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擠水分”效應延續:6月信貸社融同比少增,M1、M2增速繼續回落
最新出爐的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季節性回升、但同比雙雙少增。
中國人民銀行7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13萬億元,同比少增9200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為32982億,同比少增9283億元。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月末低0.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同比下降5.0%,降幅較上月末擴大0.8個百分點。
多家機構指出,“擠水分”效應對金融數據的影響仍在持續。
M1、M2增速再創新低
6月末,M1、M2同比增速均再創新低。分析指出,這反映禁止手工補息、存款“搬家”影響仍在延續。
東吳證券指出,M1、M2讀數持續下降,一方面反映叫停手工補息、約束高息攬儲行為后,企業進行低息貸款、高息存款的套利行為受到限制,部分企業存款流向貨幣基金、理財產品,以及采取提前還貸,6月新增企業存款1.0萬億,同比少增1.1萬億,明顯弱于季節性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存款“搬家”行為仍在繼續;此外,另一方面,M1的走低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企業信心有待進一步修復,在經濟溫和修復的背景下,企業投資態度相對謹慎,資金活化程度低,制約M1增速。
對于M2增速持續回落,光大證券指出,一方面體現出金融數據中的“水分”正在被擠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部分存款資金流向銀行理財等資管產品。
開源證券則指出,從當月凈增規模來看,6月M1凈增1.38萬億元,為手工補息叫停后首次當月正增,M1增速降幅也有收窄。存款定期化和存款“出表”現象仍在持續,但手工補息禁令對于M1、M2的影響或已基本釋放。
6月信貸、社融環比多增、同比少增
雖然信貸、社融在6月季節性回升,但同比雙雙少增。
華泰證券指出,結構上,6月對公貸款延續偏弱走勢,中長期貸款增長承壓更加明顯,一方面是“防空轉”要求下低利率沖量的行為有所減少,另一方面是傳統企業擴表意愿偏弱,制約長期資本開支。零售端貸款表現欠佳,居民短貸和中長期貸款均同比少增。中長期貸款繼續同比少增,主要是受新房銷售以及按揭貸款早償的影響。
社融增速仍呈現放緩趨勢。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8.1%,較5月末的8.4%小幅回落。
開源證券認為,社融結構上,人民幣貸款(社融口徑)當月新增2.20萬億元,同比少增1.05萬億元,實體需求仍然偏弱,銀行資產端擴張承壓;表外三項方面,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實現正增,手工補息禁令的影響下,套利性票據顯著減少,未貼現銀票同比明顯多減;直接融資方面,受6月發行特別國債的影響,政府債券同比多增3116億元,但企業債券股票融資仍然偏弱,當月同比均少增。
“整體上看,6月各項金融總量指標都在延續下行勢頭,背后體現了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偏弱、金融嚴監管,以及監管層淡化總量指標,強化金融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的政策取向?!睎|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
下半年信貸、社融如何走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27萬億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5.73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8.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45萬億元。
對于上半年信貸、社融雙雙同比少增,國盛證券宏觀團隊指出,除基數偏高、金融數據“擠水分”等技術因素外,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約束;結構上,上半年信貸社融結構均欠佳,居民短貸和中長貸均連續5個月同比少增、企業中長貸連續12個月同比少增,社融、M1增速降至歷史低位,均指向當前經濟內生動能不足的問題仍突出,政府債券發行偏慢使得其對社融支撐也減弱。
王青指出,央行通過促進信貸均衡投放、治理和防范資金空轉、整頓手工補息等,引導市場淡化信貸規模情結,對信貸總量造成“擠水分”效果,這是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貸同比大幅少增的最主要原因。由此,總量指標的下降并不意味著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步減弱。
在展望下半年信貸社融投放時,中金公司指出,后續來看,三季度政府債券融資規模可能仍較高,不過考慮去年再融資債券發行規模較大,下半年政府債券凈融資難以明顯超出去年同期,政府債券融資對社會融資貢獻可能逐步下降??紤]當前實體融資需求仍然較低,尤其是房地產相關融資持續不足,下半年信貸投放可能仍有較大壓力,再疊加政府部門融資支撐力度減弱,預計下半年社會融資面臨進一步下行風險,今年年底社會融資余額同比增速或降至8%以下。
紅塔證券預計,未來社融和信貸增速放緩可能是常態。6月19日在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潘功勝表示“宏觀金融總量規模已經很大,金融總量增速有所下降也是自然的,這與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是一致的”,經濟結構的調整導致信貸需求發生變化,資金密集型行業如房地產的融資需求降低,而技術制造業和服務業等新興領域對信貸的依賴相對較小,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金融總量增速的放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