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哮喘非急癥!規范治療可將哮喘控制率提升近一倍
·“患者首先要理解,哮喘是慢性病,只能控制,無法根除,需要長期治療,謹慎減、停藥。”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降低氣道炎癥反應的關鍵性藥物。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藥物能夠使大多數哮喘患者的氣道炎癥得到顯著控制。與全身用藥相比,吸入性藥物可以直接進入肺內,降低氣道局部炎癥。”
義診現場。澎湃新聞記者曹年潤 攝
“有研究顯示,世界各國的哮喘控制率均未超過50%,且各國差異大。200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亞洲12個國家和地區(含中國大陸)的哮喘控制率為2.9%;根據一項2005年的研究,美國的哮喘控制率為45%。中國的哮喘控制狀況不盡如人意,2008年一項針對全國10個城市的哮喘患者的控制狀況和疾病認知程度的調查顯示,哮喘總體控制率為28.7%;2017年一項針對全國30個省市城區門診哮喘患者的調查顯示,總體控制率為28.5%。”
2024年5月7日是第26個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題為“強化哮喘教育”。當日,在由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辦的“強化哮喘教育”大型健康咨詢公益活動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楊冬提到上述數據。
她介紹,哮喘控制率低的三大主因是: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足、治療依從性差和自我管理能力有限。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唐昊在宣講中介紹,哮喘的本質是一種氣道炎癥,它和細菌性的炎癥有區別,最常見的是由過敏原誘發的炎癥,包括花粉、動物的毛屑等。哮喘最典型的癥狀是喘息,非典型癥狀包括咳嗽、胸悶。如果不注意控制氣道炎癥,肺功能會逐步遭到損害。哮喘急性發作時,肺功能會急劇下降,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這也是導致哮喘患者搶救、住院的主要原因。
“哮喘的預后因人而異,通過合理治療與管理,哮喘癥狀可以得到控制,可避免急性發作,部分可以達到臨床治愈。而不規范治療或依從性差,可導致反復急性發作、急診、住院,甚至死亡;或并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臟病等。”楊冬在宣講中介紹。
數據顯示,哮喘影響全球2.6億多人。2019年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20歲以上人群的哮喘發病率為4.2%,發病數量約為4750萬人。“現在哮喘的發病率很高,只要你關注或了解,我相信你身邊一定有哮喘患者。”楊冬說。
唐昊介紹,藥物治療是哮喘控制的核心,包括長期控制藥物和緩解藥物。長期控制藥物需定期使用,緩解藥物按需使用。按需使用的藥物越少,說明控制得越好。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徐鑲懷展示的一組數據顯示,高達94.4%的哮喘患者缺乏規范的藥物治療,未接受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治療。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是降低氣道炎癥反應的關鍵性藥物。“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藥物能夠使大多數患者的氣道炎癥得到明顯控制。與全身用藥相比,吸入藥物可以直接進入肺內,降低氣道局部炎癥反應。”唐昊說。
多位醫生提及,許多患者聞激素色變。“很多患者朋友擔憂吸入藥物的副作用。實際上,如果哮喘控制不好,導致哮喘急性發作,到醫院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對身體的危害更大。吸入性的糖皮質激素以微克為單位,而當哮喘急性發作時,患者在急診注射糖皮質激素的用量動輒達到40毫克以上,而且要連用數天,劑量上有很大差別。”唐昊說。
“其實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很安全,嬰幼兒、孕婦都可以使用,它才是治本的。”楊冬說。
很多患者關心的一個問題是,癥狀緩解后能否立即停藥?唐昊表示,很多患者把哮喘當成一個急性病,癥狀緩解后隨意停用吸入性藥物,這是一個常見誤區。癥狀緩解并不代表氣道炎癥得到很好的控制,氣道炎癥的控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和減量。
據唐昊介紹,規范的治療可以將哮喘的控制率提升近一倍,定期隨訪是規范治療的一部分。“我們在門診向患者強調至少3個月到半年隨訪一次。如果能堅持隨訪和治療,不僅急性發作的次數會減少,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改善,急診就診的次數和醫療費用也會有大幅下降。”
楊冬表示,哮喘控制不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患者自我管理不佳。“患者首先要理解,哮喘是慢性病,不能根治,需要長期治療。”她提醒。
患者的自我管理還包括書面哮喘行動計劃。“其實我個人覺得堅持這件事不容易,尤其是時間長了以后,人都容易懈怠。”楊冬說,“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是,大家要不斷地告訴自己,如果凡事都記下來,就能看到自己疾病的變化,等到癥狀出現的時候就加強治療。”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