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鸚鵡洲濕地的十年:侵蝕海岸如何做好生態修復|底線城市
金山衛是上海最早成陸的地方之一,古稱“鸚鵡洲”,因處在海濱綠洲地區,草木森然,遍布著類似鸚鵡的鳥類,故而得名。在宋代時,與大小金山島、浮山島,連成一片陸地。明代正德《金山衛志》稱:“鸚鵡洲在海中金山下……金山故城所在也”。
本文要說的鸚鵡洲生態濕地,位于金山城市沙灘與上海石化凹灣處,正是眼下面臨侵蝕的濱海地區。所謂滄海桑田,方志中所記載的鸚鵡洲所在地,在地轉偏向力和東南季風的作用下,常年遭受海浪沖刷,岸線向后退縮,已被侵蝕而沉沒。
鸚鵡洲濕地鳥瞰圖,來自華東師范大學陳雪初教授團隊
鸚鵡洲濕地各分區平面布置圖,來自華東師范大學陳雪初教授團隊
得益于現有的保灘壩和9米海堤,杭州灣北岸上海段的岸線當下是穩定的。但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加劇。海平面上升更快,海岸侵蝕的強度會相應增加,海上襲來的風暴潮也會更為猛烈。與美國紐約等城市相似,上海也在沿著海岸發展,要更好地保護岸線上的生產生活設施,就得想辦法應對未來潛在的挑戰,增強城市的韌性。
面對嚴峻但存在種種不確定性的挑戰,考慮到經濟和社會的成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追求萬無一失,而巧妙地運用基于自然的手法,或許是最省力也是最可持續的。在這個意義上,2015年提出生態設計方案、2016年修復完成并發育至今的鸚鵡洲生態濕地,或是對故地的追溯與懷念,恰恰也是面向未來的最佳策略。
越來越多的候鳥在冬天飛到這里,把鸚鵡洲濕地作為長途遷徙中的一站。公園的草地上有一座雕塑,候鳥成群棲息在植被上。 王昀 圖
關注濕地的抗風消浪作用
2024年春天,澎湃研究所研究員前往鸚鵡洲生態濕地。即便不在候鳥越冬的時候,長長短短的鳥叫聲也仍不絕于耳,幾乎令人忘記實際身處于生產空間與生活空間相互交錯的金山岸線上。當人們在此面朝大海,左手是海濱浴場,右手便是石化工廠,倘若風浪撲面而來,那么腳下這片綠洲,正是重要的緩沖空間。
在生態修復方面,鸚鵡洲濕地的核心目標是濕地植被恢復、水質凈化和滿足游憩,但人們在實踐中也意識到,對于抗風消浪、應對氣候變化而言,這片總面積23.3 公頃、擁有 2.2 公里海岸線的濕地起到了明顯的作用。2018年“摩羯”臺風、2021年“煙花”臺風時,海浪便越過了這里6米高的保灘壩。附近城市沙灘景區受損嚴重,但鸚鵡洲濕地內側建筑物完好無損。由于濕地的保護,9米高的大堤不致受沖刷。大堤以防200年一遇的洪水為標準,要把海水徹底攔在外面,減少沖刷就能減少維護成本。
站在鸚鵡洲濕地邊緣,能望到海上的保灘壩。 王昀 圖
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上海市城市化生態過程與生態恢復重點實驗室主任陳雪初曾主持了杭州灣北岸上的諸多生態修復項目,據陳雪初介紹,依據學術界普遍的認識,海堤以外的植被帶,如果寬度有70米以上,那么其消浪的效果會比較明顯。即便沒有保灘壩,只有穩定存在的70米寬植被,對海堤也可起到保護作用。
這里也是上海首個國家級人工岸線修復示范項目。2015年,“上海市金山城市沙灘西側綜合整治及修復工程”獲得“中央海島與海域保護資金”支持立項。該項目分為“生態修復、水工結構、景觀”三部分。負責“生態修復設計”的,正是陳雪初領銜的華東師范大學技術團隊。陳雪初提及,當初國家海洋局也對這一點格外關注,專門發函給金山的海洋管理部門,詢問鸚鵡洲濕地對應對氣候變化起到多大作用。
鸚鵡洲濕地以西,主要是生產岸線。 王昀 圖
實際上,在海岸侵蝕嚴重的岸段,能形成這樣的濕地,是尤為難得的。“鸚鵡洲濕地以西,主要是生產岸線;而從鸚鵡洲濕地到金山城市沙灘,主要是生活和生態功能。”陳雪初對研究員介紹,越往東邊的臨港,灘面越寬,植被定植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在金山這邊,從鸚鵡洲到金山城市沙灘,一直到中港,更多是要通過人工措施,把灘面保護住,植被才能生長起來。
由此,在金山、奉賢等侵蝕嚴重的海岸進行生態修復,首要工作是保護灘面,否則植被無處生長。陳雪初介紹,正是早年建起的保灘壩起到作用,鸚鵡洲的植被才得以留存。否則,它們也會隨著泥沙被沖刷掉。另外還必須配合人工措施,把灘面穩定住。
而這些保灘壩經過了數十年的建設與維護。雖然近年來出現了更多適應性管理和適應性設計的手段,但就現實來看,由于堤壩工程建設與維護的周期很長,很多辦法無法用在已有工程上,也沒有必要將已建成的堤壩拆掉重來。這也恰是結合生態手法的必要性所在。
從生物多樣性來說,杭州灣北岸主要有海三棱藨草、蘆葦以及互花米草這三種鹽沼植物。前兩種是本地物種。目前認為,互花米草是入侵物種。陳雪初認為,也可采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如果認為入侵物種會對當地生物多樣性產生巨大影響,那么它確實有害;而如果認為它的生命力很強,反過來能保護灘面,進而也可能保護其他植物,那么可能有正面作用。如何回答這一問題,是他的課題組正在研究的,關系到當下應該如何應用生態手法。
鸚鵡洲生態濕地中有多種植物。 王昀 圖
而鸚鵡洲生態修復的具體做法是,在已建成的保灘壩基礎上,針對壩內堤前受損區域,因地制宜,讓這片地方變成復合濕地,發揮生態功能。其措施以工程保灘、基底修復、本地植物引種、潮汐水動力調控為核心,恢復潮間帶濕地生態系統,改善水質,提高生物多樣性。
資料顯示,2014年修復之前,鸚鵡洲的植被、有機質等自然資產儲存較少,到2018年時,其自然資產總能值達到修復前的3.3倍;到2021年時,該數值達到5.1倍。海岸帶整治修復項目的實施,也使鸚鵡洲區域土地利用類型趨于多樣化,濕地優勢斑塊由旱化灘涂裸地轉變為草地和水域,植被生物量和水域容積顯著增加,濕地景觀特征變化明顯。
公眾意識提升與生態效益衡量
2017年,鸚鵡洲生態濕地修復完成一年后,作為濕地公園對公眾開放。此時的潮灘濕地生態恢復得更好,分為凈化展示區、鹽沼濕地恢復區、生態廊道緩流區以及自然濕地引鳥區。園內的公告欄中道出了濕地豐富的景觀與生靈的關系:“很多水鳥精靈入住美麗的鸚鵡洲,它們在枝頭上、在蘆葦叢中,在水面浮床上,時而駐歇寂靜無聲,時而展翅劃破長空。”如今此處也成為觀鳥者的勝地。
鸚鵡洲濕地公園是免費進入的,但游客不能進入其中的科研引鳥區 ;若需進入參觀,必須向科研人員取得許可。王昀 圖
不過,人和自然要和諧相處,就需要給人類的利用定規矩。目前,如果沒有經過特殊申請,游客只能進入鸚鵡洲濕地公園北邊區域;而南邊區域,以鳥類保育為主,平時只有園林工人維護。這是因為,人與鳥之間存在驚飛距離,候鳥的驚飛距離很遠,200米外看到人,就會飛走。冬天候鳥來到這里,會較多在水域活動,人類要離相應水域遠一些。“不光要在規劃圖上畫出城市、緩沖區等,在后期使用管理方面,還要根據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特點,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陳雪初教授說,“自然就在那里,你要和自然立約。”
鸚鵡洲之所以能成為這樣的目的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科研功能。早在2016年,鸚鵡洲生態濕地方案設計階段,華東師范大學科研團隊就擬定了結合濕地建設野外科學觀測站的目標,在設計建設過程中,為濕地站提供了溫室、科普工作室、控制試驗區等基礎條件。目前已依托鸚鵡洲生態濕地設立了杭州灣北岸濕地長期生態觀測站。這些工作使得環境、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士,乃至政府部門、公益組織、社會公眾等廣泛的利益相關方,得以更深入地理解生態價值,并在其引領下去進行思考、設計和實踐。
鸚鵡洲引鳥區全景圖,來自華東師范大學陳雪初教授團隊
“野外樣地為基礎,堅持開展長期生態觀測”,對科研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對整座城市而言,則是構建適當的機制,推動各方共同協商解決問題的基礎。城市治理方面的韌性,正是生態環境等方面韌性的最有力保障。
這也是參照國外的重要經驗而來。陳雪初指出,以美國為例,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支持下,生態學家開展了數十年的生態觀測研究(如 Plum Island 河口濕地長期生態觀測站),在鹽沼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碳、氮、硫、磷營養循環過程,生態系統退化和受損機制,生態服務功能等方面,已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理論體系。
更重要的是,需要向更多人說明,濱海鹽沼濕地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這就要以從金山鸚鵡洲濕地生態修復中獲得的經驗和數據,為未來杭州灣北岸海岸帶生態修復項目的建設,乃至更多的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的成效監測評估提供參考。
華東師范大學研究團隊與合作者發表的這類成果并不少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初,一項關于鸚鵡洲“藍碳”的研究,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進而得到了《Nature》雜志關注,后者以“新恢復濕地能夠比天然濕地吸收更多碳”為題刊發了評述。
研究發現,鸚鵡洲濕地正常運行時,處于碳吸收狀態,每公頃濕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碳最高可達到 100噸以上。而當關閉濕地水流閥使其處于滯水狀態后,濕地甲烷排放大大增加。這意味著,濕地內部適宜的水流,使大氣中的氧更快擴散到表層水和土壤中,形成了不利于甲烷生成的好氧條件,從而減少甲烷排放。與附近區域的自然濕地比,鸚鵡洲濕地具有更強的溫室氣體減排能力。這表明,未來濕地恢復工程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顯著提高濕地固碳速率。
此前的研究顯示,以紅樹林、鹽沼以及海草床為代表的“藍碳生態系統”吸收的碳,能夠達到以森林為代表的傳統“綠碳”的10倍或更多。而鸚鵡洲的退化濕地生態修復實踐則說明,進行針對性修復的沿海濕地,可以在此基礎上,取得更好的效果。這些效益可以被量化,從而更好地進入公共政策的討論和公眾參與的過程中。
鸚鵡洲濕地蟹類,圖片來自華東師范大學陳雪初教授團隊
“鸚鵡洲面積很小,不一定能成為鳥類繁育的地方。但候鳥有可能來逗留。生物多樣性的提升,會進一步提升這個地方的生態韌性。”陳雪初期待,未來這一帶有更為豐富的生態圖景:“如果形成生態交錯帶,其間會有更多樣化的生物。不同的生境之下,會有不同適應性的鳥,來到這里筑巢或覓食。還有很多種類的昆蟲。比如大閘蟹,也可能游進來,找到它的食物,長大后再回到河口區域有鹽水的地方交配產卵。”
陳雪初說到,朱鹮過去曾經在長江邊沿著海岸線遷飛,現在,只在秦嶺等地有棲息地。如果能重新把生態交錯帶恢復起來,長期來看,這些地方可能也會成為一些物種新的家園。
沿海地帶的空間格局,需貫注生態理念
在杭州灣北岸上海段,更廣泛的沿海地帶,是否也可以運用生態的方法,又可以有怎樣的考慮和操作?
上海奉賢邊灘,圖片來自華東師范大學陳雪初教授團隊
陳雪初認為,面對極端天氣,一方面是要護堤,另一方面是要排水。因此,9米海堤之外,需要保護灘面。濱海濕地的植被,需要盡量保護好。海堤以內的區域,一般會有一條隨塘河,為城市排水所用。遇到風暴潮,降雨也需要匯入這條河,則可以適當把河加寬。
“奉賢沿海一帶,有暫未完全開發的近岸空間。極端天氣的風暴潮,降雨量會很大。如果這些地方是森林、農田等,短期淹掉沒有太大問題,過段時間迅速把水排掉即可。它們還可吸納并短期儲存來自周邊灰色空間(建筑物)的水,起到很好的緩沖作用。”陳雪初說。
也就是說,考慮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在海堤以內,需要規劃藍色(水域)、綠色(森林)和黃色(農田)的空間。這些地方未來如果要開發,作為農業用地或是蓋樓房,都需要提前考慮應對災變,讓藍、綠、黃三種顏色的空間組合起來,對自然更好地利用和保留。
圖片來自《陸海統籌生態保護修復的生態學基礎、難點問題與對策建議》一文,將在《應用海洋學學報》 “海岸帶陸海生態廊道”專刊發表,陳雪初提供
“極端天氣下,無論對外部海潮的消減,還是對內部降水的蓄積,這個緩沖地帶都非常重要。”在生態系統方面,陳雪初建議,這條海堤以內的空間,在隨塘河、植被和人類生產生活空間之間,最好能有一些和海水半連通的水域,可作為緩沖帶。通過智慧化的調控,使得在漲潮和落潮時,一些海水可以進來;而在發生風暴潮,降水量大時,也方便堤內向海里排水。這樣可以讓魚、蟹等生物,更好在其間完成從海水到淡水的洄游。
總之,海堤很多時候被作為城市開發邊界。如果,在海堤以外,有類似鸚鵡洲這樣的緩沖空間,再加上人工保灘措施,而在海堤以內,有林地、隨塘河以及農田等,接下來才是城市開發邊界,那么這樣一個體系的形成,會讓當地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極大增強。而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如果日后有更大的風暴潮,需要修建更高的海堤,就意味著,當中的緩沖空間要放得更大一點。
“用生態的方法去應對氣候變化。還是有機會的。”陳雪初說。
海報設計 白浪
--------------
澎湃城市報告,一份有用的政商決策參考。
由澎湃研究所團隊主理,真問題,深研究。用“腳力”做調研,用“腦力”想問題,用“筆力”寫報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