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東睿評|《北京宣言》之后還存在不確定性,但可謹慎樂觀
應中方邀請,包括法塔赫、哈馬斯在內的巴勒斯坦各派別7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了和解對話。7月23日,和解對話閉幕式在京舉行,巴各派別代表簽署關于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團結的《北京宣言》。此次巴各派別進行和解對話并簽署《北京宣言》,是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進行的。
一是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的現實背景。以色列目前已對加沙持續進行了八九個月的軍事打擊,哈馬斯有生力量遭受重創,同時加沙地帶巴勒斯坦平民面對的人道主義危機也日益嚴峻。由于以色列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嚴密控制約旦河西岸,巴民族權力機構又沒有自己的軍隊,處境尷尬,只能不斷呼吁國際社會制止以色列的軍事行動。
二是哈馬斯和法塔赫長期存在尖銳矛盾的歷史背景。哈馬斯的前身,巴勒斯坦穆斯林兄弟會,以及法塔赫都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前者作為一個宗教政治組織,后者作為一個世俗的民族主義組織,兩者在成立之初圍繞巴勒斯坦建國方案、以色列的合法性、巴以和平進程均存在嚴重矛盾分歧。上世紀90年代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后,時任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在政府中給哈馬斯留了席位,但后者拒絕加入。2006年的巴勒斯坦大選,哈馬斯獲勝,但與法塔赫圍繞建立聯合政府又產生了分歧。2007年6月,哈馬斯以武力將法塔赫從加沙地區驅逐出去,由此巴勒斯坦長期陷入法塔赫控制約旦河西岸、哈馬斯控制加沙的分裂局面。地區國家如埃及、沙特、卡塔爾等雖然多次斡旋雙方矛盾,也簽訂了一系列的協議,但都沒有得到執行(可參見《中東睿評|細說哈馬斯與法塔赫的恩怨,和解之路在何方》(上)、(下))。
因此,這次巴勒斯坦各派和解對話是在巴以沖突持續,巴勒斯坦民族命運面臨嚴峻挑戰,但其內部又長期分裂,無法以統一的聲音參與到未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國際機制中去的背景下舉行的。
《北京宣言》最核心的成果是明確巴解組織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最突出的亮點是圍繞加沙戰后治理,組建臨時民族和解政府達成一致;最強烈的呼吁就是要求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實現巴勒斯坦真正的獨立建國。
從中可以看到,《宣言》著重強調巴勒斯坦內部結束分裂、加強團結。如果期待《北京宣言》一簽署,就能對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這顯然不現實,但這已經是跨越了難以逾越的障礙,作為一個起點具有奠基性的意義。
此次和解對話與以往不同的一點是,巴勒斯坦的十四個政治派別全部參與,包容了各派政治力量,代表非常廣泛。而此次對話地點在北京,此前一直是中東地區國家在進行斡旋,而中國則是一個身份特殊的斡旋者——遠在中東之外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時,中國抓住了問題的本源,從本源出發,循序漸進地推動問題的解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始終扮演著一個公正、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的角色。與西方希望消滅哈馬斯不同,中國是促進巴勒斯坦各派別實現包容性的和解,將哈馬斯融入到巴勒斯坦的政治進程中。
但就如上文所說,《北京宣言》的簽署只是一個起點,之后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一個一個地解決,比如聯合政府如何組建、巴勒斯坦各派政治力量能否統一,又以怎樣的方式統一、如何避免過去不斷簽署協議又一直未能執行協議的情形,等等。
今年4月法塔赫與哈馬斯就在北京舉行過一次磋商。現在是第二次對話,不排除后續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的對話磋商。畢竟雙方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積怨甚深,要化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果未來巴勒斯坦各派要組建新的聯合政府,還需要建立一個平臺和機制。而且,目前我們還未將以色列的因素考慮進去。未來,除了巴勒斯坦內部如何解決分歧、實現和解,各種政治力量以何種身份共處、對以色列采取什么態度等問題也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目前《北京宣言》的簽署更多還是著眼于解決巴勒斯坦內部分歧,至于未來怎么解決巴勒斯坦問題,還遠未提上議程。對此,我們可以保持謹慎的樂觀。
(本文根據采訪錄音整理完成,最后版本經作者審定。采訪時《北京宣言》全文尚未公布。實習生高文對本文已有貢獻。)
“中東睿評”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劉中民教授的專欄,堅持現實性、理論性、基礎性相結合,以歷史和理論的縱深回應現實問題。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