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爸爸“以愛為名”長期對倆女兒毆打辱罵,法院雙“令”齊發禁止家暴
用硬物敲打、用手掐、用皮帶抽、要求自扇或互扇耳光、言語辱罵……男子林某在直接撫養女兒小敏、小霞(皆為化名)的過程中,實施了上述過激的行為與言辭。
他的理由是,為了教育、糾正女兒的失當行為,“偶有過激”是因為太在意孩子和投入太多。
日前,小敏、小霞逃出了爸爸的家,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了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長寧法院”)。6月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長寧法院獲悉,經審查,該院簽發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并向林某發送家庭教育指導令,雙“令”齊發,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單親父親威脅女兒:從家中逃走就打死你們
上海長寧法院介紹,小敏、小霞的父母多年前離異,離婚協議約定她們隨爸爸林某共同生活,媽媽按月支付撫養費。沒想到,在由爸爸直接撫養之后,小敏、小霞遭受辱罵、毆打成了“家常便飯”,即使求饒也不能奏效。有時因為沒有按時完成林某布置的作業,就被威脅“懲罰死你”“整死你”……林某還威脅小敏、小霞:不準將家暴事實告訴任何人,不準從家中逃走,否則就打死你們。
近期,僅僅因為拿錯了林某指定的物品,小敏又遭到爸爸的辱罵、毆打,小霞見狀十分害怕,便從廚房拿了一把刀逃出。小霞說,之所以拿刀是為了自衛,以防爸爸抓她回去。之后小敏也趁機逃出,兩姐妹設法聯系媽媽將二人接走后報警,并至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上海長寧法院收案后,立刻委托心理咨詢師對小敏、小霞進行了心理評估與疏導,發現她們都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后媽媽帶孩子至精神衛生中心檢查,測評結果顯示孩子目前存在重度焦慮、抑郁癥狀,需要服用藥物治療并開展心理干預。
上海長寧法院指出,《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林某以“愛”和“管教”為名,動輒打罵孩子,其行為的性質和后果都遠遠超出了父母正常管教未成年子女的限度,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已構成家庭暴力。因此,長寧法院對林某的行為予以訓誡,責令其進行深刻反省,主動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根據小敏、小霞的申請,結合本案查明的事實,上海長寧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裁定:“小敏、小霞暫時隨母親共同生活;禁止林某對小敏、小霞實施毆打、拘禁、辱罵等暴力行為;禁止林某接近小敏、小霞,包括但不限于到達住所、學校等經常出入場所;禁止林某對小敏、小霞進行任何形式的跟蹤、騷擾、恐嚇和接觸。人身安全保護令自作出之日起六個月內有效。”
目前,小敏、小霞的母親已提起訴訟,請求變更撫養關系,法院將在審理之后作出判決。
法院:對孩子愛的表現不能“豁免”家暴行為
人身安全保護令發出后,林某提出了復議申請稱,自己和女兒的沖突系近年來偶發的,而非生活的主旋律,作為父親已經做到為孩子殫精竭慮地付出,一切都是出于對孩子的愛,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發展,請求法院撤銷或變更保護令。
法院表示,對孩子愛的表現不能“豁免”其家庭暴力行為,愛孩子的動機亦不能成為撤銷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理由,當下在父女之間設置一定期限的“隔離”,系考慮到小敏、小霞均強烈表達了對林某的恐懼及現階段不愿意接觸林某的意愿,且相關診療記錄亦反映孩子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需要接受治療和干預,作出相關禁令不僅是為了避免孩子再次遭受家庭暴力,也是為了避免孩子再次受到負面刺激引發二次傷害,為孩子治愈可能存在的身心創傷提供有利條件,因此駁回林某的復議申請。
人身安全保護令在失效前可以根據小敏、小霞的申請撤銷、變更或者延長,希望林某利用該期間,進行充分的思考與反省,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真誠改變教育與溝通方法。如女兒認可林某的改變,愿意與父親接觸,可隨時申請撤銷或變更,法院將依法進行審查。
考慮到林某在教育方式上極端、過激,背離了教育的宗旨,未能依法正確履行家庭教育責任,侵害了未成年人權益。因此,在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之后,法院又向林某發送了《家庭教育指導令》,責令其在三個月內,每兩周在長寧法院“為孩子父母學校”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一次。為實現更好的指導效果,上海長寧法院和長寧區婦聯協同聯動,積極協調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專業力量,為林某定制了一份“課程表”,課程內容包括教育理念和溝通方法輔導、心理干預、法治教育等。
如林某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裁定或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導,法院將依據《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相關規定,視情節輕重,對其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官說法
本案主審法官徐莉表示,本案裁定臨時變更直接撫養人并設立父女“隔離期”,是基于本案案情的嚴重性及專業心理咨詢師的評估,讓小敏、小霞利用時間淡忘爸爸帶給她們的恐懼經歷,將是否要和爸爸見面、接觸的主動權交給姐妹倆。同時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則是希望“為孩子父母學校”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能讓林某真正學會如何正確地愛護、教育孩子,可以說短暫的不相見,正是為了之后幾十年的父女情得以延續,這也是我們對修復、挽回這段破碎父女情的努力和期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