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擠不過獨木橋的離職博主們,集體回去上班了
上班真好
作者丨高越
封面來源丨《我,準點下班》劇照
陳曦(化名)的夢想是“不上班”。
每次離職后,她都會拿出3個月時間試水自媒體,但流量始終沒有起色。直到去年那次裸辭,恰好趕上“離職博主”賽道成了突如其來的新風口,她第一個視頻就接到了商單。
那一刻,陳曦相信“屬于自己的機遇終于到了”。她不光自己做博主,還拉了男友一同辭職創業——目標是月入3萬。
但就在最近,已經靠做博主實現月入萬元的陳曦決定回歸老本行,繼續扎在大廠里。
這不是個例。離職博主的熱潮之下,另一股暗流正在同時涌動。兜兜轉轉,離開大廠又重回大廠的離職博主們,開始逃離2024年最擁擠的網紅賽道。許多離職博主悄悄改頭換面,重新回去上班。
他們告訴雪豹財經社,“從來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覺得上班真好!”
“還是要回去上班的”
消失一段時間后,陳曦的小紅書總算更新了。她宣告自己裸辭15個月后,即將重返職場。
她曾在多個教育互聯網公司輾轉,擔任新媒體運營,擅長起號,有文案、拍攝和剪輯經驗。為了填補Gap Year(間隔年)的空白,陳曦在應聘時,將裸辭期間做出的粉絲破萬賬號包裝成了新項目。
裸辭兩年、擁有一個近4萬粉絲量的賬號后,離職博主李然(化名)也在今年春天決定重返職場。
她是做財務的,待過大廠和四大會計事務所,還在做跨境電商業務的互聯網公司任職過。這次為了“上岸”,她一次性投了上百份簡歷,最終被一家位于上海的初創電商公司“打撈”。她沒多猶豫,面試、入職。
做離職博主,在過去兩年時間里,成為越來越多的被裁或裸辭大廠人的退路和港灣。
據DT商業觀察,近半年時間,小紅書“#我離職了”話題瀏覽總量從2.5億增長到了3.8億,參與人數從35179人增長至56411人。抖音上出現了以“離職”為關鍵詞的帶貨。在這條新興賽道里,還衍生出了從字節、騰訊、阿里等不同大廠離職的“細分賽道”。
他們大多有一套完整的互聯網工作“方法論”、做事情講究SOP、有網感,并因此相信自己做自媒體的變現能力。甚至出現了一批專門分析離職博主接單收入、粉絲數、商單數和筆記報價的“觀察員”。
然而,想象中的降維打擊并沒有普遍發生,離職博主賽道也并非大廠人的快樂老家。很多博主逐漸意識到,“還是要回去上班的,這才是靠譜的選擇。”
《我,準點下班》劇照 圖源:豆瓣
在雪豹財經社接觸的離職博主中,大多數人回了老本行,一位時尚博主去了互聯網公司做直播管理,一位在影視公司任職多年的職場博主去了藝人工作室,還有一位家居裝修博主去旅行平臺工作。也有不少人吃回頭草,像離職博主谷子(化名)一樣接受了前東家的橄欖枝。
做博主的經歷留給陳曦最大的教訓,是“要牢牢記住單干的苦”。
如今,她繼續為公司做賬號運營。既不用陷入自己沒人脈、沒轉化能力的內耗之中,還不用被逼著全靠自己解決問題。“遇到問題可以尋求領導、同事幫助,沒事的時候還能摸魚。”她告訴雪豹財經社,“這才是上班的真諦。”
重新擁有穩定收入來源的李然,現在更看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她就職的初創公司工作壓力不大,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
最起碼她認清了一點:做離職博主就像圍城,“走進去才知道,還是城外的世界更好”。
起點即巔峰
在離職博主的賽道中,不乏吃到紅利的人。
頭部職場博主“姜Dora”小紅書粉絲 30 萬,全網粉絲超過百萬。作為一個擅長聊天的E人,她的特色內容是做訪談,邀請各行各業的從業者聊天。
“姜Dora”錄制視頻 圖源:小紅書
“丑窮女孩陳浪浪”小紅書粉絲超過88萬,她的個人標簽是“三本女孩進大廠”,從一開始就保持了幽默又有點喪氣的個人風格。
還有一些離職博主靠知識付費賺到了錢。
博主“王子的核電站”粉絲7.9萬,此前在大廠做教育項目負責人,主要通過做直播教授粉絲如何做IP,包括起號和變現。
雪豹財經社在她的個人店鋪看到,19.9元的“小紅書流量變現訓練營”和999元的“知識IP流量變現課”均有200人以上購買,9980元的“小IP變現,60天私教訓練課”也有近30人購買。光這幾個課程,就為她帶來50萬元以上的收益。
這些頭部博主的成功故事,吸引著源源不斷的新人入局。每一個新入場的離職博主,都有起號的“三板斧”。
先是預告,“點贊破XX就離職”。緊接著是官宣,用錄Vlog、拉橫幅、歡送儀式這經典的三件套,紀念在大廠的最后一天。最后是“To do list”,去旅游是堅信“人生是曠野”,做副業則是“重啟人生”。
很多離職博主開玩笑,說流量是大廠給員工的離職禮物。
離職博主“Claire 茶仔”發布了一篇吐槽字節“大廠病”的帖子,包括寫日報、重視嫡系員工、不尊重女性員工生育權益等,獲得了近3500個贊,還被字節高層關注。
米卡(化名)從大廠離職后在社交媒體上設了一個欄目,叫“離開大廠后要做的100個挑戰”,吸引了兩萬多人點贊。這也是她流量最高的時刻。
《重啟人生》劇照 圖源:豆瓣
職業倦態成為時代情緒,頭頂字節、阿里光環,跳脫出固有體系的博主們,構成了一種爽文敘事。他們就像是都市劇中的主角,仿佛下一秒就會像劉亦菲戲中一樣,說出“從此,世界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這樣的臺詞。
見識過大廠招牌帶來的流量后,離職博主們無不熱衷于在個人簡介中給自己貼上標簽:前字節打工人、混過4家頭部互聯網大廠、7年互聯網人、鵝廠女工裸辭中。他們起號階段的帖子里,幾乎每一個標題都會出現“大廠”二字。
沒在互聯網公司上過班的谷子也學會了這個套路,把簡介改成了“世界500強企業、18年職場人”。還有人把最高學歷、項目經驗和年薪都羅列出來,力求光環最大化。
然而,尋求和解和自我提升帶來的流量稍縱即逝。回過頭看,很多博主發現自己“起點即巔峰”,只有在大廠光環的映照下才短暫地看到了光亮。如今,過于泛濫的大廠標簽也逐漸被人們厭倦和拋棄。
變現才是最終目的的離職博主們,需要一個可以長期穩定輸出內容的新賽道。
沒有最卷,只有更卷
火熱又擁擠的離職博主賽道,卷起來比大廠還夸張。
李然嘗試過做讀書博主,但流量很差,點贊只有幾十個。她又轉型做職場博主,利用自己的專業做財報分析,點贊突破了4位數。花一年時間發了幾十篇財務分析,她的粉絲量慢慢爬升到了近4萬。
李然更新財報分析 圖源:受訪者供圖
收入來源一部分靠商單。商單報價通常與粉絲量掛鉤,4萬粉絲量可以報價三四千元。但平臺廣告數量減少,李然只能報價大幾百元。即使如此,一個月也只有一單,還要向平臺繳納10%的服務費。
李然還會提供付費業務,包括修改簡歷和面試輔導,一小時面試咨詢收費198元。但這種單子在招聘高峰期才會有,她一年只做過七八個面試輔導。這也是米卡的主要業務范疇,她的一小時報價為299元,一年的接單量差不多是十幾個。
林林總總算下來,李然和米卡做職場博主后的收入,連交社保的支出都無法覆蓋,只能靠積蓄養活自己。
這并不令人意外。李然每次做財報分析都要花費大量時間,但她的競爭對手們不但錄視頻,還會制作精美的PPT和Excel文件,甚至推出系列網課打包售賣。相比之下,她的內容“完全不夠看”。
做博主期間,陳曦跟男友運營兩個賬號,一個做酒旅探店,一個做個人成長。陳曦負責寫腳本,男友負責商務對接,兩個人一起拍攝和剪輯。
她本以為兩個人運營會讓內容更精致,還能分擔壓力,但沒想到,“原本在大廠是偶爾加班,還能有雙休,做博主是007,全年無休”。她甚至還要額外花時間和精力跟男友開會溝通,“跟上班時的開會沒什么兩樣”。
陳曦分享自己的博主經驗 圖源:受訪者供圖
有時拍攝會遇到同行。陳曦發現,一位探店頭部博主不僅自帶團隊,還會額外雇兩個攝影師,設備中除了單反還有無人機。“一個探店視頻,硬生生地拍成了電影大片,真的沒有可比性。”陳曦感慨道。
她的收入狀況相對好一點:多的時候月入兩萬,但需要跟男友平分,少的時候顆粒無收。由于缺乏人脈和專業談判能力,她有時會錯過商單,或是在報價上讓步。
還有很多人跟谷子一樣,為了做自媒體先交一筆學費,“從9.9元到299元,各種價格的自媒體班都上了一遍”。雖然谷子的成長博主賬號幾個月都未有起色,但她仍覺得在全員自媒體時代應該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IP,“但沒必要全職去做”。
擠不過變現這座獨木橋的離職博主們,最終選擇回去上班,將個人無法承擔的壓力丟給老板。
重返職場后,陳曦并沒有完全放棄個人賬號,只是換了新的內容——“gap后找工作心得”。李然開始分享自己10年工作生涯中的職場經驗,谷子選擇的內容則是讀書筆記和個人感悟。只不過,流量銳減是必然。
穩定、有持續收入的工作是六便士,自媒體則是在內心給自己留了一點余地和可能的月亮。月亮固然填不飽肚子,但是,萬一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