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1913——百年前的上海旅游攻略
布城馬丁
上海在20世紀初期逐漸成為一座璀璨奪目的東方大都市,其獨特的人文地理屬性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商人及游客來此一探究竟。但一百多年前,在沒有廣播、電視、互聯網的情況下,也只能通過書籍這一相對原始的方式來傳播資訊。不過這反倒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記錄。當年,有一本一百多年前出版的中國旅游指南,其中大量的篇幅是關于上海的。
“百聞不如一見”
“One Seeing Is Worth 100 Tellings”
“上海是一座遠東的商業都市,是世界上最有趣也最國際化的地方之一。在上海有一種獨特的東西方文化交融:西方商業元素占據主流,而人口方面,東方人又是占絕大多數的。這里的街道景色豐富多彩,你能在這里看到各國人士身著各色服飾。華人當然是這里人口比例最大的民族,但這些華人居民本身就成分很復雜,他們幾乎來自中國每一個省。日本人是人口比例最大的外國人,他們穿著的服飾也是迥然不同。在虹口地區有龐大的日本人定居點,那里許多商店只買賣日本貨。在其他地方,你還能找到專門賣德國、俄國、英國、法國和美國貨的商店,甚至還有專售印度產品的地方,它們是為了迎合本國人的需要而準備的。
每一個歐洲國家在這里都有代表。甚至可以說,幾乎找不到一個國家,沒有一個人是這個國際社區的一份子。黑胡子的錫克族人,皮膚黝黑的東印度人,以及相貌陰柔的安南人讓這里的膚色五彩繽紛(注:此處描述有嚴重的種族主義傾向,但鑒于是歷史資料特予以保留。)”
---摘自《旅行中國手冊》,本文作者譯
旅游指南封面--蘇州報恩塔如今能找到的20世紀上半葉上海旅游攻略書籍品種是不少的,但1913年初版本的《中國旅行手冊(Traveler‘s Handbook for China, including Hong Kong),以下簡稱指南》應該在其中算是較早問世的。比起英文名的平實,內頁上的一行“百聞不如一見”則讓人讀來有些中國味道。這本旅游攻略雖是一本覆蓋全中國的旅游參考書,但其中有不少篇幅是講上海及周圍蘇杭地區的。
1913年的上海尚處于民國初年,外灘建筑群也未成型,特別是后來成為上海代表的國際飯店、百老匯大樓以及和平飯店北樓(沙遜大廈)的設計師們都還沒來上海淘金,因此,旅游攻略上只有建成較早的浦江飯店(Astor House)等。當時的房費最低為5美元(單人間),經通貨膨脹計算約等于今天的127美元,略貴于今天這些賓館的對外市價。
指南也配備的使領館、郵局、交通等信息,能讓我們管窺一下百年前的一些生活成本。
馬車,1小時1美元,半天3美元,全天5美元
黃包車,半小時0.2美元,半天0.8美元,全天1.4美元
...
美國中西部出身的上海通
當年從外國到中國,最容易的一個上岸地點就是上海。但1913年,飛機剛剛發明還不能商用,更不必說越洋跨國的飛行。主要的途徑還是坐海輪。旅游手冊的作者卡爾·克勞(Carl Crow)出生于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座不起眼的小鎮海蘭德(Highland)。
今天,從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圣路易斯往南,沿美國55號州際公路行駛一個多小時就能到達海蘭德,但這里僅僅是一處非建制的居民點,連地方政府也沒有。在美國的州際公路網邊,到處都是這樣被遺忘的小鎮。
密蘇里州高速公路路牌1911年,克勞以《哥倫比亞密蘇里人報》記者身份到上海工作了18個月。從此,開始了后半生與中國、與上海的不解之緣。一戰前,他先后在紐約、東京以及加利福尼亞從事新聞業,而后經營果園。美國參與一戰之后,他賣掉了果園,并再次來到上海。這一次就待了差不多20年。
在上海期間,他原先從事新聞業、廣告業,爾后開始充當政治掮客,勾兌各方利益,還曾說服山賊放走了其綁架的外國人質之類的奇聞,他也曾訪問過20世紀中國的幾大政治人物。
因為憎恨日本人,也害怕日本人,克勞于1937年淞滬戰爭前夕離開上海,但1939年又沿滇緬公路從仰光到昆明又到達西南地區的抗日大本營——重慶。最終他還是回到美國,1945年長逝于紐約曼哈頓。
他一生著述頗豐,旅游手冊之類不過是雕蟲小技,他寫了好幾本中美關系,或是介紹中國文化,在中國經商經歷的書籍。其中,他1937年出版的《面對四萬萬顧客:旅華美國人悲喜錄》——至今還可以在書店中買到,筆者購買了它的kindle版電子書——還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
慢船來中國
回到旅游手冊,在前往中國的旅行方式章節中,1913年出版的這本手冊給出了一些今天看來頗不可思議的數字。
今天的美國,每天都有去上海的航班,最長的旅行時間,加上換乘、候機時間,不會超過48小時。但一個世紀之前,當時北美西海岸只有三座城市可以坐船去中國:溫哥華、舊金山以及西雅圖。船費頗為昂貴,頭等艙需要45英鎊,而用美元支付則高達225美元(相當于今天將近5800美元);也可以選擇日本輪船公司,同等票價為28英鎊,并且能免費乘坐從橫濱到長崎的火車。但這些輪船都會停靠日本港口。整個航程為14天時間。
當然,旅游手冊也照顧了歐洲游客,如一個人想從倫敦去上海,可以搭乘火車,去北京需要11天,去上海則需要16天。當年住在美國中西部密蘇里州的小伙子克勞,是經歷了多少旅途艱險才到上海的呢?
英國每日郵報對當年一對英國夫婦乘火車到上海旅游的鐵路線路進行復原在上海玩什么?
直到今天,給來上海的朋友們出主意,到哪里去玩仍然是件傷腦筋的事情。我們不妨看看1913年的旅游指南里怎么說。
不出意外,每一個抵達上海的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外灘和外灘公園。作者形容游客第一次看到黃浦江的感受是“幾乎不覺得這是一座東方城市。”今天有常識的西方人已經很少用“Orient”這個略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詞匯來指代東方了,不過一百年前的旅游手冊里可真的是俯拾皆是。
1913年,行駛在外灘的馬車指南里介紹了外灘公園西南門內清剿太平軍的外國雇傭軍“常勝軍”的雕塑,以及公園外紀念德國入侵山東時死亡的Iltis號德國水兵的紀念碑(Iltis Monument)。不過后者早在1918年就因為德國戰敗,被一些好事分子給推倒了。后來德國人把雕塑移到了德國總會的門口,但1949年之后,作為帝國主義侵略的印記,最終灰飛煙滅了。
常勝軍紀念碑指南也提到,南京東路外灘,還有一座巴夏禮塑像(Sir Harry Parkes),旅游指南中把他的名字誤作Henry Parkes,結果當然查無此人,而實際上這位Harry Parkes正是讓中國氣得咬牙切齒的巴夏禮。他參與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英軍,并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代表英國與清廷談判,但因為跪禮問題發生爭執,最終雙方擦槍走火,直接釀成了火燒圓明園事件。巴夏禮一生的巔峰與中國有關,最終也在中國染病而亡。他的雕塑在日本占領上海期間與其他同盟國雕塑一起慘遭毒手,如今只有老照片可以回憶了。
巴夏禮雕塑老照片1913年的上海,南京路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象征。一開始,國人仍然更愿意叫它大馬路,因為南京路名字的來歷正是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不過后來因為從公共租界開始以中國各地地名命名馬路并不斷推廣,人們也慢慢接受了南京路這個名字。
書中所附1913年的南京路街景而后來的淮海路,當時還沒有改稱霞飛路,而是叫保爾·布呂納路(Ave. Paul Brunat)。保爾·布呂納原先是一個在上海很有名的法國醫生的名字,一戰之后,為了紀念功勛將領霞飛將軍,而把這里改名霞飛路。保爾·布呂納路292號有一處International Institute(字面意思是國際會所),據說也是當年來上海必去的地方。
20世紀初的淮海(中)路(時稱保爾·布呂拿路)說到老城廂,即上海縣城,指南里提到,民國初年,人們心氣很高,開始打掃街道,以煥然一新的面貌來面對世人。指南形容上海老城廂如同一座典型的中國城市,到處都是小商鋪,而最具風情的則無疑是城隍廟人工湖中間,由九曲橋通達的湖心亭茶樓(Willow Pattern Tea House)。
當年的湖心亭說到旅游,購物是跑不掉的。指南中竟然分享了幾處能淘到珍奇古玩的地方,比如一處是廣東路595號的茶樓,據說是小商販們交換貨物的地方,一處是牛莊路3號,雖然人跡鮮至,但仍充分展示了中國文化之大成。這些地址都是當年的,如今道路雖還在,恐怕是找不到了。
此外,上海境內的龍華塔,也是被點名的景點之一。它距離老城廂1.5英里,在上海境內(當時松江不屬于上海),這是絕無僅有的一座佛教塔。指南中還提到了龍華寺附近就是令人略感驚悚的龍華兵工廠(Jiangnan Arsenal,今龍華機械廠)
老照片里的龍華塔龍華兵工廠西門
AD1913的上海周邊游攻略
作為一本嚴肅的旅游指南,提供周邊游攻略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1913年的上海旅游指南中,已經有了蘇州-上海-杭州這條經典的三角路線。指南推薦了一種經濟而舒適的旅游方式——旅船(House Boat)。因為當時中國許多城市還沒有可以服務外國游客的旅店。
書中所附當年的游船線路圖一百年前,江南水鄉還大體是它過去的樣式,故而可以通過內河航行往返于蘇滬杭三地。指南中提供的滬杭蘇三角游的行程大致如此。
第一天:下午5點從上海上船,航程20小時(次日下午1點抵達杭州)
第二天:下午1點抵達杭州,休憩一番。
第三天:上午泛舟西湖,下午回到旅船睡覺。
第四天:上午,上岸看杭州街道景色。下午啟程去蘇州。
第五天:早晨抵達蘇州,游覽蘇州街景,
第六天:在船上沿河游蘇州,下午離開蘇州,次日早晨返回上海。
*建議多花一天去太湖,或者鎮江(?)無錫等地。
對于大多數初來中國的外國人,這樣六天的行程足以飽覽他們想看的,以及想不到的中國景色。只是,因為今天內河航行已經被公路鐵路取代,20個小時搖搖晃晃去杭州的經歷,已經被一小時內抵達的高鐵所取代了。
另外,指南中還有去松江鳳凰山(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提了)的周末出游攻略,周五從梵王渡(今中山公園附近)坐船抵達,周六在山中游玩,周日下午離開,周一早上返滬。現在,上海境內所有的地方幾乎都能當天往返。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天袁地訪”,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轉載,內文稍作修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