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暑已至,三伏襲,“順熱”養生正當時
原創 李鳳芳 上海市護理學會
暑已至,三伏降。三伏日通常起于小暑終于處暑之節氣,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溫度最高的時候。
2024年三伏日歷(共計40天)
初伏 7月15日—7月24日 10天
中伏 7月25日—8月13日 20天
末伏 8月14日—8月23日 10天
三伏日,中醫看來,人體腠理舒張,經脈氣血流暢,是溫補填陽最為高效之時。同時腠理舒張又易感外邪,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或因貪涼飲冷,使身體內寒過重,致使體內陽氣虛衰,會出現乏力、倦怠之感,甚至兼有脾胃不適、納呆胸痹之感。那么,三伏天我們如何“順熱”養生,開啟治病防病之路,安然度夏呢?
食在三伏日
三伏之食,重在調養。
頭伏餃子
有句老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餃子由面粉而制,具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外加內餡肉類和蔬菜的營養,輔以調料醋,開胃解饞,同時補足了營養。頭伏食餃,不僅有夏收小麥糧食的豐收喜悅之意,還因餃子形似“元寶”,有“元寶藏福”之寓意。
圖源:圖蟲
三伏瓜
夏季各類藤瓜成熟,為三伏日清熱解毒防暑之佳品。
苦瓜 能清熱、止渴、除煩,泄心火、降煩熱、排內毒之功效,有夏日“降火第一瓜”之稱。
絲瓜 具有清暑利濕、祛風化痰、解毒通便等功效,絲瓜汁還能潤肌美容,譽為“美人水”。
冬瓜 含豐富維生素C、膳食纖維、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其為高鉀低鈉食物,同時含有丙醇二酸,可有效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具有消腫祛濕、生津除煩、清熱利水等功效,為“三高”人群最佳之選!
三伏湯
生姜湯 含揮發性成分、辛辣成分及氨基酸等,具有發汗散寒、溫肺止咳、和中降逆等功效,其止嘔功效,素有“嘔家圣藥”之稱。
圖源:圖蟲
三豆湯 綠豆、赤小豆和黑豆,含豐富的植物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多種微量元素及皂角甙,具有清熱解暑、利水除濕、健脾補腎等功效。對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還可以加入適量大米,熬成三豆粥食用。
羊肉湯 含豐富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具有健脾溫中、壯陽補腎、補氣養血等功效。對于偏寒體質、喜呆空調房、愛吃冷飲之人,喝羊肉湯可清五臟六腑之熱,有驅寒暖身之效。
忌三物
● 辛辣、油膩、刺激性、易上火之物;
● 冷飲、寒涼之物;
● 隔夜之物。
動在三伏日
三伏之動,重在防暑。可在早晨或黃昏陽光柔和之時散步、慢跑、太極、廣播操、保健操等,不可過強過烈運動,微微出汗為宜,忌汗出如雨。戶外工作者要繞開烈日炙熱之時或縮短日曬之時段,注意及時補足水分,預防中暑。如若出現發熱、冒冷汗、頭暈頭痛、煩渴、身重、甚者意識模糊、抽搐等,可能是中暑,立即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或及時就醫。
圖源:圖蟲
休在三伏日
三伏之休,重在消夏避暑。宜晚睡早起,順應天時。宜睡子午覺,一來可避酷熱之勢,二來可修復疲乏。夏日易受寒癥濕濁侵蝕,空調間不宜內外溫差過大、不適合夜里露營。大量出汗時或暴曬后勤換衣物,久穿濕衣或穿剛爆曬的衣服褲子都可致病。
療在三伏日
三伏之療,冬病夏治,重在養陽。夏季外在環境溫熱陽旺,人體經脈氣血運行欲升欲旺之勢,體中凝寒之氣處于易解狀態,此時采用助陽補虛及溫中散寒之藥,天人相應,最易將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之時,即為中醫因時制宜之“春夏養陽”之說。
三伏貼 以灸之熱力,作用于相應穴位上。穴位貼敷是常見的治療方法,方便易行,老少皆宜。
三伏針 為特定穴位注射純中藥提取成分,扶助內虛之陽,達到增強體質之目的。
三伏補 以中藥內服以提扶內在正氣,驅走寒邪,以消冬病之本源,可與冬令膏方遙相呼應。
圖源:圖蟲
三伏貼、三伏針、三伏補,三者相互靈活運用,內外兼治,可期得四兩撥千金、“治病求本”之效,當然所有治療均應謹遵醫囑。
作者簡介 /Profile/
李鳳芳(1983—),女,護師,本科,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5AICU帶教,主要從事重癥護理。
版權所有:上海市護理學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