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科大校長薛其坤獲國家最高科技獎,胡清獲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于2024年6月24日揭曉。澎湃新聞從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獲悉,南科大校長、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南科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胡清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的“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據南科大介紹,薛其坤出生于1963年12月,籍貫山東蒙陰,中國共產黨黨員。1984年,薛其坤在山東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4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物理系學習和工作;1999年至2005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至2005年任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同年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0年至2013年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3年至2020年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17年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首任院長,2020年起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書記、校長,2022年起任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主任。
薛其坤是凝聚態物理領域享有國際聲譽的實驗物理學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國際引領性重大科學突破的杰出科學家之一。他創造性地發展了分子束外延、掃描隧道顯微鏡和角分辨光電子能譜的超高真空互聯系統,成為在量子材料原子尺度可控制備和表征方面國際通用的強大實驗技術。在此基礎上,他率領團隊取得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界面高溫超導的兩項原創性科學發現。拓撲絕緣體中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是凝聚態物理領域的一次里程碑性突破,異質結界面高溫超導的發現則開啟了高溫超導的全新研究方向,均在國際上產生巨大學術影響。他兩次受瑞典皇家科學院邀請在諾貝爾論壇作特邀報告,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作為首位中國籍科學家榮獲國際凝聚態物理最高獎—奧利弗?巴克利獎(2024)和國際低溫物理最高獎—菲列茲?倫敦獎(2022)。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南方科技大學官網 圖
談及如何加快實現基礎研究突破,薛其坤曾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基礎研究不像技術研發有相對清晰的實現路徑,基礎研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確定性,因為是科研的“無人區”,時間、問題、方向、手段、機制等都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取得突破需要長期的投入,甚至傾盡畢生的精力。
“評價基礎研究,千萬不能像數產品一樣用量去衡量,這是我們要從根本上改變的概念。”薛其坤說,科研不能簡單只以結果為評價導向,不能只看發了多少文章,而是要看科研者每天工作了多久,是否保持追求科學的精神和熱情。如果他們努力做學問,即使出不了成果,也值得我們尊敬。“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持之以恒的堅持,給人類帶來了可能1000萬人干10年都干不出來的研究突破。”
另外,在此次獎勵大會上,南科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胡清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的“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胡清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南科大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北京)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她曾榮獲201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21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22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獎項。胡清現兼任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科技部中長期戰略規劃特聘專家,新加坡李光耀水獎評委,IWA世界水資源大會組委會專家組成員等。
胡清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的“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南方科技大學官網 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