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潤發變革:重新回到低價路線
大潤發全年虧損16.05億元,但也不算虧損最多的零售企業。
作者:張葉萍
5月21日晚間,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 ( 06808.HK ) 發布截至3月31日的2024財年業績報告(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對齊阿里巴巴財年周期)。
財報顯示,大潤發在上個財年收入為725.67億元人民幣,線上B2C訂單增長4.8%,年內虧損16.68億元。虧損來自負現金流門店、關閉門店、擬關閉門店的使用權資產、固定資產減值、商譽減值等原因。
大潤發的虧損率大概在2.3%,這個數值在行業內其實不算最高。2023年,步步高公布的財報虧損率超過50%;永輝2023年財報虧損率略高大潤發為2.5%。其實,在目前整個零售超市、大賣場行業,絕大多數的企業都面臨這虧損的狀態,大潤發的虧損屬于意料之中的必然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有各家的虧損原因。每種原因背后,則會看到各家的不同未來。是繼續虧損,或止虧平衡。
01
從財報中可以看到,目前高鑫零售旗下的業態僅存有大潤發、中潤發、M會員店。也就是大賣場、中型超市、會員店的三種業務。
本次年報,不是高鑫零售發布財報中的第一次虧損情況,高鑫零售的財報首次顯示虧損始于2022財年。具體來說,發生在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的財年,高鑫零售錄得凈虧損約7.5億元至9.5億元,這是其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甚至可以理解為1997年大潤發正式進入大陸市場之后的首次虧損。此后,這一虧損狀況在2023財年中期以及本次財年繼續。
大潤發的階段性虧損,貌似也吻合了永輝的三年連虧。而這似乎也與大賣場和超市等零售大業態現狀普遍都有衰退跡象,或是遏制不住的閉店潮有關。2020年之前,中國本土企業在收購家樂福、樂購、麥德龍等國際賣場,一度被視為中國零售產業進入到整體改造的上升期。
如今看來,數字化改造浪潮沒有給實體零售帶來本質改變。加上零售多渠道的持續涌現,即在電商、即時零售、社區團購、線下品類折扣連鎖,以及大量地方個體小超市的擠壓之下,大賣場和超市這類零售大業態,更有防守不住的下滑收縮態勢。
同時,這里面還有更為麻煩的一點,對比上述創新業態,以及天然在做全國生意的線上零售平臺,大賣場和超市的大業態,出現了成本下不來的困境。哪怕通過殘酷的裁員縮編,大賣場和全國性連鎖超市,依然是零售各類業態當中,人效坪效偏低,成本偏高的倒掛型業態。
對于消費者最直觀的現象,則是非周末時間,或是非高峰的白天時間,很多大賣場幾乎一個顧客都沒有。對于行業來說,也就是每月每季都會看出零售業閉店、撤出、財報虧損等消息。
大潤發不是不想變,阿里巴巴也不是不想改變大潤發。外界看到的是,自從牽手阿里,共同布局數字零售創新開始,大潤發在技術層面以及供應鏈資源,一直求變。可惜的是,大潤發的采購價格,貌似還沒有以前有競爭力;大潤發上??偛康臋嗔?,削弱了各大分區根據本地市場特性的自主決策權;大潤發依托淘寶APP的淘鮮達,大力推行線上業績比例的同時,賣場業績好像并沒有雨露均沾的得到實惠。
更為特別的是,這種下滑態勢還集中在阿里控股大潤發的“下半場”。2017年入股大潤發至今,前三年的大潤發還在上升期。2020年開始至今的“下半場”,尤其是當年大潤發完成領導層更替交接之后,財報就直接了當的在告訴外界,大潤發到了難以遏制的下滑期。
2020年,阿里入股大潤發的“上半場”,高鑫零售市值超過1000億港元,位列中國超市百強榜首,年銷售額破千億,阿里帶來了大潤發革新,這句話在當時有過一定范圍的傳播。
但是,6年多時間過去,阿里和大潤發并沒有創造持久的新零售“傳奇故事”,仿佛兩者的強強聯手只是曇花一現,大潤發不僅市值銳減,同時也密集閉店;隨之而來的還有阿里在新任董事長蔡崇信的表態當中,公開表達了放下實體零售資產的決心,很快還出現了大潤發打包盒馬出售給華潤或中糧的傳聞。
02
過去一年,零售業面臨的線上線下的競爭更加激烈,高鑫零售在關閉部分虧損門店同時,但也沒有停止開店。報告期內,高鑫零售關閉20家大賣場,其中4家位于華東的門店將被改造成會員店,其余16家關閉門店;新開6家大潤發(大賣場),14家大潤發Super(中型超市)及3家M會員商店。
財年之內,大潤發累計會員總數近24萬,已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并在全國212個城市(包含各類行政級別)開出了507家門店。
3月26日,林小海卸任高鑫零售CEO。林小海任職期間,曾對大潤發的業態進行了創新和調整,推出了大潤發Super、M會員商店,以及重新包裝過小潤發等多樣化的店型。
公開數據顯示,主打小型化、社區化、便利化小潤發,或者干脆理解為縮小版的大潤發,巔峰時門店有103家。如今,因為關店潮而消失在了公司財報里。而另外2種店型,也遠遠沒有達到林小海曾經預期的展店規模。仿佛舉起一塊千斤石,往水里投擲,卻沒有激起更多的水花,這一條創新變革之路,大潤發過去4年走的十分艱難。
如今,高鑫零售CEO換成沈輝,一位曾在高鑫零售子公司的歐尚任職,中間離開過的職業經理人。目前外界可知的有關大潤發的戰略規劃僅有財報中的寥寥幾句:“回到大潤發建立的初心和立根之本,重塑價格心智,將越來越多的優質商品,以越來越低的價格,銷售給越來越多的顧客。”
這是一個不缺戰略調整和概念創新的年代,也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常會走樣的行業階段。
就像現在普遍陷入經營下滑、業績虧損的企業,哪個不是歷經各類戰略重構和模式改造?當然,過去幾年,除了河南胖東來和山東家家悅等少數企業,行業內都在普遍虧損。不同的是,虧損情況有些各不相同。有些零售企業,反而是在上一輪執著轉型當中,由于過去的新業務投資,帶來利潤率的大幅度虧損。
大潤發的當前虧損,可能最需要避免的是,不要讓下個財年的虧損超過今年。畢竟,大潤發早期租賃的一半以上門店,在未來的3-5年,陸續到了20年租約期滿的階段,除了業務自然收縮外,還需及時采取措施以遏制利潤率下滑的趨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