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周年:她們走了多遠?
2024年,又一位中國科學家斬獲“女性科學界的諾貝爾獎”,綻放于全球頂尖舞臺。
5月底,五位女性因在生命與環境科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以及為人類健康帶來的劃時代進步,從全球350位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以下簡稱“世界杰出女科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該獎是當今唯一在全球范圍內獎勵女性科學家的項目。
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因成功發現多種可介導離子和糖類跨膜運輸的膜蛋白的原子結構、揭示了跨膜轉運的原理而成為第26屆亞太地區獲獎人 。她也是第8位收獲該榮譽的中國科學家。
顏寧榮獲第26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頒獎典禮上,身著綠色緞面中式裙的顏寧特別感謝了給予她勇氣和力量的高中化學老師關儀。“我非常幸運,在中學時代就遇到了鼓勵我的榜樣。她個子不高,留著灰白色的短發,戴著一副眼鏡,總是面帶自信的笑容。她常常告訴我們:‘女孩子善于學習科學,要相信自己。’她是對的!”致辭的最后,顏寧也笑著勉勵年輕女孩:“成為女科學家的道路或許充滿挑戰,但還不足以阻礙你前行的腳步。所以,請勇敢做自己!”
“盡管近幾十年,全球各大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是仍有一個事實沒有改變:那就是在科學界,女性仍居于劣勢。當今世界,科學是應對全球挑戰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即便到了今天,全球每三位科研人員中也只有一位是女性,在人工智能領域,這個比例甚至跌到了約十分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在賀信中表示:“世界需要科學,科學需要女性,我們將持之以恒、竭盡全力支持她們,也對于歐萊雅過去26年一起支持的所有杰出科學家深感驕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1年發布的科學報告顯示,女性科研人員群體人數增長緩慢之外,職業生涯往往較短,收入較低,“高位缺席”現象長期存在。確實,“諾貝爾自然科學獎”設立以來,歷屆獲獎者中女性比例僅占7.5%。在中國,2021年,中國工程院女性院士占比近5% ,中科院女性院士的占比約為6%,而2023年增選的133位兩院院士中只有6位女性。
有研究指出,頂尖女性科學家比例偏低,并非源于智商和能力上的差異,更多源自女性的社會角色和社會心理上的因素。刻板的性別觀念遮蔽了科學發展史上女性的作用,進一步加深了性別結構的不平等。2003年,中國第一位“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李方華曾表示,“作為一名女性科技工作者,我深深感覺到,女性從事科學工作是很不容易的,而非不適合。女性有一些特點:思維嚴謹、很有耐心和韌性。這都是從事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
為提高女性在全球科研領域的地位,1998年,歐萊雅基金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通過“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和“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在 140 多個國家和地區為科研女性提供榮譽舞臺,讓女性科學家的光芒進入公眾視野,并持續賦能投身科學的女性,為人類進步創造可能。26年來,已表彰4400多名優秀的女性科學家,包括 132 名國際獲獎者和 4000 多名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
可喜的是,近年來“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得主中的女性占比越來越高。1901年到2023年,共有25位女性摘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桂冠,其中60%的獲獎者在1998年“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誕生后獲此殊榮。2023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就有兩位“世界杰出女科獎”的得主——安妮·呂利耶和 卡塔琳·考里科,將歷任獲獎人中摘得諾獎桂冠的人數提升至7人。
看不見的女科學家:須付出更多隱性努力
“在一片黑西裝里,出現了個穿旗袍的身影。”
2023年,電影《奧本海默》熱映,一批男性科學家為大眾熟知。可“曼哈頓計劃”里的女性科學家卻在電影里成為了“消失的她”。其中,破格以外籍身份加入該絕密計劃的華裔女科學家吳健雄曾用研究生時期未發表的論文幫忙解決重大難題,大大縮短了原子彈試制的進程。
吳健雄的一生可謂傳奇——作為女性,她多次打破當時科學界由男性主導的局面:1943年,成為普林斯頓大學頭一位女性教席;1958年,打破百年傳統,躋身該校首位榮譽女博士;1975年,擔任美國物理學會首位女性會長。她被稱為“原子彈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國的居里夫人”,是立足世界一流物理學家行列的中國女性第一人。
1958年,普林斯頓大學將名譽博士學位首次授予女性科學家——吳健雄(前左二)
不過,出類拔萃的女性科學家所需翻越的不僅僅是科學的山峰。相比同水平的男性科學家,無論是任職還是參與重大科研項目,她們都很難獲得和男性同等的機會、尊重和薪酬。
上世紀中葉,在全美排名前二十的研究型大學中沒有一位女性物理學教授。197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召開的關于科學和工程領域中的女性研討會中,吳健雄抨擊了把科學視為男性領域“牢不可破的傳統觀念”,并質問:“我十分懷疑,微小的原子和核子、數學符號抑或是DNA分子,難道也像我們的社會這樣對男性或女性有所偏袒?”
“科學中少了女性,是對潛在才分一種可怕的浪費。”吳健雄總希望有多一點女性投身科學,時常鼓勵她們不要輕易放棄。“如果你做了科學,不要因為你有家室或其他,就放棄。不要放棄。”
而親手把李政道、楊振寧二人推向諾貝爾獎領獎臺的吳健雄,自己成了“諾獎遺珠”。多年來她淡然處之,只是在給1988年諾獎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賀信上寫道:“盡管我從來沒有為了得獎而去做研究工作,但當我的工作因為某種原因被人忽視,依然深深地傷害了我。”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隨著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趨多,涌現出更多杰出的身影:我們看到了鼓勵女性走出家門,推動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紀蘭;看到了默默攻堅多年,帶領團隊成功提取青蒿素登頂“諾獎”的屠呦呦。
當地時間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舉行。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領獎。 視覺中國 資料
2004年,時任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的程東紅介紹:至上世紀末,我國已擁有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女科技工作者988萬人,占科技人員總數的36.91%。當時,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有女院士87人,占總數的5.1%;2003年全國科技機構女性從業人員占總人數的25%。可見,女科技工作者人數偏少,特別是從事基礎研究、工程技術實踐的女性偏少,女科技工作者隊伍流失現象明顯,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數量不足。
女性要在科學領域立足,須突破重重的性別壁壘,付出更多隱性的努力與代價。例如,求學時,女孩常會聽到“女孩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差,偏感性,理科學不過男生”“女學霸是暫時的,等等男孩就會反超了”;成年后,女孩又會聽到“報個師范,婚后可以多照顧家庭”“別讀博了,很難嫁出去”“科研做不下去,退回家庭相夫教子也挺好”“女性不該太冒頭,不適合做領袖”......這些觀念對于真正希望在科研道路向上走的女性,造成了巨大的束縛。
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長、從事土壤有機質的分子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的馮曉娟上學時“沒拿過第二名”,即便如此,她也在持續質疑和“唱衰”中長大。“好像外界從來不會期待女孩去搞硬科學,但你得要有強大的內心去屏蔽這些聲音,堅持該做的事。”
此外,事業與家庭的平衡對于女性科研工作者,也是繞不過的現實。如同2021年沃爾夫醫學獎得主琳妮·馬奎特所說,“在學術領域存在明顯性別差異,就像一個漏水管道,女性在研究生、博士、博士后階段不斷被漏出,沒能進入科學領域。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顏寧也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在清華大學做研究生面試時發現,入學時女性比例往往更高,而且表現好極了。“她們的知識、表達和風采都非常優秀。可往后從事獨立科研工作了,會發現女科學家去哪兒了?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可能是因為大家在青蔥歲月求學都是自由自在的,男女生沒區別。但如果你讀了博,立業時也恰好是成家時,女性還要懷孕生子。這可能是對女孩事業造成擾動的階段。”
尤其對于年輕的科研女性,在婚戀階段可能更容易產生改行或者退回家庭的想法。馮曉娟也經歷過。“我能挺到今天這一步,要特別感謝二十多歲時沒有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她說,至少要讓現在的年輕女孩能意識到,你當然可以選擇一條更容易的路,但后面也有隱藏的代價。
“女性有一個天平,她要照顧家庭,要生育、教育子女,這樣就占用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李方華說,“時間少且割裂,從事研究就比較困難,很難與男性競爭,后果就是有些女性上不到高級職稱的位置,到45歲就必須退休。這也讓一些年輕女性望而卻步。”
提起女性科學家,你腦海中會跳出誰的名字?
缺乏清晰、閃耀的榜樣,也是女性從事科研領域的一大掣肘。就像《看不見的女性》一書中所說,“因為男人的存在理所當然,所以在女人完全不被提及時,點出她們的存在尤其重要。”因此,講出女性科學家的人生,讓其真實具體的形象被看見,十分有意義。
個性迥異的女性從事科研可以有各自精彩的活法。讓年輕女孩看到,只要找到最適合的環境和發展模式,不同路徑都能到達彼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呂琳媛對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表示,“女性科學家前輩對我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她們讓我堅信女性一樣可以在科學領域取得非凡的成就,為科學發展和人類進步做出貢獻。她們的存在本身就給了我巨大的精神支持。在當下這個環境中,女性科研人員應該要更勇于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被偏見所定義。”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呂琳媛
科學“她力量”:從全球引入中國,從中國邁向世界
看見是改變的開始。鑒于全球“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所取得的成功,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及歐萊雅集團積極倡導該計劃在各個國家繼續發展。步入千禧年,歐萊雅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后,也開始嘗試將這一計劃引入落地。
時年,現任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的蘭珍珍剛剛三十歲出頭。她領命參與到該項目的推進中,“歐萊雅的創始人就是一位化學家。對科研的重視加上大多服務女性,使得我們始終關注女性與科學的關系。”
她回憶起初創的情形,“那時國內的科學家距離大眾很遙遠,更別提女科學家了。團隊去學校里做調研,問孩子們能說出幾個女科學家的名字,大家想到的只有居里夫人,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本名,足以見得科研界男女地位相差懸殊。因此,我們希望讓大眾知道女性也可以在科研中表現出色,并將中國的女科學家推上世界的領獎臺,推動國內的科學領域實現性別平等。”
帶著這份初心,2001年左右,蘭珍珍就開始帶著這一計劃的理念和案例在國內尋找本土化合作伙伴。洽談的過程兜兜轉轉,“20 年前跟人說起,幾乎沒人相信一家剛來的外國公司肯認真花那么大力氣在中國開創一個女科學家獎”,蘭珍珍記得輾轉曲折中說服過許多人,“特別要尋求具有公信力的機構支持,讓對方相信我們的決心和承諾,同時還要與法國總部溝通,確保項目核心的原汁原味。”
恰逢中國門戶網站風起云涌。2002年5月,由歐萊雅、新浪網及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旗下的權威刊物《中國婦女》雜志社共同建立的新浪女性頻道“伊人風采”開通。以此為淵源,歐萊雅與婦聯之間逐步建立了深入互信的契機。
彼時,另兩個重要節點也正深刻影響著我國女性科學領域的變革——1995年的北京,第四次婦女問題世界會議盛大召開。這是全球性別平等議程的一次重要轉折。伴隨其長尾效應,中國婦女事業進入全面發展的快車道。而同一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科技大會,發布了《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正式提出“科教興國”發展戰略。弘揚科學精神的新風方興未艾。
多重時代契機的積極影響,加之歐萊雅團隊的協調與推進,2004年7月21日,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和歐萊雅中國四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協議,共同推出我國第一個針對女科學家評選獎勵的獎項——“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主辦方與獲獎女科學家合影
該獎項旨在表彰在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學家,激勵更多的女性投身科學事業,為女性科學家發聲。首屆評委會由7位兩院院士組成,共評選出4位獲獎者,另響應“西部大開發”政策而設立一名“西部特別貢獻獎”,獎金分別為每人人民幣10萬元整。
“這是值得中國科技界女性慶賀的一件喜事!”時任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洪天慧稱,為科技人才特別是女性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形成科技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李方華教授也到場見證。
當下,“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已成為我國專門面向廣大女科技工作者的全國性獎項,也是深度連接國際表彰平臺的女性科學家獎項。
獨行者速,眾行者遠。“很幸運,我們最終找到了旗鼓相當、有戰略共識的合作伙伴,攜手發起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獎項。大家各司其職,循序漸進,齊心共創。”作為當前唯一在職的獎項“初創元老”,蘭珍珍告訴澎湃新聞,四方工作小組每年至少都要開四次會議,共同討論女性科研人員在生活、工作、晉升中遇到的痛點,扎實給出建設性的措施,研究公平發展的方案。
回顧來路,她認為,正是在國際化戰略視野與標準化執行的運作機制上順應本土化,使得“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能夠在中國國情下落地生根,并因地制宜地打造成了如今擲地有聲的“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至今來看,也是一個相當成功的案例。”
今年,女科力量更受重視,社會各界踴躍舉薦。提名候選人和團隊數量再創新高,達近1300人。另本次獲獎團隊中,企業一線科研團隊占比4/5,體現出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相融合。4月,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在北京頒出20名個人獎、5個團隊獎以及10人入選第八屆“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頒獎典禮氛圍隆重,振奮中帶有一縷溫馨。
“新時代以來,廣大女科技工作者以巾幗不讓須眉的奮斗豪情和堅忍不拔的優秀品質,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取得一大批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涌現出一大批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賀軍科表示,“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從基礎研究到工程一線,從企業院所到高校醫院,處處閃爍著她們的聰明智慧和辛勤汗水,?展現了女性科學家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角色和貢獻。”
獲獎者中,?有人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有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還有人面向經濟主戰場和世界科技前沿。她們的研究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譬如,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長馮曉娟,幫助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應對地球科學前沿焦點問題;白羽肉雞原種“狀元白”硏究團隊打破了國外育種公司對我國白羽肉雞種源的壟斷;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范宣梅建立了現有準確率最高的智能預測模型,降低地質災害風險防控成本約 30%;臨床與科研跨界的王紅霞,主攻女性腫瘤第一位的乳腺癌領域;蘭州大學教授陳思宇圍繞沙塵氣溶膠與天氣氣候復雜反饋問題拓展起沙機制;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段巧紅潛心鉆研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種質創制和新品種培育;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婷揭示了白癜風對稱發病元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呂琳媛打造國內首個開放的復雜網絡計算平臺……
而讓人興奮得起皮的突破性成果背后,也許是在實驗室夜以繼日和全球競爭者你追我趕,也許是在野外惡劣環境下克服生理極限,也許是長年累月一次次艱辛付出后不斷被現實打擊。每每聆聽女性科學家的故事,蘭珍珍都深受感染,“每一位女性都付出了很多很多,她們對科研的求真務實、勇于探索、甘于奉獻的精神令人敬仰。”
截至目前,共有204位女性科研工作者榮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個人獎。其中,已有13位躋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而在2023年新當選的6位女性院士中,更有包括李惠、顏寧、段慧玲、陳春英在內的4名獲獎者,彰顯了獎項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大家在科研領域的出色表現向世界證明,在中國同樣能取得一流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甚至比海外實現得更快更好”,顏寧說。
依托“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連接國際的平臺以及歐萊雅等主辦方和一批批來自中國的國際評審的舉薦下,除了顏寧,迄今一批才華橫溢的中國女性科學家也榮獲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從而登上全球舞臺大放異彩,以科學為紐帶與頂尖學者互相交流,讓來自中國的“她智慧”閃耀巔峰。她們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方華,因對電子顯微鏡創新技術的探索,2003年獲獎;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首任女校長葉玉如教授因在分子生長控制、鑒別和神經系統樹突形成中取得重要發現,2004年獲獎;香港大學黃乾亨黃干利基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任詠華因在發光材料和太陽能創新技術方面取得突出成就,2012年獲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謝毅因對無機固體化學領域做出卓越貢獻,2015年獲獎;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化蘭因保護生命免受致命性流感病毒感染,2016年獲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因創舉性的研究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證據,2018年獲獎;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胡海嵐教授因在與抑郁癥相關的神經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發現,2022年獲獎。
8位獲得“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的中國女科學家
胡海嵐形容,科研就像不知道終點在何處的馬拉松。可是,科學的世界對于性別沒有偏向,而是靠實力說話。因此和顏寧一樣,不少女性科學家并不喜外界強調其女性的身份。“是女性科學家的能力不行嗎?但中國科學類的第一個諾貝爾獎是屠奶奶。在美國科學院的華裔院士中,女性的比例也要高于男性”,顏寧說。段巧紅也表示,無論性別如何,科學是普世的,最終目標都是推動知識和創新,解決全球性問題。
二十年賦能中國女科:千帆競發,與時俱進,不斷迭代
隨著女性在科研領域的百花齊放,二十年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也緊跟時代:結合女性及科研發展需求,升級評選規模、增設團隊獎項、拓寬年齡梯隊,努力營造一個更為包容的科研環境。
為改變女性科技人才基數較大而拔尖者較少的現狀,早在2010年,“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就將候選人年齡限制從40周歲放寬至45周歲。給予更多的女科研人員申請的機會。
蘭珍珍稱,多年來組委會觀察到,諸多女性科研人員即使在生育階段不忘科研,多少也會分散工作精力。“客觀限制下,女性往往要到三四十歲才能安頓好家庭,有狀態全身心投入,而40到45歲正是她們突破沖刺、出成績的豐收期,若要完成一項高技術的科研成果,很有必要多給點時間。”
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在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頒獎典禮上致辭
好消息是,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女性負責人的年齡限制從35歲放寬到40歲;2024年起,女性科研人員申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年齡限制再由45周歲放寬至48周歲。
2011年,“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名額由原來的5人擴展為10人,港澳地區的女科學家也首次納入評選范圍。頒獎活動還首次設置了“十項領先成就,十位魅力女性”論壇,在科研成果之外,呈現了女科學家工作之外的立體形象和女性特質,讓公眾看到她們充滿生命力的鮮活個性和豐富內涵。
而2014年開設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在中國的延伸,致力于發現和培養處于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階段、從事基礎科學或生命科學領域研究、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女科技工作者。2022年,該計劃的評選人數由5位增至10位,進一步賦能科研儲備人才的發展。這與“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共同形成了對于不同年齡梯隊女性科研人員的全方位支持。
除了代際接力,獎項也關注到女性科研人才愈發凸顯的獨特領導力。
呂琳媛表示,女性往往更擅長團隊合作和溝通,在多學科交叉的研究中能發揮關鍵作用。確實,2022年,中科院參與的《性別視角下的中國科研人員畫像》一書中指出,女性科研人員的合作“朋友圈”規模更大:其論文合作者數量普遍多于男性,而由女性主導的科研團隊規模也大于男性。然而,女性在科學界,尤其在高層領導崗位上的代表性仍顯不足。在2023年底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她”論壇上,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帶來數據:“目前女性在技術部門尤其是領導崗位的任職人數只占專業人才領導崗位的24%。”
如何提升女性科研人員在其職業生涯中的影響力?2019年,順應科研領域交叉融合的趨勢,“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新增5個團隊獎項,表彰由女性擔任負責人且主要成員含女性的科研團隊,扶持科研領軍人才發展,激勵女性科學家在團隊中承擔更多領導力角色。
從“科研專家”到“女性領袖”,復合型女性科研人才及其領導力也是顏寧關注的一面。除了招募更多的女性首席研究員,目前在她領導的兩個科研機構——深圳醫學科學院和深圳灣實驗室中,管理層均有一半以上是女性。而從社會文化和心理層面,馮曉娟認為,很多情景下,女性不習慣直面沖突,更喜歡當輔助。“其實很多主導統籌的領導崗位很適合女性,要敢于表達,敢于成為焦點,敢于站在科學舞臺的中央。”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段巧紅
到了2021年,為進一步激勵未來科研力量,歐萊雅中國在“上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設置了專項獎——“歐萊雅科技女生獎”,培育科創新生代。2022年,面對當下女性科研人員千帆競發的格局,“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激勵范圍再度擴大,將個人獎名額從10人提升至20人。
如此與時俱進、不斷迭代,讓蘭珍珍及其團隊頗為自豪。“那時提出放寬年齡限制,還是非常大膽的一步。包括起初就專為西部地區的女性科研人員設立獎項,到后來囊括港澳地區,再到哺育青少年,可以看到每一個節點的戰略轉型,既符合國情政策又具有前瞻和創新性”,蘭珍珍說,“我們一路邊做邊走,鍥而不舍。這背后是一種定力,堅信我們的理念方向一定是對的,相信‘相信的力量’。”
從青年到未來:薪火相傳,賡續“女科隊伍”一代耀一代
202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在“世界杰出女科獎”頒獎儀式上稱,“科學必須從教育和職業生涯的關鍵時刻開始,更多、更好地向女性開放。”而我國《“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中也指出,要推動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持續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近年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也正著重發力“科技女生”,寄望“女科隊伍”一代耀一代。
今年,歐萊雅中國與新浪揚帆公益基金聯合正式將“科技女生獎”升級為“科技女生賦能計劃”。該計劃從科學智慧、榜樣力量和真實經歷三個維度,打造了“廣播種-用視頻科普課打破地域界限,傳播科學種子”“請進來-邀請女科學家走進校園”“走出去-帶女生走進真正的科學實驗室”三大項目,全方位培養中學女生的科學興趣,養成科學思維,托舉未來的女科學家。
2024年,歐萊雅中國“科技女生賦能計劃”正式啟動
熱愛是比責任更好的老師。中學女生剛開始系統接觸科學類課程,處在興趣和理想的萌芽階段。此時的她們,正需要來自女科學家的激勵和啟發。值得一提的是,該計劃特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作為“終身名譽導師”,領銜“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人在內的十多位女科學家們組成“科普導師”團隊,目標在1年內惠及全國不同城市與經濟欠發達地區的10萬名中學女生。從“科研為國”到“科普為民”,組委會也希望借助女科學家榜樣的力量,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啟發更多女孩走進科學尖端領域的廣闊天際。
“歐萊雅科技女生賦能計劃”科普導師團海報
“科學家是不是都很聰明?”“女生適合學理科嗎?”“做科研有什么樂趣?”“科學家日常工作都有哪些?”……這是中學女生對女科學家的提問。
3月末,“科技女生賦能計劃”首場“請進來”試點課來到了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第四中學。研究大氣科學的陳思宇教授堅持走遠一些。她不僅帶著縣中的女生探索“沙塵旅行”的原理,還捐贈了100本曾為自己成長帶來啟迪的科普讀物。幾乎把市面上關于大氣科學的科普書全看了一遍,她挑的有一本《天氣的秘密》。“以前網絡不發達,人對大自然的觀察更細微,感知也很敏銳。希望孩子們多放下手機,抬頭看看云、看看雨,多發現一些奇妙的天氣現象。”
蘭州大學教授陳思宇帶著甘肅臨夏州廣河縣第四中學的女生探索“沙塵旅行”的原理
講座還沒開始,一百多個初中女孩全都涌進了教室里。這次經歷讓陳思宇真切感受到西部地區女孩對科學的熱情和渴望。“中學和大學之間可以有更多的溝通。職業有很多類型,科學能讓人摸索世界的邊界,也可以成為未來的一個選擇。”
“在未知中帶著好奇去摸索,發現疑惑,找到答案,這個過程讓人著迷。對我來說,科研成果帶來的新鮮感、喜悅感、滿足感會非常持久,而且越來越暖。”陳思宇這樣對澎湃新聞描述科研中不可預測的意外之喜:“就像一開始你舉著的火苗微弱,但走近你就會發現,黑暗房間里照亮的禮物越來越多。”
和顏寧一樣,陳思宇開始對科學感興趣,也是在高中遇到了一位啟蒙的馬老師。如今,她也正在把“榜樣的力量”傳遞給下一代。
她也明顯感受到,和一線城市那些已經接觸到機器人競賽、鳥類觀測、微塑料、分子生物學等基礎科研訓練的孩子相比,西部鄉村的女孩能接觸到優質科普的機會相對較少。“其實她們對科學的興趣和領悟力也非常強,只是缺乏一些機會和正確的引導。”好在,現在蘭州不少中學都增設了科學副校長,她希望后續可以有更系統、更持續的科學教育為小鎮女生插上飛翔的翅膀。
這也是女性科學家的精神內核之一。她們是當代卓越的女性,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們不受性別的束縛,更沒有獲得性別上的優待;她們關心當代女性的成長,深切理解成功道路上的那些難言之隱;她們思想深邃,肩負責任,積極參與推動政策制定;她們不畏艱難、勤勉忘我、持之以恒、堅定有力。
科研女性大家庭中流動著的互助與傳承,如同一條不息河流,為中國和全球科研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蘭珍珍說,“這一代年輕人更自主、更開闊,十年以后再來看,一定又會實現一個大幅的跨越。”
二十年星火燎原:為女科學家,為女性,更為所有人
7月21日,“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邁過二十歲的生日。
整整二十年,它歷經了中國科技女性的騰飛——從業人數從2004年的900萬人上升至2023年的4000多萬人。2023年10月出爐的《中國婦女十三大報告》顯示:比起2005年獎項剛成立時的13%,女科技工作者占比已達45.8%,成為不可或缺的“半邊天”。
與此同時,它陪伴了中國科研領域女性群體的變革。由歷屆“中國青年女科學獎”參選資料可見,年輕化、出生地域廣泛化、學歷背景國際化已經成為我國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新趨勢。《性別視角下的中國科研人員畫像》中也顯示,不同科研領域選擇的性別差異逐步弱化,就學術影響力而言,性別差異并不顯著。而女性在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尤其在神經科學和藥理學領域表現卓越。
另外,它也在培養、發現、舉薦一代又一代優秀女性科技工作者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關愛女科學家的成長、彰顯女性的科研成就及價值、推動女性科研工作者建功立業、凝聚共識改善性別不均,是獎項成立以來不變的初心。
從全球到中國,從女科學家到科技女生,從科學普及到榜樣塑造,二十年來,所有參與其中的伙伴都經歷了潛移默化的改變,也營造起一個科技女性的生態圈,構筑起全方位的支撐體系。可以說,它已經取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并逐步展示和深層改變著中國科學界的面貌,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事業的進步和創新。
科技女生在中國科學院植物所院士墻下與女科學家合影
“科學與美一樣,是讓世界為之所動的力量。‘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很好地結合了女性與科學視角。”作為獎項創立者、推動者、見證者之一,蘭珍珍感慨而欣慰,得益于多年來團隊和歷任管理層的支持,長期的努力獲得了回報。不少受訪者提到,女性科學家社會地位不斷提升,機會變多;社會不看好女性從事科技工作的觀念在被扭轉;不少中國女性科學家的名字正對年輕人產生積極引導;女性科學家不再感慨后繼無人,而是贊嘆后生可畏;女性科技工作者本身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我能行,我也可以”的聲音越來越多。在多元且包容的時代,女性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展現出無限可能與力量。
第20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合影
但這還遠不是結束。當今世界正面臨著復雜的挑戰,性別鴻溝在數字社會更為突出,技術革新一并帶來更多機遇和公正方案。歐萊雅集團董事會主席、歐萊雅企業基金會主席安表示:“給予每個人高質量的科學創新機會相當重要。我們很榮幸在全球通過‘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組建起了一個富有活力的跨世代女科學家社群,但我們也要繼續保持審慎,繼續全力以赴,因為在科學界實現性別平等并非一蹴而就;而且,女性已贏得的權利也往往非常脆弱。因此,歐萊雅基金會將與投身于科學的女性進一步攜手共進,支持她們去拓寬人類的知識邊界。”
今年恰逢歐萊雅集團成立115周年,也是中法兩國建交60周年。為推動中法兩國科技創新,歐萊雅繼續加強兩國科研人員交流。2021年,其與陳賽娟院士團隊合作了上海首個設立在世界500強外企的院士工作站,推動醫學健康與美妝跨界產學研轉化.工作站核心團隊超過半數為女性。
“歐萊雅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
無“她”不科學。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博萬尚也表示:“我們相信,世界將因女性的參與變得更加多元和美好。一起支持女性,這不僅僅是為了women(女性),更是為了wǒ men(我們),為了所有人。”
“在神話中,一個神如果做了有利于人的事,就會得到眾神之神繆斯的獎賞。這個獎賞就是打開一扇窗,窺探一眼宇宙的奧秘。”顏寧說,“科學的魅力就在于你是知識的創造者,而科研工作者追求的是:我區別于每個個體的是什么?我在科學史上留下了什么?我為這個社會做了什么?”她祝愿,每個女孩找到熱愛,不懈追求,“Be brave.Be yourself.”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