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征信白戶這些行為可能涉犯罪,警惕貸款中介陷阱
“征信良好、不限戶籍,快速申領信用卡,高薪報酬,有需要的速度聯系。”
這是一些中介在招攬“白戶”時打出的話術,他們通過懸賞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的報酬,非常順利地招募到了眾多“白戶”。這些中介在招募“白戶”時,會明確告訴他們所要實施的行為及相關流程,并表示這將影響到他們的征信,這是他們要付出的代價。
盡管如此,為何還是有許多人趨之若鶩地報名,甘奉上自己的身份信息給中介呢?北京市信之源律師事務所刑事一部主任李博天律師為您以案釋法,提醒您在生活中需要警惕貸款中介的這四大陷阱。
一、200萬的房子估價500萬騙貸
44歲的李某在老家務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妻子也跟他鬧起了離婚。當時妻子通過一個中介得知,只要他們夫妻配合到上海“辦點事”,就能拿到50萬元報酬。
就這樣,李某和妻子帶著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一起來到上海。隨后,他們便和中介一起到浦東新區的一家銀行辦理貸款,工作人員拿出一張已經填好的貸款業務申請表,讓二人簽字就行。
李某不知道的是,與此同時還有20余對夫妻也在青浦區購買了房產。這些人除了大多家境困難外,還有一個共同點——信用狀況良好,也就是所謂的“征信白戶”。
簡單點來說,中介通過多種渠道,招攬外地急需用錢、信用狀況良好的“白戶”來滬購房。同時虛增待售房屋實際價格,騙取銀行高額貸款,借機獲利。
舉個例子,有一套房東掛牌價223萬元的房子,中介想辦法把評估價做到522萬元,然后從銀行貸走339萬元。扣掉給房東的錢,116萬元差價就是中介團伙的違法所得。
在做高房價時,中介不僅需要說服房東在前期配合做出已付清首付的假象,還要搞定第三方評估機構,讓他們給出遠高于市場價的評估價格。此外還要想辦法幫助“白戶”拿到購房資格,應對銀行、房地產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可能的詢問等。
除此之外,中介在騙取房貸的案件中,為了能把“白戶”的價值徹底榨干,他們也會順便帶領“白戶”去辦理幾張信用卡,然后將信用卡套現。有些“白戶”除了房貸,還在不知不覺間欠下幾十萬元的信用卡賬單。
2019年到2022年,以寧某中介為首的犯罪團伙招募了大量“白戶”到上海,騙取多家銀行房貸和信用卡等超6000萬元,目前本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二、白戶們為何不怕上征信黑名單
從該案件不難看出,這些“白戶”是實施犯罪行為的關鍵。那么,他們都是什么身份?為什么愿意配合中介等人的行為呢?
在人們的印象中,“白戶”可能多是一些偏遠農村地區的老人,被人冒用了身份信息。但實際上,想要從銀行獲取貸款,老人的年齡會是一個很大的阻礙。因此,大部分“白戶”其實是急需用錢的年輕人和中年人。一些不法中介就是看上了他們急需用錢的心理,才借機拋出“高報酬”的誘餌,引誘“白戶”上鉤。
三、這些行為很可能已經構成貸款詐騙罪
具體到中介騙取房貸的這起案件中,“白戶”即使不知道所購買房屋的實際價格,但肯定知道自己該還但還不起貸款,也知道申報材料上自己的工作地址、收入情況都是編造的,作為成年人,面對這么多虛假信息卻依舊愿意配合,是不能用自己主觀上不知情來抗辯脫罪的。因此,不只是“白戶”,還有明知有異常,依舊配合的房東也同樣涉嫌犯罪。
刑法第193條規定: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根據相關司法解釋,騙取貸款100萬元以上,即屬于“數額特別巨大”。
四、警惕防范貸款中介這四大陷阱
一旦走入他們的獲利圈套,很可能要坐牢,這是中介們絕對不會告訴“白戶”的秘密。
陷阱一:假冒銀行名義發布貸款廣告
非法中介會假借“xx銀行”“xx銀行貸款中心”等名義發布貸款廣告信息,或者會向消費者推送貸款額度,聲稱“在銀行內部有關系”“可走內部流程辦貸款”等,誘騙消費者通過其辦理貸款,向其繳納一定的中介服務費即可輕松放貸。
事實上,此類中介機構與銀行并無關聯,是為誘騙借款人進行的虛假宣傳。正規的金融機構,都有嚴格的貸款審核流程,并不是內部人員就能左右的,借款人不辨真假、信以為真,只會白白被騙高額的服務費。
陷阱二:虛假承諾
非法中介常以“低價手續費”“百分百獲得貸款”等幌子吸引消費者。在借款人從銀行獲得貸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種名義要求借款人將貸款資金打入指定賬戶“走賬”,偽造“流水”,借款人一旦進行轉賬操作,這筆資金大多以“服務費用”等名義被截留,借款人很難要回資金,面臨維權困難。
有的承諾事先收取中介費、包裝費,收錢之后直接拉黑跑路。有的“黑中介”承諾向正規銀行貸款,實際是高息網貸,受害人付給中介手續費外,還要承擔高額利息。事實上,正規的金融機構在放款前不會以各種名目收取費用。
陷阱三:提供名不副實的中介服務
非法中介往往瞄準對貸款業務、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問題的消費者群體下手,提供所謂的“優惠貸款”“迅速放款”服務,從中抽取極高的費用。
事實上,消費者完全可以通過銀行等正規機構官方渠道自行辦理貸款業務。有些不法中介甚至會不顧消費者償還能力,慫恿消費者從各類網絡借款平臺申請貸款,有的貸款產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騙取一筆高額費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斂財而不是提供服務。
陷阱四:偽造包裝騙取貸款
一些中介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將客戶本身信用度進行所謂的包裝和提升,以此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后從中賺取差價。客戶最終拿到手只是部分款項,卻欠了銀行巨額貸款。即便少數人通過包裝貸款成功,也改變不了騙貸的本質。一經查出,不僅會被列入銀行黑名單、收回貸款,還有可能與貸款中介一起觸犯刑法。
信之源律師提醒您:
金融是受到國家高度監管的行業,企圖通過從事貸款中介謀取高額利益的,最終必然會受到應有的處罰。
在辦理貸款時,消費者應提供真實有效的個人信息和資料,不得偽造或隱瞞重要信息;應選擇正規金融機構,通過官方渠道了解貸款政策和流程;不應盲目追求高額度或低利率,避免被不法中介所蒙蔽。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保持警惕、理性選擇、誠信守法,才能確保貸款活動的安全、合規和有效,一旦發現有中介機構或個人利用貸款進行欺詐或違法活動,應立即向相關部門舉報,維護自身權益和公共利益。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