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1
小說《熠熠生輝》:生命中遇到的那些“她”
在小說《熠熠生輝》里,作家鄭錦杭從女主人公楊七月的五十歲開始講述,一直講到她出生的那一年,它不只是楊七月的故事,也是她生命中一個個女性的故事。
6月15日,“她們的復興——《熠熠生輝》新書分享會”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舉行。鄭錦杭與文學出版人鄭重,書評人孫昌建,作家、資深媒體人蕭耳從這本書出發,一起分享了女性故事的跌宕和更新。
左起:孫昌建、鄭重、鄭錦杭、蕭耳
鄭錦杭說,這部小說來自生命中遇到的那些“她”。“她們”的人生都有各自的跌宕,于是想要用一本書來寫一個個“她”的疼痛與堅忍,甜蜜與哀愁,她們與命運的對峙,在黑暗中看到的光,以及她們自己散發的光。其中,主人公楊七月原型的人生故事給她帶來過很大的震動,“她迅速地走出人生的黑暗,由死出生,從破碎到重建,從告別舊我到一個新我,就像重新活過了,那種更新與復興的能力與精神,讓我非常地震撼,”鄭錦杭分享道。與此同時,書里的女性人物身上也有她自己的影子,她寫道:“一個作家不論在寫誰,不論寫了多少人,也都是在對自己進行拆解、轉移、分化、拼裝、重組。書里的每一個人,甚至每一事物,都是作家自己的替身,都在分別承擔他的靈魂、意志與情感。”
孫昌建形容,楊七月就像這部小說“家族大樹的主干”,她延伸出一條條枝干,支撐著這個大家族里的人,每一個枝干的每一片葉片在風中的顫抖,“風來了”以后的心理活動,都被細致刻畫出來,又反映到枝干本身。在孫昌建看來,楊七月的內在世界是由鄭錦杭閱讀的中外名著、當代文學和電影構成的,她的獨白非常流暢,“有漢語之美,又有歐風蕩漾”,這也是鄭錦杭文風的優雅之處,而這個人又要回到人間煙火,在她的妹妹、弟弟、父親、母親、奶奶等一大家族人中做財力支援并解決紛爭。
鄭重是鄭錦杭第一部小說的出版人,他指出,如今的閱讀市場是靠“她閱讀”拯救的,而“她創作”更是不可回避的力量。在鄭重看來,絕大部分現實主義作家都是把外部的世界作為自己的領地,而鄭錦杭是將時代背景的宏大敘事作為“殼”,更多的是把精神世界向內求,去挖掘內在的精神力量,在散文化的語言里,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當我們最后讀完的時候,會發現其實書中的人物,甚至是主角或許不是楊七月,整部作品的主人公就是時間、就是愛。不過我又驚喜地發現,楊七月不就是時間嗎?”鄭重說,故事中的很多人物從時間的長河中走過來,再向歲月的深處走去。
擔任嘉賓主持的蕭耳指出,《熠熠生輝》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在這個大時代的列車里從鄉村來到都市的,即便是祖輩的王芍藥,也因兒孫與城市有了連接。在鄭錦杭的寫作里,探討了人與鄉村和城市的關系。蕭耳引用了小說中的原話,“我們都已經離開了村里,都經歷了命運最初的逃離。既然如此,我們也就坦然接受要比村里遼闊太多的世界,接受它的綺麗或險象環生,可是,我們也許也都還要繼續逃離,直至我們也都不再只是一個村里的孩子。”孫昌建指出,鄭錦杭在小說中提出了質問:到了城市真的好嗎?搬了新房子真的好嗎?不同于許多作家所書寫的小人物從鄉村到城市的奮斗史,鄭錦杭已經開始對此展開了自省和反思。
《熠熠生輝》涉及城市、建筑、房子、家、家庭、婚姻、感情等多個方面,寫出當代中國女性對生死、時間、金錢、生命、愛的感受與思考。鄭錦杭在書中寫道:“一個女性度過一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像楊七月這樣的方式。”在她看來,楊七月身上的堅韌和力量在當下女性群體中非常需要,對她來說,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也是一場救贖,幫助她走出了生命中的一段的困頓與黑暗。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