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年沒了375億,“玻尿酸女王”趙燕財富密碼失靈
雷達財經出品 文|莫恩盟 編|深海
身為華熙生物的幕后掌舵者,屬于“玻尿酸女王”趙燕的財富神話劇情正遭到改寫。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最新一期《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趙燕以275億元的財富位列第900名。不過,相較2021年的榜單數據,趙燕的財富在三年內縮水了375億元,排名也隨之下滑了660個位次。
趙燕財富大縮水,與華熙生物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有著密切的關系。最近三年時間里,華熙生物的股價累計下跌67.55%,市值更是蒸發了625億元。
事實上,華熙生物只是趙燕一手建造起的華熙商業帝國下的其中一塊拼圖。早在1989年,趙燕便創立了華熙集團。經過多年的發展,華熙生物已成為玻尿酸行業的頭部玩家。除了健康美麗產業,華熙集團旗下還擁有文化體育產業。目前,華熙集團的總資產逾1000億元。
盡管華熙生物目前已是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但其去年交出的答卷并不算亮眼。財報顯示,去年華熙生物的營收及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跌幅分別為4.45%、38.97%。
其中,目前在華熙生物各板塊中擔任營收支柱角色的功能性護膚品,拖累了公司整體的業績表現。去年,該板塊的營收同比減少18.45%,且其毛利率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同比減少4.44個百分點。
華熙生物三年沒了625億
在不久前出爐的《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中,趙燕以275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第900名的位次。趙燕之所以可以積攢起巨額的財富,離不開其一手打造的華熙商業帝國,而華熙生物便是趙燕龐大商業帝國下頗為重要的一塊拼圖。
據華熙生物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年末,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華熙生物58.86%的股份。憑借較高的持股比例,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成為了華熙生物的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是華熙生物的控股股東,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還持有其它上市公司的股份。比如,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第一創業2.1億股股票。
而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背后的大佬,正是趙燕本人。趙燕不僅是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還通過層層股權架構控制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并直接持有華熙生物0.02%的股份。
換言之,趙燕是華熙生物的實際控制人。此外,趙燕目前還在華熙生物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去年,趙燕從華熙生物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202.49萬元。
雖然趙燕如今仍是身家百億的超級富豪,但其財富相較此前卻出現了大幅的縮水。時間回撥至2021年,彼時趙燕以650億元的財富位列當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第240名的高位。
但隨后到來的2022年,趙燕的財富便縮水至480億元,排名也下滑149個位次。2023年,趙燕的財富再度減少20億元降至460億元。到了今年,趙燕的財富不僅沒能止住持續縮水的步伐,反而下跌得更為厲害。
與2021年的高光時刻相比,趙燕今年在《胡潤全球富豪榜》上275億元的財富,足足縮水了375億元,排名也整整下滑了660名。事實上,趙燕的財富大幅縮水,與華熙生物在資本市場上遭受“冷眼”逃脫不開干系。
截至5月10日收盤,華熙生物最新市值為300.09億元。據同花順iFinD顯示,最近一年時間,華熙生物的股價累計下跌35.13%,其市值在此期間蒸發超162億元。若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至最近三年,華熙生物的股價累計下跌67.55%,其市值在此期間蒸發約625億元。
“玻尿酸女王”是如何煉成的?
作為助推趙燕登上富豪榜單的幕后功臣,華熙生物于2019年11月在科創板上市。登陸A股資本市場以后,華熙生物順勢摘得了“玻尿酸第一股”的稱號。由于華熙生物是玻尿酸領域的龍頭企業,趙燕也因此被外界送上了“玻尿酸女王”的美譽。
雷達財經了解到,1966年出生的趙燕,本科在華中師范大學主修的是生物專業,之后趙燕又獲得了美國福坦莫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的學位。不過,回顧這位“玻尿酸女王”的創業征程,其最初并非是靠健康美麗產業起家。
據公開報道顯示,趙燕從學校進入社會后,倒騰過電冰箱,干過服裝廠生意,也曾在海南接觸房地產投資行業。直到1989年,趙燕靠著前期賺來的第一桶金,正式創立了華熙集團。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華熙集團主要以實業為核心,開展股權投資業務。1999年,華熙在長安街核心地段開發建設華夏銀行項目,借此進入了北京市場。
等到華熙正式進軍生物醫藥領域,已是千禧年前后。彼時,趙燕在北大修讀EMBA。正是這段經歷,讓趙燕結識了玻尿酸領軍人物凌沛學的學弟、任職于福瑞達生物化工的郭學平博士。
當時,凌沛學經營著一家名為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的企業,該公司主營生產透明質酸。不過,由于經營不善,福瑞達需要新的投資人接盤。
“1個透明質酸能鎖住1000個水分子”,身為女性也很懂女性的趙燕,聽了前面這句話后頗為動心。在她看來,健康美麗產業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于是,頗具前瞻眼光和膽識的趙燕,成為了前面這家公司新的主人。
2000年,華熙生物正式創立,并開始通過微生物發酵法量產透明質酸。等到2007年,華熙生物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透明質酸生產商。2011年,華熙生物邁進透明質酸終端領域。2018年,華熙生物再次進軍功能護膚品領域,目前該板塊已成為公司最大的營收來源。2021年,華熙生物又推出了國內首個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
不過,在生物醫藥領域有所布局的同時,華熙仍沒有忘了老本行。2003年,華熙在北京CBD中心區開發華熙國際中心項目。2005年,華熙又開發建設了五棵松體育館項目,借此進軍文化體育產業。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華熙集團如今已形成了文化體育產業和健康美麗產業雙引擎發展的模式。截至目前,華熙集團擁有八十余家海內外全資子公司和投資控股、參股公司,總資產逾1000億元。
華熙生物暫別高增長神話
作為趙燕龐大商業帝國下的一環,華熙生物在華熙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過,曾經高速疾馳的華熙生物,當下也面臨著一定的困境。
雷達財經注意到,自2019年上市以來,華熙生物的營收曾連續四年保持高增長態勢。2019年至2022年,華熙生物的營收從18.86億元一路攀升到了63.59億元。在此期間,華熙生物的營收增速均保持在28%以上,2021年其營收增速甚至一度達到87.93%。
據華熙生物最新披露的財報顯示,過去一年,華熙生物全年共錄得60.76億元的營收。雖然華熙生物在2023年仍保持住了60億元以上的營收規模,但其營收較上年卻減少了4.45%。
營收連續增長紀錄被迫終結的同時,華熙生物的盈利指標也走上了下坡路。上市當年,華熙生物錄得歸母凈利潤5.86億元,到了2022年華熙生物的歸母凈利潤指標已經飆升到了9.71億元。
不過,2023年,華熙生物沒能再繼續上演歸母凈利潤連年增長的橋段。這一年,華熙生物的歸母凈利潤降至5.9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其歸母凈利潤的規模驟降近四成。
在復盤2023年的成績時,華熙生物坦言,過去一年,公司高速增長遇到壓力,主要源于過去業務增長過快,導致內部組織管理滯后于業務的發展速度,組織管理有待提高,運營效率有待提升。而公司歸母凈利潤指標下滑三成以上,主要原因系公司營業收入和綜合毛利率下降所致。
分產品來看,華熙生物當下主要有四大經營板塊,它們分別是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以及其它。去年,前述四大板塊分別為華熙生物貢獻11.29億元、10.9億元、37.57億元、9879萬元的營收。
從營收占比來看,功能性護膚品無疑是華熙生物當前的營收支柱來源。盡管占比不及上一年的72.45%,但功能性護膚品去年仍憑一己之力為華熙生物貢獻61.83%的營收。同期,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其它的營收占比分別為18.58%、17.95%、1.63%,均不到兩成。
去年,華熙生物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其它的營收同比分別實現15.22%、58.95%、15.34%的增長,但仍沒能阻擋住公司整體營收下滑的頹勢。
歸根結底,這正是因為在華熙生物各板塊中營收占比最高的功能性護膚品營收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去年,功能性護膚品斬獲的營收同比減少了18.45%,拖累了公司整體營收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上市當年,功能性護膚品并非是華熙生物的第一大營收來源,當時原料產品占華熙生物總營收的比重高達40.3%,而同期功能性護膚品占總營收的比重為33.64%。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這是因為受到玻尿酸原材料價格下跌的影響,華熙生物逐漸將業務重心從B端原料生產轉向C端銷售功能性護膚品。
經過多年的探索,華熙生物旗下目前擁有潤百顏、夸迪、BM肌活、米蓓爾等多個品牌,涵蓋次拋精華、膏霜水乳、面膜、手膜、眼膜、噴霧、頭皮護理、母嬰、男士個護及部分彩妝產品。
營收整體出現下滑的同時,華熙生物去年主營業務的毛利率整體也減少3.67個百分點降至73.32 %。其中,醫療終端產品和其他的毛利率,在去年分別增加1.24、17.67個百分點至82.1%、51.64%;但同期功能性護膚品、原料產品的毛利率,分別減少4.44個、6.83個百分點至73.93%、64.71%。
有分析指出,功能性護膚品作為華熙生物當前的增長引擎,其一旦面臨明顯的失速,便會影響到公司整體的業績表現。隨著健康美麗產業的競爭不斷加劇,在玻尿酸行業原本占據優勢地位的華熙生物,在肉毒素等其它領域的優勢并不明顯;而其有所放松警惕的醫療器械生意,如今被愛美客做得有聲有色,前者更是借此收獲了超過650億元的市值。這一系列的變化,都在影響著市場對于華熙生物的熱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