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一度|亓祥宇奧運資格賽摘銀,霹靂舞如何在中國刮起旋風
火熱上演的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為賽事的四個比賽項目之一,霹靂舞(Breaking)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5月19日晚的霹靂舞男子組決賽中,中國選手亓祥宇,經過三回合的比拼,1-2惜敗于荷蘭選手LEE,獲得銀牌。
中國選手亓祥宇(左)獲得奧運會資格系列賽霹靂舞銀牌。
從最初的海外舶來文化,到在小眾人群中慢慢扎根再到如今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國內,霹靂舞已經擁有了龐大的愛好者群體。
借由登上巴黎奧運會舞臺的東風,這個舞種的普及度又一次迎來飛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熱門程度仍然在不斷上升。
“街舞以前屬于地下文化,而現在有了體育的加持,已經變得更加的商業化和市場化。”接受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記者專訪時,從事街舞推廣近20年的石頭坦言。
亓祥宇在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的比賽中。
小眾文化,漸漸萌芽
回憶自己在1998年最初接觸霹靂舞的經歷,石頭說那是一次偶然的邂逅——和朋友們一起去大學多功能舞廳時,他看到了有人在做霹靂舞中的地板動作,結果就“一見鐘情”。“就覺得超級酷超級帥,問這到底是什么東西,后來和那個人交了朋友之后,才知道那就是Breaking(霹靂舞)。”
從那之后,霹靂舞就成為了石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最開始的跳舞,到后來在2005年成立了街舞廠牌CASTER,石頭已經在街舞的陪伴下度過了20多年。
街舞推廣者石頭
類似的經歷,也發生在當初一起和他創立CASTER的舞者Danny(汪珅炅)身上。最開始,Danny也是因為偶然看到別人跳霹靂舞而產生了興趣,并逐漸沉迷其中。
和石頭專注于街舞的市場推廣工作不同,Danny一直活躍在跳舞和教學的第一線,還曾擔任過2018青奧會霹靂舞項目的中國隊主教練。早早就在國內霹靂舞圈成名的他,堪稱中國霹靂舞的“大神”級人物,被圈內稱為“中國霹靂舞第一人”。
早在2005年,他就在荷蘭拿下了中國第一個國際霹靂舞賽事的冠軍。回想當初那時國內的霹靂舞環境,他直言與今日大不相同。
汪珅炅
最大的不一樣,就是學習渠道上的困難。彼時網絡沒有那么發達,不像今天這樣可以方便地獲取各種視頻資料,舞者基本只能通過到處去淘錄像帶、DVD,觀看海外舞者的表演來學習模仿。
用石頭的話來說,“也不知道國外有什么人,也接觸不到他們,只能拉著四五個朋友天天看錄像,自己去琢磨。”
在那個街舞還屬于“小眾文化”的年代,對街舞的推廣很多時候只能依靠“人傳人”。比如石頭和伙伴們在商業演出之外,就曾去到公共場所跳舞宣傳,向路人發傳單,或是去大學里做街舞社團,等等。
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霹靂舞的土壤也逐漸得到了培養,“慢慢地,開始有人來跟我們學習跳舞,開始有人慕名而來。”
國家隊選手鄭子妍在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的比賽中。
突破偏見的包圍
霹靂舞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由多種舞蹈和藝術形式演變而來,存在于聚會俱樂部和街頭社區中,對歐美的年輕人群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而在進入中國之后,霹靂舞也經歷了從非主流到走進主流的過程。在傳播初期,對于這個項目的偏見也并不少見。
一方面,受到海外霹靂舞文化的影響,霹靂舞舞者往往在外表上比較特立獨行,在20多年前,難免會受到人群的側目。“黃頭發、大褲子、戴耳環……當時出去發傳單、在路上跳舞,人家以為你就是混混。”石頭回憶道。
而對霹靂舞有興趣的年輕人,也曾遭遇家人的反對。“以前我爸媽和很多親戚,都會覺得街舞就是吃青春飯,而且有一種地痞小混混的感覺,覺得跳街舞是不務正業。”霹靂舞舞者龍浩天就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
但好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各種興趣愛好有了更高的寬容度和接受度,在圈內人的不懈努力下,霹靂舞的群眾基礎一直都在得到增強。
霹靂舞國家隊隊員此前亮相天津體院。
同時在石頭看來,國內霹靂舞在社會推廣的過程中,得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助推。
一個是幾年前街舞綜藝節目的播出和走紅,“通過節目把街舞的元素和我們這批人推到了大眾的面前,讓大家知道了有街舞舞者這樣一個說法。”而霹靂舞被列入巴黎奧運會比賽項目,則是更加重大的利好。
“綜藝節目給了霹靂舞傳播的寬度,入奧則給了我們高度。霹靂舞因此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老百姓也看到了這個項目的發展前景,這無疑有助于行業的發展和傳播。”
街舞文化,永遠年輕
回想當初剛剛組建CASTER的時候,石頭坦言當時知道霹靂舞的人群相當有限,因此街舞機構也屈指可數,當時上海類似的街舞機構也就是“一兩家、兩三家”。
而如今,在經歷了近年的迅猛發展之后,霹靂舞早已走進了普羅大眾之中,許多人都對這個舞種不再陌生。“現在上海的街舞機構大概已經有了幾百家。”在石頭看來,對于年輕人的天然吸引力,是霹靂舞未來能夠繼續火熱的一個重要原因。
“街舞永遠是屬于年輕人的文化,雖然我們作為從業者已經‘老’了,但街舞的愛好者和擁護者,永遠是年輕人占多數。”
“包括現在國內的少兒霹靂舞也發展得非常好,不夸張地說,現在整個中國舞蹈產業當中,少兒街舞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甚至可能是最高的。”
國家隊隊員給天津體院的學生做示范表演。
在石頭看來,如今的中國街舞無論在服裝外形,還是在音樂選擇上,都保持著與時俱進,“無論是做藝術還是做體育,與時俱進都是非常重要的,永遠都需要創新。”
也正是因為有不斷的自我更新和造血,霹靂舞也得以依靠自己的“炫酷”吸引著一輩又一輩的青少年群體。“包括現在的街舞從業者,比如街舞老師等,受教育水平和素質也比當年要高了很多,一切都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石頭坦言。
在和澎湃新聞記者的交流中,石頭提起了自己的一個學生——當年這位學生學跳舞時,他的父母還曾因為“老師是黃頭發”而不太支持。如今許多年過去,這位學生已經開始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跳舞。
“霹靂舞以前屬于地下文化,而現在有了體育的加持,已經變得更加的商業化和市場化。經過這一路的發展,也創造了很多就業崗位,現在舞者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舞蹈事業賺錢謀生,還有機會拿金牌。”在走進大眾之后,霹靂舞的未來,還將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