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此城市 | 從城隍廟看中國城市生活的神圣與世俗
“城隍”是人格化的中國城市守護者,最早是老百姓對于城墻與壕溝的樸素信仰,明代以后才被官方納入體系。城隍廟從此成為官方祭祀系統中的一環,承載著地方治理與道德教化的重任。
上海城隍廟,當屬現今全國最出名的城隍廟之一,是來滬旅客必游之地。曾做過上海城隍廟歷史研究的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郁喆雋指出,上海城隍廟在當時是縣級城隍廟,其地位不比蘇州府與松江府,這與古時城隍廟與城市行政級別的對應安排有關。
他還研究過一度興盛的“城隍廟三巡會”,并認為與上海給人的商業、經濟、工業、中西交通等標簽印象不同,上海有極豐富的本土信仰儀式,神圣和世俗非常緊密地結合于此,這在全世界的大都會中都是罕見的。三巡會折射出曾經上海城市管理中的政府部門角色,社會的自我組織和競爭,乃至信仰生活的經濟和社會史維度等等,對城市的集體記憶至關重要。
上海城隍舉行傳統城隍華誕慶典活動?視覺中國
潛心道教研究的哲學博士祝逸雯談道,“如今在上海城隍廟,許多長輩替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兒孫們祈福,地址都是用外語書寫上去的,‘文化小傳統’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活力。”她認為上海城隍廟不僅是宗教活動場所,更是上海城市發展與變遷的見證者。城隍信仰,以獨特的方式與中國城市的世情生活深刻互動,展現了其作為公共空間的多元價值。
當城隍廟成為文旅與城市更新重地,當“城隍”與“道”不再作為普遍信仰,當年輕人突然又興起“求神拜仙”,這背后有著怎樣的社會與個體心態?
本期節目,如此城市從城隍廟看中國城市生活的神圣與世俗。
09:20 城隍的誕生與體制化的宗教關系不大,是自發的民間信仰
13:42 城隍被制度化、體系化,關鍵節點在明朝洪武年間
23:28 清末民初,城隍廟與世俗工商業社會的互動加強
42:10 中西方游神文化、圣人體系對比
50:54 本土宗教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55:55 “祛魅”、“佛系”:網絡熱詞成為時代精神指示器
——有“縣級城隍”“局級城隍”,中國社會統治是“陰陽表里”
如此城市:中國很多城市都有廟街。早期的文旅改造中,這些地方也首當其沖被改造成仿古建筑旅游街,售賣小吃和地方特產。上海城隍廟區域也有一種類似的感覺。作為上海人,你們對于城隍廟最初的記憶是怎樣的?城隍是什么?
祝逸雯:作為“ 80 后”,對小時候的我來說,城隍廟就是吃喝玩樂的地方。那時城隍廟還沒有完全作為宗教活動場所開放。對于它宗教的一面,我完全沒有什么印象。1995年,城隍廟恢復開放的那一天,我買了票進去過的。
見神拜神,見佛拜佛,是上海的傳統。直到研究道教之后,才把它看作宗教活動場所,去了解它的歷史、文化、屬性等。
上海城隍廟燈會?視覺中國
“城”是城墻,“隍”是水溝。當城墻和護城河人格化后,把對地方有貢獻的人封為城隍,城隍神就誕生了。因此它和體制化宗教的關系都不大,是自然發生的民間信仰,逐步得到了官方的認可。上海城隍秦裕伯,是元末明初的上海本地人,洪武年間被封為城隍神。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請他出山,他說:“我受過元朝的俸祿,再來做明朝的官不太合適。”而且當時他的母親在病中,就婉拒了朱元璋。他去世之后,才把他封為上海的城隍。
但上海城隍廟第一個大殿里供奉的是金山神,霍光。金山靠海,受上海的地勢條件所限,海水會倒灌進來,淹沒農田,霍光是當地的保護神。明朝永樂年間,借了金山神的行宮作為秦裕伯的城隍廟,出于對霍光的尊重,依然把他保留在正殿。
秦裕伯?上海城隍廟
郁喆雋:如果大家對上海不熟悉,會誤解城隍廟僅是宗教活動場所。現在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是狹義的城隍廟,但廣義的城隍廟覆蓋了廟宇周邊的豫園景區、九曲橋、湖心亭等區域。1980年代的城隍廟也沒有現在這么強的商業氛圍。打開地圖,人民路一圈呈現出土豆狀,也就是上海老城,原來講“老城墻”可能就是指這一片。城隍廟所在區因廟而命名為“邑廟區”,也就是土豆形狀里北面全部地區。我們無法確定是廟在先還是市在先。在江南市政史的研究中,很多觀點認為“因廟興市”。由于寺廟香火旺盛,帶動人流量增長,久而久之形成商鋪。好像我們這一代人跟廟的連接沒有那么強烈,做研究之后反而激發起我的身份感和鄉土情懷。
1952年上海市行政區劃圖
上海城隍,除了霍光和秦裕伯,還有(清朝將領)陳化成。一個廟里有三個城隍神在全國也是很少見的。
城隍信仰出于自然保衛的目的,有觀點認為印度在城墻的角落里供奉城隍,發揮軍事防御功能。城隍的形象是不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也有很多討論。但城隍被制度化、體系化的關鍵節點是明朝洪武年間。洪武元年和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國家祭祀制度改革中,把城隍的官員制度固定下來,與明代的官僚體系形成對應。
如此城市:城隍廟的一些對聯體現出中國人對神圣與世俗的理解,如:“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盡必昌;作惡不滅,祖宗有余德,德盡必滅”,“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刻薄成家難免子孫浪費,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貞”,門口掛著一個算盤,寫著“不由人算”。城隍管理范圍極寬,而且與人們對城市保護神的理解不同,有極強的懲罰性。
?圖源網絡
祝逸雯:城隍與地方官是平級的,他們也會有“陰間”的升堂。有了官方的身份,所以有懲罰的作用。很早以前,城隍還有祈雨等涉及地方事務的功能。有很多公約立在城隍廟,因為它是地方公正的代表,作為公共空間去發揮功效。
郁喆雋:專業研究里有一個概念——“陰陽表里”。解放前的政權是皇權不下縣,縣官是中央權力的末梢。但江南市政里一個縣管轄著幾十萬人,只有縣令、師爺和幾位小吏,管理難度很大。所謂“陰陽表里”,即相對于國家政府的行政機構外,還有一套“陰官”。神明與上海縣令或知府互相配合,才能做好治理。這里也涉及更私人化的原因,人死后要去報廟,城隍給人生前的功過做結算,以此決定他死后的去向。因此城隍在倫理教化上發揮了很大作用。
——上海三巡會,神圣與世俗如何交織于城市
如此城市:想到上海,人們會想到許多世俗化的標簽,包括商業、經濟、交通、貿易等,上海城隍廟是怎么跟越來越世俗的工商業社會與城市生活互動的?
郁喆雋:清末民初,上海城隍廟在今天的黃浦區,更早叫邑廟區。明定制后,政府支出預算維修廟宇。其發展中最大的轉折點是清王朝覆滅、民國建立。受到西方科學思潮的影響,城隍廟被視為封建迷信,因此政府取消了城隍廟的財政預算,使其進入嚴峻的轉折期。上海鄉紳、商人、工會紛紛出錢幫助修繕城隍。根據《申報》或上海檔案館的資料顯示,城隍廟內很多公共的基礎設施都由上海商團資助。雖然現在上海城隍廟隸屬于上海市道教協會,但歷史上有段時間是城市公共財產,就無可避免地與商人、商業產生聯系。
歷史上的城隍廟大殿影像?上海城隍廟公眾號
祝逸雯:郁老師也講到“因廟興市”,城隍廟帶動了周邊商業的發展,地方士紳跟城隍廟的關系會更接近一些,他們也會回饋城隍廟。城隍廟當下的活動很注重與周邊社區的連接,包括成立一些慈善基金會,組織大學生去慰問老年人,城隍和城市的聯系就在這里體現出來。但隨著城區改造,老城鄉的居民已經搬空了,與周邊居民的連接也成為了歷史。
如此城市:近年來,“附近”一詞盛行,城隍地區如城隍廟、豫園等地標構成的“附近”空間,曾是游神活動的舞臺。這些活動承載著宗教意義,承擔起社區團結和文化傳承的責任。但隨著時代變遷,形式和意義也在發生變化,娛樂和城市慶典屬性增強。在日本和歐洲,類似活動仍然存在;中國一些古鎮嘗試復興與融合傳統游神活動,但多服務于旅游業,社群與社區自己的活動比較少。
五一期間的城隍廟?上海城隍廟公眾號
郁喆雋:逢年過節祭拜城隍的一定是周邊社區的居民,他們和城隍有許多情感乃至實際利益的聯系。隨著城市化發展,城市擴大和改造,老城區的人口結構發生變化。草根社區的分崩離析,使得社區性信仰在快速城市化、現代化過程中,受到了很大沖擊。
上海,一個常被外界貼上商業化與世俗化標簽的城市,卻在其繁華的表象下隱藏著一種超越與神圣的力量。我曾經就此寫過一本書《神明與市民》,是關于清末民初在上海持續進行的一項獨特活動——“三巡會”。“三巡會”是每年在清明節、中元節和農歷十月初一這三天舉行的盛大出巡活動,以城隍爺及其夫人的出巡為核心。在出巡過程中,居民和商鋪紛紛設供桌祈福。出巡路線在城內穿行,吸引了來自不同階層的人們參與。
民國時期城隍出巡場景?上海城隍廟公眾號
歐洲朋友告訴我,他們認為三巡會和天主教的游行(Procession)是可類比的。但是它們的神圣和世俗之間存在強烈的二元對立,顯然沒有三巡會這么“歡樂”。除了城隍廟,周邊還有眾多小廟,如火神廟、藥王廟等,它們與現代社會功能無縫銜接,如火神廟演變成消防隊駐地。廟宇中的戲曲表演,與古希臘戲劇的初衷相似,都是為了酬謝神明。如今,在上海的許多地區,請戲班子表演時,首排座位仍為空置,是留給神明觀看的位置。
AI還原中世紀歐洲宗教劇游行?烏鎮戲劇節
祝逸雯:我聽陜西的神父說,當地人也會抬著圣母瑪利亞的雕像進行巡游。有趣的是,在美國的某些地區,也有圣母瑪利亞的巡游活動。據報道,這一傳統是受到當地福建華人的影響。
郁喆雋:中國嶺南潮汕地區的媽祖崇拜同樣有趣。城隍是陰間的地方官,負責屬地管理;而媽祖則是漁民航海的守護神。晚清時,官員們出海前會參拜媽祖廟以求平安。中國信仰中,皇權試圖壟斷信仰并給神祇定品級,但百姓的需求不斷推動信仰發展,形成了一種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博弈關系。
2024年2月19日,福州,長樂區厚福村舉行傳統游神民俗活動 ?視覺中國
考城隍?《聊齋志異圖詠》
——中國人精神生活觀察:祛魅還是復魅?
如此城市:雖說近代以來的受過教育的中國人多數是無神論者,但是本土宗教還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中國古典奇幻小說中,我們會看到強烈的修煉成神的欲望,而中國人的神圣跟世俗往往是混為一談的,凡人與妖孽對神仙生活的向往,往往是青春永駐或者物質生活的優渥豐盈,說是天上人間也不為過,成仙是對世俗的極致迷戀。
郁喆雋:在青浦的田野調查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老齡化且人口稀少的村莊里,每戶小房子都插著國旗。問及原因,村民解釋因村北在建高鐵,擔心工程驚擾土地神靈,影響村莊平安,故用國旗(紅布)來驅邪除祟。我們沒辦法確定這種信仰是不是“道”,但確實跟印象里的宗教信仰大相徑庭。以西方人類學的視野來看,道教存在大傳統和小傳統。所謂小傳統,如戲劇、口傳故事等,往往比大傳統更穩定、鮮活。它們因實用性和有效性在民間廣泛流傳,為民眾提供精神寄托。大傳統與小傳統有時分離,有時互動,共同構成了道教文化的多元現狀。我們的田野研究更多地看到小傳統,其鮮活、有生命力,展現出道教文化的歷久彌新。
祝逸雯:“動土”的概念,其歷史可追溯至道教形成之前,《論衡》即有記載。然而,道教在發展過程中,針對這些問題,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以“道”為核心的解決方式,即通過一系列道教儀式來尋求解決方法。道教在形成過程中,廣泛吸納了更早、且范圍更廣的哲學思想,從而構建其獨特的道德觀和宇宙觀。在理論的基礎上,道教發展出了眾多實踐方法,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當代社會,仍有許多人選擇用這些方法解決問題。盡管在部分人眼中,“術”相較于“道”似乎顯得較為基礎或初級,但我認為,“術”是很多人接觸并了解道教的起點。通過學習和實踐這些“術”,他們逐漸深入,最終接觸到更為核心的思想和觀念。
在現實生活中,宗教組織也面臨著如何自給自足的問題。一些組織可能通過上層路線,與宮廷貴族或富裕階層建立聯系,以獲取他們的贊助。更多的宗教組織走基層路線,會選擇通過為信眾提供服務來獲取收入,比如進行宗教儀式、提供宗教咨詢等。這些服務是此類組織賴以生存的基礎。從社會垂直分層的角度來看,宗教無疑是跨越多個階層的廣泛領域。
如此城市:如今互聯網上流行“淡人”的說法,這可能就與“道”的狀態接近,對于什么都淡淡的。雖然“祛魅”這類學術詞匯今天逐漸變得生活化,而我們似乎看到年輕人的一種“復魅”,他們試圖用“道”中的“術”的方式理解生活,如八字、算命,甚至星座、占卜等等。
大年初一,北京雍和宮舉辦一年一度的搶頭香沖刺跑大賽,參賽選手高達7、8萬? 鳳凰生活報告
郁喆雋:從學術角度來看,"祛魅"一詞源自馬克思·韋伯,原指宗教改革中巫術成分的消退,特指圣餐中神圣性的喪失。然而,"祛魅"在當今社會的流行,已經遠遠超出了其原有的宗教含義,更多地被賦予了時代性解讀。它象征著在科技高度發達、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人們對于神圣性、超越性的質疑和消解。
圣餐(The Lord's Supper或Holy Communion),亦譯"神交圣禮"。基督教的主要儀式之一,也是一種特殊的崇拜儀典。 ?《圣餐的勝利》
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看,“祛魅”、"淡人"等網絡熱詞的流行,是集體時代精神的指示器,不僅記錄了社會變遷的軌跡,更揭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焦慮與不安。它們的社交屬性使得人們在使用時容易產生共鳴,但同時它也像通配符,容易讓我們忽略詞語背后真正的問題。
一種理解源自尼采等思想家,他們提出“背后世界論者”的概念,即盡管科學揭示了世界的規律性,但人仍傾向于追求超越科學解釋、富有魅力的未知。人們渴望世界充滿意義,而非僅由概率和隨機性構成。這種神圣與魅力,是人性深層的追求。另一種解釋則強調時代性和語境性,如“佛系”和“淡人”等詞匯的流行,反映了特定時期的文化現象和集體心態。
馬克斯·韋伯說,“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當不安定感增強時,人們要建立起自己的意義體系。而且算命、星盤等有很強的社交屬性,滿足了大家對于陪伴和尋找同類的剛需。
——制作團隊
澎湃新聞·研究所·試說新語工作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