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湖北隨州殯改爭議背后:遺體如何安放?

澎湃新聞記者 明鵲 馬小童 實習生 張鈺馨 鐘宸 陳芷琪 徐安童
2024-06-14 07:56
來源:澎湃新聞
? 澎湃人物 >
字號
澎湃新聞來到隨州廣水市,實地調查風波中的殯改。澎湃新聞記者 明鵲 馬小童 剪輯 龍云杰 馬小童 陳思眾(10:36)
5月21日凌晨四點,石承剛載著母親的遺體抵達廣水市殯儀館后,四名工作人員走上前,熟練地把遺體抬下了車,接著推進了殯儀館大廳。

哭聲此起彼伏,數十人跟老人做完告別儀式后,遺體被推進了火化樓。石承剛記得,他按順序取到了第八號。當天,殯儀館已完成了七例遺體火化。

不到一個小時,工作人員把母親的骨灰盒遞給他。石承剛抱著銀白色的骨灰盒,想著母親真的走了,變成了一小盒灰,永世都見不到了,眼淚瞬間掉了下來。

去年之前,石承剛沒想到母親會火葬。自今年3月20日起,湖北隨州實施“全域火葬,骨灰進公墓”,這在坊間引發了風波。

在隨州的廣水市,一些居民不認可遺體進公墓,認為政府是向居民強制推行和要求購買公墓;還有人認為“一刀切”的規定缺乏對人情倫常的體察。

隨州市副市長徐鋒向澎湃新聞介紹,在推行火葬前,隨州的火葬人口占死亡人口的20%,其中下轄的廣水市火化率最低——不到5%,以至于公路兩旁有不少墳墓,有些墳墓甚至占地十幾平方米。

“隨州的殯葬改革一直反反復復”,隨州市殯葬協會會長邵榮波說,周邊地區都是火葬區,唯獨隨州不是。

《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死亡人口數量為1110萬人,死亡率為7.87‰。隨著人口老齡化,身后遺體如何安放,越來越成為關注焦點。這背后,是人與土地相互依存又矛盾的關系,以及懸在各地頭上的耕地紅線。

殯儀館的告別

今年年初,90歲的劉桂英摔了一跤,64歲的兒子石承剛半開玩笑說:“3月20日,隨州就要實施火葬了。”劉桂英笑了笑,回復兒子說:“我命大,不會死。”

那段時間,政府通過網絡、廣播、召開村民大會等形式,通知村民“隨州即將全域火葬”。

劉桂英和石承剛的村子。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馬小童 攝

劉桂英幼時家貧沒上過學,但性格開朗,平時喜歡跟人聊天。石承剛說,母親養育了五個孩子,一輩子舍不得吃、穿,但愛干凈、整潔,每天晚上都要洗澡、換衣服。上世紀九十年代,父親得肺癌過世,母親一個人住在村里,五年前開始跟子女一起生活。

今年過完年,母親去了石承剛弟弟在廣水市的家住。石承剛不時打電話過去問,弟弟總說母親能吃能睡,狀態很好,自稱還要活好幾年。

5月17日上午,劉桂英坐在凳子上曬太陽,閉上眼睛,永遠地睡著了。

此前,討論身后事時,母親對石承剛表態:她支持火葬,很多大人物都火葬了,我們為什么不能火葬呢?“人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變成一坨泥,土葬也好,火葬也好,只是為了后人做個紀念。”

村支書石祖銀記得,17日當天,石承剛打電話給他,說自己母親過世了,他立即聯系廣水市殯儀館,送去了一副冰棺。劉桂英的遺體被送回老家,并在家里擺放了兩天。家人照例請了樂隊,做了法事,簡單地走完整個流程后,于第三天凌晨四點送達廣水市殯儀館。

石承剛一生飄蕩,見過許多生死。十幾歲時,他就用鋤頭挖墳,親手埋葬了爺爺奶奶。二十多年前,他在廣州番禺做小生意,住所附近就有一家火葬場,經常看到接送遺體的車輛。2012年,因生意不景氣,他回了老家廣水市。有一次,他參加隔壁市一位親戚的葬禮,第一次近距離觀看火葬場。石承剛記得,他把遺體推進火化樓,感覺到一絲寒意,他看見樓內冒出滾滾濃煙,機器設備“轟轟作響”。

12年后,在隨州廣水市殯儀館,石承剛送別的是母親的遺體,如今設備已經換新,寂靜無聲……起初,他也希望母親土葬,但村干部做工作,加上母親也支持火葬,“想想其實也一樣”。

“殯葬改革政策下來后,一些人開始心理上接受不了,但后來慢慢也就接受了。”石祖銀說。

石承剛告訴記者,母親的殯葬過程和以前土葬差不多,就是少請了幾支樂隊,沒有了8人抬棺,少花了煙酒、棺木錢等。火葬整個流程下來,花費不到一千塊錢。“比土葬節約了很多。”石承剛把母親的骨灰盒埋葬在父親的墳頭邊,方便后人祭祀。

石承剛。

在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馬金生看來,農村人多數經濟收入不高,對于土葬中出現的攀比、鋪張浪費實際上是抵觸的。

隨州市殯葬協會會長邵榮波在當地民政系統工作了四十多年,他記得,隨州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推行火葬,當時火化率比較高(注:2000年6月,廣水市開始由隨州代管,此前由孝感代管),但2000年后,因設備老舊、政策放松等原因,火葬率開始降低。

“隨州殯葬改革做了多少年,一直反反復復,沒有做好。”邵榮波說,周邊的孝感、信陽、荊門等城市,都是火葬區,唯獨隨州不是——農村土葬攀比嚴重,土墳越堆越高,清明期間,消防安全隱患此起彼伏。為此,省里開會要求他們盡快跟周邊打通,推進殯葬改革。

據隨州市政府網站,此次隨州殯葬改革采取“三步走”的步驟來推進:第一步,2021年省政府將隨州市全域劃定為火葬區,市“兩辦”印發《關于推進殯葬改革的實施意見》;第二步,將2022年、2023年定為“殯葬設施建設年”,全部建成縣、鎮、村三級公益性公墓;第三步,從2024年3月20日零時起,全市全域實施遺體火化政策,骨灰全部安葬到公墓。

流言與恐慌

此前,輿論質疑隨州市在推行殯改政策時不該“一刀切”地要求所有骨灰都進公墓。

5月下旬,多位隨州市政府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稱,政府也比較為難,如果不這樣做,殯葬改革很難推進。但輿論過后,政策做了一些調整:對于夫妻一方在3月20日后過世,另一方3月20日前過世土葬在公墓外的,允許其跟夫妻另一方合葬。

據廣水市民政局局長張大海介紹,截至5月31日,包括石承剛母親在內,有81例遺體火化后,跟夫妻另一方合葬在公墓外。

上世紀,隨州市轄的曾都區和隨縣都推行過殯葬改革,但廣水是個例外,“所以阻力相比其他兩個地方大一些”,徐鋒說。

廣水市地處桐柏山脈南麓、大別山脈西端,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約70萬,其中,城鎮化率55.74%。今年3月20日起,在這個農村人口約占一半的地區,首次推行殯葬改革,這讓廣水市的基層干部費了不少心思。

張大海說,隨州制定了相關的配套文件,出臺了“五免一獎”惠民殯葬政策,免除包括火化費、骨灰寄存費、消毒費等費用,同時對生態安葬實行2000到3000元的獎勵。他們還向每戶家庭發放一封信,鼓勵老百姓參與公墓建設,通過走訪,對老百姓進行引導。同時制定了黨員干部“四帶頭六嚴禁”的相關號召政策,引導黨員干部做表率、示范。

廣水市的幾名村干部表示,他們向村民宣傳,火葬相比土葬,花費要少很多。比如,土葬需要購買棺木,一般要花費3000到5000元,下葬當天,還需要請抬棺墓的人,需要8到16人,每人都需要費用。土葬需要自己立墓碑,建墓區,加在一起最少要近2萬多塊錢。相比之下,火葬不需要棺木,骨灰盒可以自行在網上購買,幾十上百塊錢一個,或者自家帶個土陶罐也行,整個流程走下來,比土葬節約一萬多塊錢。

但村里一些老人害怕火葬。“人死了,還要去燒,一些人認為這蠻殘忍。”廣水市某村村支書說。

在廣水市楊家崗村,一位86歲的退休教師,十幾年前就依風俗備好了棺木。其兒子對記者表示,殯葬改革政策下來后,家里五個子女都不敢跟父親說。

與此同時,一些不明來源的流言在坊間傳播。5月23日,81歲的老人劉文桂哭訴說,火化很嚇人,“被切成小薄片,壓成大餅,然后把五臟六腑清出來,人死了也不得安寧”。

劉文桂住廣水市雙塘村,小兒子在附近開餐館,她偶爾過去幫忙,聽到來來往往的人議論殯改。但也有老人支持火葬,覺得更衛生,不用擔心傳染病,而且更省錢。

劉文桂。

劉文桂家原先備好的棺木。

據廣水市長嶺鎮一位鎮干部介紹,5月初,有十幾位老人聽信謠言,加上一些殯葬從業人員的參與,他們在長嶺鎮街道抗議火葬。

廣水市下轄17個鄉鎮辦事處,其中長嶺鎮是最大的鎮,地處三縣交界,與安陸市、曾都區相交。前述鎮干部稱,安陸市不要求骨灰進公墓,兩邊殯改政策的反差也是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加上三縣交界,外來人口多,宣傳工作可能做得不到位。

廣水市殯儀館館長李小龍對澎湃新聞澄清,他們有四臺火化爐,設備、流程都符合國家標準。

5月下旬,隨州市某政府工作人員稱,已找到造謠者,對方發布了致歉信息。在相關致歉視頻中,一名魏姓男子稱,所謂“殯儀館把遺體壓成大餅”是臆想,為此向殯儀館和網友道歉。

該視頻下面,有留言要求公開火化流程,讓逝者家屬目睹親人火化過程。對此,李小龍表示,殯儀館實行開放,以鎮為單位,接待相關組織人員全程參觀火化,“讓老百姓實打實地看見”。

廣水殯儀館。

“劃到火葬區的遺體應該火化,這是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和湖北省的《殯葬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的。”張大海說,但安葬有多種選擇:夫妻一方在3月20號前去世,另一方于3月20日后去世,火化后可以與已土葬的另一方合葬在公墓外;安放在骨灰堂;生態安葬;安葬在村、鎮、市級公墓。

此前,湖北省民政廳的一位工作人員接受新京報采訪時稱:“當地的工作方向是沒有問題的,殯葬改革從1956年由中央提出,隨州的殯葬改革在全省來說都是落后的,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大方向沒有錯。”

公墓的免費與收費

5月23日,石承剛指著家附近的兩座墳頭說:“這些不知道是誰家的祖墳,春夏天長滿雜草還好,秋冬天光禿禿的很嚇人。”

石承剛的母親安葬在離家幾公里遠的山坡上。按當地習俗,不滿35天,子女不得去已故父母的新墳。當天,村支書石祖銀帶著我們去了劉桂英的墓地——挨著石承剛父親的墓,推起一個小小的墳頭,豎立著一個花圈。

“墳頭很小,是為了減少占用土地資源。”石祖銀說。

為引導居民集中安葬,節約土地資源,隨州市此次花費2.7億,建設市鎮村三級公益性公墓。其中三個市級公墓花費1.75億,每個鎮級公墓補貼40萬,每個村級公墓補貼10萬。湖北省《殯葬管理辦法》規定:火葬是遺體火化,禁止將骨灰放入棺木再土葬,提倡進骨灰壇,進公墓或生態安葬。

廣水市雙塘村的公墓,修建在離村子不遠的山坡上,山腳有一灣碧綠的水池,墓地周圍長滿野菊花,風一吹,野菊花在風中搖曳。

“我們要求每個村從公墓選址開始,到公墓建設、公墓管理,都充分發揮村民自治,邀請老百姓積極參與,也可以逐步引導”,張大海說。

雙塘村耕地。

“下面有水塘,后面靠山,老年人講究風水。”雙塘村村支書周傳華介紹,公墓于2022年建成,選址和建設都是經過村民大會商討決定,目前一共51個墓穴,有雙人墓穴和單人墓穴兩種。它四周用水泥墻圍起來,入口處豎立一個漢白玉碑,上面寫著“雙塘村萬福園公墓”,邊上一個碩大的水泥焚燒爐,用來焚燒死者的遺物、花圈、紙盒等。

 雙塘村公墓。

公墓現安葬了三人,其中最早的一位逝者1986年出生,生病過世,死于2023年12月20日。周傳華告訴記者,隨州市當時還沒有要求遺體火化進公墓,逝者父母看到公墓建設整潔、有序,主動要求將兒子安葬于公墓。

雙塘鎮公墓收取公墓建設成本費和一次性20年管理維護費,單人墓穴2600塊錢,雙人墓穴3000元。周傳華介紹,家里有木棺的,主動交給政府,可以抵1000元。

“這兩位都是主動交棺木抵公墓費用的”,他指著邊上的兩塊墓碑,又用手比劃了一下,“這些墓地足夠村里用六七年,后續左右兩邊還可以擴建。”

實行火化進公墓后,可以解決散埋亂葬的問題,據張大海講述,過去因為散埋亂葬,老百姓在祭祀過程中曾引發了大面積的山火。

但對于骨灰進公墓,也有一些村民懷有疑惑。劉文桂擔心,公墓20年后怎么辦?還有沒有人維護?“老人的遺體會不會被挖出來扔掉?”

據張大海介紹,廣水市總共有352個村級公墓,其中187個村的公墓免費,156個村的公墓收費,另外還有67個村級公墓設置了三年過渡期,即三年內不收費,三年后通過村民自治的方式確定收不收費,收費多少。

殯葬是公益性事業,張大海說,民眾如果家庭困難,經申請批準,三級公墓都可以免費。而收費公墓的價格,也是由村民大會商討決定,只收取成本費。

廣水市十里街道楊家崗村的公墓免費。村支書楊帥稱,10年前,有一位鄉賢準備在村里修建公墓,后因征地、收費等原因最終作罷。楊帥考慮村里實際情況,召開村民大會,確定公墓選址,最終商討決定公墓免費。

楊家崗村的公墓離村委會不遠,同樣修建在山坡上。相比雙塘村公墓,它稍顯簡陋,墓地雜草叢生,水溝還沒有挖完,周圍用綠色鐵絲圍住。目前沒有遺體安葬于此。

 楊家崗村公墓。

楊帥表示,公墓正在整改,他們準備在公墓下坡角種一些菊花,來祭祀的人可以直接采取。

針對公墓的管理維護,以及20年后公墓是否收費、如何收費問題,張大海說,這些都需村民大會商討決定,政府會給予相應的指導,“絕對不會出現遺體被挖出來這種情況。”

實際上,公墓的收費也關乎長期運營。去年,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馬金生到湖北谷城調研,發現當地殯改力度很大,修建公墓的經費由政府出資,老百姓大概一次性交兩三千塊錢,公墓雇了一些年長者看守,以防祭祀時發生火災。

馬金生覺得,如果不收費,公益性公墓前期的建設成本、后續的運營與管理成本問題,會慢慢凸顯出來。

遺體如何安放

2018年,民政部等十六部委《關于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規定目標任務:到2020年,實現火葬區殯儀館縣級行政區域全覆蓋,并達到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要求,公益性節地生態安葬設施覆蓋到鄉鎮,逐步建立基本殯葬服務制度和節地生態安葬獎補制度,覆蓋城鄉居民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遺體火化率逐年提高,骨灰格位存放、樹葬、海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比例達到50%以上。

現階段倡導火葬,主要是基于土地利用、節約耕地的考慮。國務院1997年頒布、2012年修訂的《殯葬管理條例》實現至今,倡導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對于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地區,應當實行火葬;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

但多年來,關于殯葬改革仍有許多討論。

長江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唐飛在2013年發表于中州學刊的《殯葬制度改革爭議及立法構建探討》一文中稱,2007年的《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曾引發爭議,爭議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殯葬方式是堅持火葬導向,還是允許民眾自由選擇火葬或土葬方式;殯葬服務是否應當市場化。

這次征求意見的結果為:2012年,國務院對《殯葬管理條例》中民眾反映強烈的第20條進行了簡單更改:刪除了對違法建墓地的強制執行,其他部分依然保持1997年《殯葬管理條例》的基本內容。該文章指出,這并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修改,“條例”的修改尚待立法機關進一步論證、完善,需要從立法模式和立法內容上予以重構。

前述學者的文章稱,現行《殯葬管理條例》的不足有:1、民眾反映較為激烈的土葬和火葬方式問題,“條例”第四條僅規定了暫不具備實行火葬條件的地區,可以實行土葬,而對于具備或不具備火葬的條件,“條例”并沒有給予明確的規定。2、關于墓穴使用年限,“條例”第11條規定要嚴格予以限制,但具體的年限卻沒有明確,而是由地方政府予以規定。3、“條例”行政管制色彩濃厚,缺乏對公民在舉辦殯葬活動中民事權利的規定。

在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董磊明看來,應該加強制度的頂層設計,修訂殯葬行業的行政法規,請各級民政部門、相關專家學者、縣鄉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等進行討論,商定細化相關規定,讓各級政府,以及基層干部有法可依。

而唐飛近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分析,如果《殯葬管理條例》的推進受阻,說明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制定殯葬法的條件并不成熟。

殯葬改革背后,最終是如何安放遺體的問題。“移風易俗怎么操作,希望基層政府部門慎重”,董磊明說,遺體連接著我們的情感,體現了我們如何對待死亡。

馬金生去年到云南省滄源縣調研,那是一個佤族村寨,村子的一角是一片竹林,也是他們的集中安葬點,當地采用遺體深葬,從事殯葬的民間人士知道每具遺體埋葬的時間點。馬金生覺得,各地政府應結合當地生態環境和人文因素,因地制宜去探索符合地方生態的喪葬方式。

張大海告訴記者,隨州殯改過程中,他們也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移風易俗,比如去到外地調研,組織專家探討,把公墓建設標準提高,讓民眾有歸屬感;在吊唁廳布置鮮花,開追悼大會追憶死者的生平,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思。

2023年,《殯葬管理條例》正式列入民政部的立法工作計劃。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趙旭東認為,政府應該更多地調查,傾聽一線民眾的聲音,分析他們的訴求,“了解民眾可以妥協或者協商的空間在哪里。”

“改變觀念需要時間”,董磊明說。

    責任編輯:黃霽潔
    圖片編輯:朱偉輝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新葡京娱乐| 百家乐官网有没有绝| 做生意风水关键吗| 真人百家乐官网宣传| 太阳城网上版| 百家乐翻天腾讯视频| 网上百家乐官网有人赢过吗| 金沙娱乐城| 奥斯卡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新澳博| 威尼斯人娱乐城备用地址| 百家乐足球投注网哪个平台网址测速最好 | 百家乐博娱乐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在线作弊| 大发888注册的微博| 潘多拉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德州百家乐官网扑克牌| HG百家乐官网大转轮| 百家乐官网庄闲的概率| 爱博彩论坛| 大发888游戏平台hplsj| 广州百家乐娱乐场开户注册| 哪个百家乐技巧平台信誉好| 24山方位| 百家乐官网3式打法微笑心法| 百家乐官网赌场代理荐| 百家乐官网怎么赢博彩正网| 真人百家乐官网来博| 大家旺娱乐| 新星娱乐城| 皇冠即时走地| 明升国际娱乐 | 516棋牌游戏下载| 大发888出纳柜台 在线| 新全讯网网址g5vvv|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326369| 百家乐免费改单| 试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庄家闲| 百家乐官网稳赢秘笈| 线上百家乐官网是如何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