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視頻|王弘治:《史記》當中隱藏著這位偉大的父親
父親節到了,本期視頻,我們請上海師范大學的王弘治教授來講講《史記》里隱藏的一位偉大的父親——司馬遷自己的父親司馬談。
司馬談具有相當高的學術水平,他專門學過星象、天文,也學過易學、黃老之學,他對儒學也是非常有研究。
他對于自己兒子的人生的寄望有三點,對今人有一些借鑒的作用。
第一點,他是一個具有高蹈的理想主義精神的人,而且他是希望用這種理想主義的內容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太史公自序》當中所講的關于家族的使命感,從神話當中的重黎說起,講到他們家族一代代的相傳,司馬遷到最后都說,寫歷史好像就是我們家的一個責任。他很純粹,非常理想主義地熏陶孩子。
第二,很重要的是,這個父親他有放手讓孩子去做的精神。我們總是喜歡讓孩子做規劃,司馬談也有自己的規劃,但他的規劃更多是宏觀的,很多時候讓孩子自己放手去闖。他想編撰歷史、寫《史記》這個工作在家族當中能夠傳承,他為孩子做好一切準備。他怎么準備?很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在司馬遷20歲的時候,放手讓他去壯游天下。這是很了不起的家庭教育。
最后,很重要一點,他的理想不是完全放在自己兒子的身上,他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首先是言傳身教,他自己先去做這件了不起的事情。《史記》是從司馬談的手里開始編撰的,我們在《史記》當中看到很多“太史公曰”的內容,實際上指的并不是司馬遷,而是司馬談。比如說《刺客列傳》,秦朝的太醫夏無且看到了荊軻在秦王大殿上刺秦王,如果他(夏無且)自己跟當時的朋友講過這個事情,然后再口傳,(而后)太史公了解這個事情,歷史學家一排,司馬遷的年紀根本就合不上。這個事情完全就是司馬談記錄下來的。現在可以推斷,司馬談完成了(《史記》)其中特別是早期很大一部分的內容。所以,他不是自己完成不了或者做不了某件事情讓孩子代替自己去做,他是一個使命的傳承,自己做了很大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生命的限制,沒有辦法再前行了,他把自己的這種對于事業的不舍才交托給兒子。
司馬談作為父親,對孩子的寄托,更多的是他自己的身教。司馬遷能夠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入到《史記》的編撰工作當中去,只是家族傳承的話,可能他未必有這樣的動力,而他的父親所做的那一切,包括他為家族的使命而獻出自己的一生,這樣的感召可能是更強的精神上的遺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