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 +1330
復旦首位盲人研究生將畢業,畢業后入職無錫特殊教育學校

本文圖片均為“復旦大學”微信公眾號 圖
“能夠順利畢業感到很開心,這離不開老師的培養與同學的關心。”
6月20日,復旦將迎來2024屆學生畢業典禮,復旦首位盲人研究生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22級研究生朱苓君,將作為畢業生一員出席畢業典禮。

雙目失明的她,畢業后將入職無錫市特殊教育學校。“在我成長的道路上,老師們就像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老師們的博學與鼓勵激勵了她,使她夢想當一名教師,成為照亮更多人的那盞“明燈”。

出生在江蘇無錫,朱苓君出生不久就被發現雙目失明,四個月大時她通過手術獲得了一定光感,但依然無法看清周圍的世界。由于無錫當時沒有盲校,朱苓君的父母將她送到了上海市盲童學校,并先后來上海求職工作,在父母的悉心照顧下,朱苓君憑借自己的勤奮努力,考入華東師范大學,并以優異成績保送復旦深造。
朱苓君每天的學習,從讀屏軟件的聲響開始,她所用的學習材料多為電子版,電腦和手機上的讀屏軟件能將屏幕上的文件逐字朗讀出來,長期的練習,讓她能通過聲音熟練地學習、打字。

“雖然她是一個盲生,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我們不會降低她在學業、實習方面的要求,而是一視同仁。”在朱苓君的導師、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趙芳眼中,朱苓君是一個努力而上進的學生,雖然有諸多不便,但她一直勇敢地面對各類挑戰,由于復旦沒有特殊教育課程,學校對朱苓君的學業要求絲毫沒有放寬。
朱苓君回憶,自己研一的課業排得很滿,難度也特別大“對于明眼同學來說,跟上課程、完成學業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對于必須通過讀屏軟件,聽讀電子書的我而言,更是難上加難。”好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與鼓勵,讓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助人自助,是朱苓君在復旦感受到的育人理念,也是她近年成長的寫照,“‘助人自助’其實是幫助別人,讓他們實現自助就像授人以漁”,為跟上老師和同學的節奏她總會提前向老師要來課件,課前預習、課后復習。

“有時候會遇到讀屏軟件無法識別的共享文檔,同學們就會幫我一起填,當我劃不開圖形驗證碼,他們也會幫我一起識別,很多關鍵的信息也都是同學們在班級群里分享的,幸好有大家的幫助。”在學業上一視同仁的同時,學校也盡可能為朱苓君的在校生活,提供人性化關懷。
“為避免我上課路上經過兩個紅綠燈的危險,學校專門調整了我所有專業課程的教學樓。”每次上課,朱苓君班上的老師同學都會從文科樓、文科圖書館,來到距離她宿舍最近的四教上課, 考慮到出行便利問題,學校特地將她的宿舍安排在一樓,宿舍樓外設有無障礙通道,浴室和洗手臺都加裝了扶手,她經常去的教學樓、洗手間也張貼了盲文標識。朱苓君在校求學期間還獲得了復旦大學陳曉明何佩鑫校友基金支持2019年年底,這對校友伉儷搭乘經濟艙坐地鐵回母校捐贈1億元,襄助學校教育事業發展,成為一段佳話。
每當看到朱苓君來吃飯,北區食堂的阿姨師傅也總會熱情地向她介紹菜品,還會暖心地幫她找座位、端盤子,“學校、家人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了我成長,我學會了獨立自助,并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實現從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循環。”

性格樂觀且多才多藝的她,曾參加復旦民樂團的二胡獨奏表演,也曾赴人民大會堂參加國際合唱節演出。她與奧運冠軍劉翔一起登上過上海世博會閉幕式舞臺,也曾在北京聯合國大樓舉行的2021年國際殘障人日慶祝活動上擔任主持。

作為一名視力障礙者,朱苓君深知殘障人群面臨的就醫困難,因此她去醫院做社工,積極為殘障群體發聲,熱衷于投身志愿服務工作的她,用音樂幫助住院的孩子們減輕痛苦,用耐心陪伴為深陷負面情緒的精神疾病患兒開展家庭治療。疫情期間,她堅持線上陪伴困難家庭兒童,為智力殘障的小朋友講故事,一起背古詩、唱兒歌,帶給他們帶去溫暖。

愿這個勇敢堅強的女孩,如她所愿,成為助人自助者,如“明燈”照亮更多人!
(原標題為《后天畢業典禮,盲人姑娘朱苓君畢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