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關于舉辦2024北京科學傳播大賽的通知
各學協會、基層組織,區科協,中國科學院京區各有關單位,區教委,區科委(科信局),經開區科技局、社會事業局,區融媒體中心,團區委,北科院各院屬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適應首都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科學傳播的新要求,加強科學傳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社會化協同科普平臺建設,輻射和帶動首都地區科學傳播事業的創新發展,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等7部門于2024年7月至12月期間,聯合舉辦2024年北京科學傳播大賽。具體通知如下:
一、大賽定位
2024北京科學傳播大賽以服務科學傳播人才隊伍建設、服務科學傳播產品創作創新、服務提高科學傳播公共服務能力為目的,堅持首都特色、高點定位、體系發展,堅持“以賽促訓、以賽促學、以賽促用、以賽育人”導向,搭建科學傳播人才成長服務平臺。大賽面向社會廣泛動員,促進首都地區科學傳播基礎性建設和科學傳播高質量發展,推動首都公民科學素質提升。
首都特色:充分運用首都地區科學傳播專業人才、場館資源優勢,為首都地區所有科普場館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社會團體、高新企業等所屬的科普機構,搭建科學傳播學習交流平臺,推動科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輻射帶動科學傳播事業創新發展。
高點定位:堅持高端化發展,打造高水準賽事,匯聚首都地區科學傳播領域的優秀人才和作品,逐漸成為首都地區科學傳播行業的重大活動之一和科學傳播行業具有權威性的大賽。
體系發展:重在推進科技館之城建設的人才支撐,統籌兼顧人才培養與作品創新、技能競賽和成果轉化、專業隊伍和志愿服務,一體推進科學傳播事業建設發展。
二、大賽主題與時間安排
(一)大賽主題
與科學同行
(二)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自通知發布之日起,各單位組織報名及作品申報。各項比賽規則和申報指南,請登錄大賽網站查閱詳細信息。
第二階段,2024年10月底-11月,進行資格審查、作品初評(初賽)和作品終評(決賽)。
第三階段,2024年12月,公示獲獎名單、舉辦獲獎典禮、總結推廣等。
三、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承辦單位: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北京科學中心、北京科學教育館協會、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
支持單位:北京高校科協聯盟。
四、賽道設置
2024年設置科普動漫、科普文創、科普“講·演”、科普視頻四個賽道。鼓勵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等前沿科技或跨學科交叉研究;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等國家重大創新成果;鄉村振興、美麗中國建設、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重點任務;營養健康、食品安全、防災避險、低碳生活等公眾關注的熱點領域等4個重點選題方向進行作品創作。
(一)科普動漫賽道
分為動畫組和漫畫組,參賽作品以彰顯中國精神、弘揚傳統文化、體現多元融合為主題,創作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具有科學性、創意性且主題鮮明的動漫作品。
1.動畫組。風格不限,包括但不限于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影視動畫等,風格不限,視頻畫質清晰(清晰度在720p以上),音質完好,提交格式為MP4、MOV、AVI、WMV等主流視頻格式。
2.漫畫組。風格不限,包括但不限于單幅漫畫、四格漫畫、多格漫畫、插畫、海報等,劇情連貫畫面要素完整,作品表現可以是手繪也可以是數碼繪制,基于計算機或移動設備的新媒體作品,應符合手機動漫行業標準等規范。提交格式為JPG、GIF、PNG等主流格式,分辨率為300dpi,尺寸不限(橫豎版均可,設計版式需一致)。要求畫面清晰、標明頁數,閱讀順序可根據個人習慣選擇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需要在作品首頁注明。
(二)科普文創賽道
參賽作品以體現科技文旅融合發展、文化數字化、文化內容創新、文化消費新場景為主題,創作設計別具匠心,融合現代科技手段,注重文化IP內涵挖掘,能夠將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實用價值、商業價值等有機結合起來,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優秀科普文創產品。
1.作品的形式、題材、工藝材料不限,鼓勵系列化和團隊化產品參賽。需體現便捷、生態、環保、安全、節能、科技創新的理念,并符合相關產品的技術質量標準和安全標準。參賽作品需附上設計說明,明確闡述作品的設計思路,理念和含義(500字以內)。
2.參賽作品需提交設計圖及細節圖等,效果圖或照片均可,體現作品的整體、局部或組合效果,照片不多于5張。每件作品需提交一份A3(420×297mm)規格的彩色照片或彩色效果圖或模型圖片(精度不低于300dpi. JPG、GIF、PNG格式保存,單張不超過10MB以內)。同時需注明設計方案的可生產性和工藝設計的合理性。
3.進入終評的選手需將樣品(如有)寄至大賽評委會。
(三)科普“講·演”賽道
分為科普講解組和科學表演組,重點面向中小學校、社會團體、機構組織等。科普講解包括自選主題講解、科技知識問答和隨機命題講解,重點考察科學傳播人員基本功和綜合素質。科學表演包括科學實驗表演、科普劇及其他表演形式(科學秀和表現科學內涵的歌舞、詩歌朗誦、相聲、童話故事等活動形式),重點考察科學傳播團體和人員的科學表演、創作、開發和輔導能力。
1.科普講解組
參加科普講解的選手需提交講解視頻。視頻可加字幕,但不得有過度剪輯包裝等后期制作。視頻尺寸16:9、格式MP4,最好為高清視頻。
(1)初賽。內容為自選主題講解(需與科技、科普內容相關)。所有參賽人員均需錄制并提交自選主題科普講解視頻1部。視頻時長不低于3分鐘且不超過4分鐘,錄制時需采用一鏡到底的方式,可加字幕,但不可有剪輯、包裝等后期制作。講解時可借助道具、多媒體設備(屏幕、電視等)。視頻尺寸為16:9、格式MP4,最好為高清視頻。
(2)決賽。包括自選主題講解、隨機命題講解和科技知識問答三個環節。
自選主題講解。每位選手自選主題(需與科技、科普內容相關)進行講解,講解主題需與報名時的主題相同,不可更換(可在原主題內容基礎上進行微調)。每人限時4分鐘,超時講解10秒(含10秒)終止,不足3分鐘或超時則扣分。
隨機命題講解。隨機命題題庫決賽前20天發布。每位選手自選主題講解結束后,當場抽取1道隨機命題進行講解,限時2分鐘,超時講解終止。
科技知識問答。所有選手講解結束后,為選手發放10道科技常識測試選擇題題卡,現場填寫作答。每道題限時30秒內回答完畢。
2.科學表演組
參加科學表演的選手需錄制并提交科學表演視頻一部,在確保表演的連貫性、完整性的基礎上,采用一鏡到底的方式,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豐富的舞臺效果,相關科學或實驗現象等可使用近景及特寫鏡頭。視頻可加字幕,但不得有過度剪輯包裝等后期制作。視頻尺寸16:9、格式MP4,最好為高清視頻。
(1)科學表演包括科學實驗、科普劇、科學秀,以及其他可以表現科學內涵的歌舞、詩歌朗誦、相聲、脫口秀、童話故事等活動形式,有較強藝術表現形式,鼓勵形式和手段創新。上臺選手限8人(含)。
(2)參賽項目可使用大屏幕(如PPT、視頻)、音樂、音效為輔助表演手段,但不允許以視頻、音樂、音效為主要表現形式。
(3)每個節目限時8分鐘,超時則扣分。主要道具占地面積不得超過2米×1.2米×2米的范圍。
(四)科普視頻賽道
參賽作品以弘揚科學家精神和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展示科學成就、提升科學素質等為主題,創作能夠體現新技術傳播條件下廣播影視和網絡視聽深度融合的特點,“有高度、有溫度、有態度;見科學、見精神、見創新”的科普視頻。
1.參賽作品形態和創作手法不設限(可幽默、可情懷、可藝術、可漫畫、可場景演繹、可跨界等),拍攝類型不限,鼓勵演員拍攝、素材剪輯,發現和挖掘身邊的科學事件,用視頻的形式展現自己和身邊的科學故事或好奇產生的瞬間。參賽者可自由發揮,鼓勵創新和原創。
2.參賽作品時長不限,畫面要清晰連貫,內容要清晰穩定,突出視覺美感與創意性,無明顯背景噪音,風格不限,可采用多種拍攝制作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口播類、劇情類視頻,故事片、紀錄片、MV等,可配背景音樂、畫外音、解說聲等;
3.參賽作品需提供原片,畫面無水印或logo標志;視頻畫質清晰(清晰度在1080p以上),支持橫豎屏多種形式,音質完好,格式為MP4、MOV、AVI、WMV等主流視頻格式,單個視頻文件大小不超過1G;
4.作品應在國內主流網絡媒體平臺,科技、科普類網站,電視臺,具有廣泛影響的專業網站等播放過,視頻名稱應與申報名稱一致;
5.國內參賽作品中的文字語言應為簡體中文,配音和解說使用普通話,配中文字幕;國際參賽作品中的文字語言建議為英文,配中英雙語字幕。
6.評審得分由專家意見與視頻傳播量兩部分組成,分別占比80%和20%。其中,視頻傳播量需由參賽選手提供網絡播放數據(瀏覽量數據截圖),任一媒體平臺或多平臺瀏覽量匯總均可。
五、作品要求
(一)參賽作品要契合大賽主題,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黨的宣傳工作方針,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符合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相關要求;
(二)參賽作品需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大賽主題,有較強的科學文化屬性,圍繞弘揚中國文化,體現融合創新思想,體現創意設計和創新理念,貼近生活,思想健康向上,通俗易懂,反映新時代主旋律;
(三)參賽作品須是參賽選手原創,無抄襲仿冒,不得侵犯任何一方的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凡參賽作品涉及的版權、肖像權等法律糾紛,一切法律責任由參賽者本人承擔。
六、評選辦法
專家評審,分為初評(初賽)和終評(決賽)。
七、注意事項
(一)參賽作品須為2022年7月1日之后創作或發布的,同一參賽者最多申報10個參賽作品,以組織(機構)名義團體申報的,視為單一作品參賽;
(二)多個單位或多人共同參與制作同一作品,只能提交一次,不可重復參賽;
(三)多個單位或多人共同參與制作同一作品,可以以其中一個單位或個人名義參賽,也可以團體名義參賽;
(四)作者承諾參選作品創意及素材的原創性,保證對提交作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若發現抄襲,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五)大賽主辦方擁有對所投稿作品的公益使用權。
八、報名材料
(一)報名表:報名表需加蓋單位公章,最終發送報名表的掃描件及word版原件。
(二)參賽作品及2024北京科學傳播大賽參賽承諾書。
(三)上述材料請于2024年10月25日前發送至大賽官網。
九、獎項設置
各賽道(類)均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若干(視參賽作品數量設定,獲獎比例不超過10%),優秀組織獎10個,優秀指導教師獎10個。另設“最佳科學創意獎”“最佳科技表現獎”“最佳科學故事獎”“最佳科學幻想獎”“最佳創意設計獎”“最佳藝術表現獎”“最佳科學內涵獎”等專項獎。同一作品不重復評獎。
十、工作要求
(一)堅持系統聯動。充分發揮科協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優勢,加強與學協會、區科協、基層組織等聯動,廣泛對接高校科協、企業科協、園區科協、國際組織等,有效串聯綱要辦成員單位和科技館之城單位,聯動中央及市屬主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平臺等,加強組織聯動,推動科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二)強化資源匯聚。匯聚一批科學傳播領域的優秀人才和優質作品,盤活社會化科學傳播資源,打造主題鮮明、創意新穎的科普資源精品展示平臺,推動資源共建共享以及科普作品研發與推廣,不斷充實北京科協科普資源供給渠道,實現科普資源數量、形態和品類的持續增長,夯實再創作、再分發的基礎。
(三)注重傳播推廣。堅持打造科普品牌活動示范樣本,推動形成有高度辨識度的北京科學傳播大賽特色品牌。依托市科協媒體矩陣,聯動主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平臺優勢,分層次精準傳播,擴大傳播效率,提升社會影響力。通過優秀作品的展示與交流,促進科普產業社會化平臺建設。
十一、聯系方式
(一)官方網站
北京市科協官網網址:
https://www.bast.net.cn/
大賽申報鏈接:
http://61.48.81.110:18080/#/login
(二)聯系人及電話
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
聯 系 人:王慧 馬文軒
聯系電話:84617697
附件:
1.2024北京科學傳播大賽報名表
2.2024北京科學傳播大賽參賽承諾書
來源: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
點擊鏈接查看附件:
https://www.bast.net.cn/art/2024/7/17/art_31266_23521.htm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