收22.98億元、41.31億元、19.52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達7.95億元、16.20億元、5.78億元,凈利率一度接近40%。
值得一提的是,盲盒巨頭泡泡瑪特近三年的凈利率,均未達到20%,在盈利能力方面,卡游顯然更勝一籌。其原因在于,與造盲盒相比,卡片的生產成本很低,卡片的原材料為紙張、油墨,每張卡牌的平均制作成本微乎其微,即便加上IP版權費用的分攤,整體成本依然保持在較低水平。
從毛利率的數據,更能窺見卡牌的真實價值所在。招股書顯示,卡游的毛利率相當高,且在不斷上漲。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集換式卡牌的毛利率分別達59.5%、69.9%、71.2%。這意味著,每賣出一包卡牌,卡游就能賺到近七成的毛利,以其最火的小馬寶莉輝月包為例,一張售價1.67元的卡,成本僅有5毛錢,而在二手市場中,輝月包的稀有卡價格可至5000元,是成本的1萬倍——在這種利益驅使下,在卡牌的產業鏈中,有沒有來自卡游公司的人推高價格,并以此牟利?
這個問題的答案未能可知,但毋庸置疑的是,只要消費者的情緒需求存在,IP的熱度存在,卡牌就不可能消失。據灼識咨詢測算,預計中國集換式卡牌市場于2022-2027年間將以20.6%的復合增長率增長,2027年將達到310億元。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集換式卡牌行業已有多年發展史,與這類國家的消費者相比,中國集換式卡牌方面的人均支出明顯較低,行業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但目前來看,卡牌市場依舊充斥著眾多問題: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沉迷、與賭博界限模糊引發的爭議、二手市場中的價格泡沫和惡意炒作,還有原創IP開發動力匱乏等等。
正因此,卡牌愈發成為行業、社會關注的焦點,規范發展的呼聲也愈發強烈,和其他任何一個市場一樣,卡牌也需要正確的引導。畢竟,哪怕一張卡被炒出再高的價格,本質也僅僅只是一張紙片而已。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