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壽縣古城:中國古代的“海綿城市”
站在安徽淮南壽縣古城墻的通淝門前,只見雄關傲立,背后一條寬闊大道跨越河道向新城延伸。河水繞城而過,兩岸垂柳依依、綠意盎然,風光旖旎。
第一時間想到的居然是年少時聽過的評書《趙匡胤演義》,話說趙匡胤征討南唐,被困壽州,女將劉金定與高家將的高瓊(字君寶)私定終身,解壽州之圍,之后便是劉金定三下南唐的故事。
評書所言當然都是虛構,歷史上并無劉金定其人。高瓊倒是確有其人,以勇武著稱,澶淵之盟時與寇準一武一文,是推動宋真宗抗敵的關鍵人物。但“君寶”純屬虛構,而且他與《趙匡胤演義》前半部的關鍵人物、高家將故事的核心、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宋初名將高懷德也絕非父子關系。
故事雖是虛構,但在歷史上,壽州的“出鏡率”可謂極高。它就是如今的壽縣,保留著始建于宋代的古城墻,如今位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壽州古城如今的格局維持唐代輪廓,宋代古城墻周長則達到7147米,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墻,四門均保存完整,且各有甕城。又稱月壩的排水涵閘更是凝聚著古人的智慧,使得壽州強關在一次次抵御強敵的同時,也扛住了洪水的屢屢襲擊。如今古城內的街道格局仍然保持著舊時的橫平豎直,維持著舊時風貌。
通淝門前遙望新城。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拍攝
通淝門前話滄桑
壽縣城墻四門,東門為賓陽,南門為通淝,西門為定湖,北門為靖淮。滄海桑田,隨著城市建設進程,四門如今的“地位”各不相同。通淝門因為面向城市主干道和新區,理所當然成為古城正門,也是重點打造的旅行起點。
城關前有空曠廣場,兩側登樓梯都是新建,向兩邊延伸的城垛都經過修繕,與城樓一樣煥然一新。但也正因這樣,它成為四門中最無趣的一座,甚至會勸退一些真正的古跡尋訪者。不過文物保護和原貌呈現之間,原本就很難平衡。
頂著酷烈陽光,走上全無遮擋的城墻。城垛外的河岸上,有步道、草地與樹蔭。城墻與內城街道以綠地斜坡相連。通淝門城樓的木構古樸細致,內部被辟為展示館,正中有一個巨大沙盤,呈現著舊時壽州城風貌。幸運的是,如今圍繞古城的城墻仍在。
通淝門側面
通淝門城樓里的沙盤
古城墻始建于宋代,于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至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間陸續建成。如今所見主體為南宋建康都統許俊于1206年重筑,如今墻磚面上仍常見“建康許都統造”字樣。明代曾有十五次修葺記錄,清代亦有十四次。
自建成后,壽縣古城墻就經歷了一次次戰爭洗禮。抗戰期間,日軍曾三度攻陷壽縣,控制這一水陸要塞,四門城樓都在當時被毀,后來重建。如今的壽縣古城墻,早已告別舊日防御功能,但仍是壽縣人生活的一部分。
完整的宋代城墻固然驚艷,但壽縣的歷史遠遠早于宋代。即使是壽州,也并非它最初的名字。在歷史上,它有個更顯赫的名字——壽春。
公元前493年,蔡國為避強大楚國的鋒芒,將國都遷于壽,即如今的壽縣。公元前447年,蔡國被楚國所滅。
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繼位,任命黃歇為令尹,賜淮北十二邑為封地,也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申君。春申君隨即建壽春邑,使之成為封地中心。
壽春后來曾成為楚國國都。在歷史上,楚國國都“郢”并非只是位于湖北荊州江陵的單獨地名,更是一個“代號”。楚人曾頻繁遷都,逐漸以郢代稱都邑。《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國“東徙都壽春,命曰郢”。
秦統一六國后,設九江郡,壽春縣為郡治所在地。西漢初年,英布被封為淮南王,壽春屬淮南國。后來英布反叛身死,劉邦之子劉長為淮南王,以壽春為都。元封年間,西漢置十三州刺史部,壽春為揚州刺史部下轄的九江郡治所。三國時期,壽春戰略地位愈發重要,為淮南郡和揚州治所。袁術狂妄稱帝,便以壽春為都,這里也見證了他的迅速敗亡。
東晉時期,壽春改名為壽陽。這也是它的高光時刻,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率大軍攻占壽陽,隨后便是淝水之戰,晉軍上演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大破秦軍,收復壽陽。通淝門的“淝”,所指正是淝水。
南北朝時期,壽春作為戰略要地屢屢易手,堪稱兵家必爭。隋朝時期,壽春為淮南治所,唐朝改為壽州。五代時期,它曾是南唐屬地,后周世宗柴榮曾“三征南唐”,在反復拉鋸戰中拿下壽州,趙匡胤是參戰將領之一,這也是他與壽州的第一次聯系。民間傳說和評書里說趙匡胤稱帝后御駕親征南唐,被困壽州,還有“劉金定三下南唐”的故事,都是根據柴榮事跡虛構而來。
宋元時期,壽州又變為壽春府。宋金交戰時,它也曾淪陷,后被收復。明清時期也一直是中部重鎮。在歷史上,壽春“控扼淮潁,襟帶江沱,為西北之要樞,東南之屏蔽”“江東之屏蔽,中原之咽喉”“有重險之固,得之者安”,地位極其關鍵。
在沙盤上可以看到,八公山綿延于古城北面不遠處。這座山得名于西漢淮南王劉安最為尊重的八位賢人,當年劉安廣招天下賢達三千余人,編著了《淮南子》,首次整理出二十四節氣,奠定了壽縣的文脈根基。當然,他們還發明了延綿兩千多年的美食——豆腐。傳說劉安服食丹藥后,“白日升天”,與八公飄然而去,留下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成語。這當然純屬虛構,因為劉安實際上是被漢武帝賜死。
八公山也曾見證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成語都與這座山和腳下這座城息息相關。
城樓上望向遠山
通淝門城樓的展示館里,詳細記錄了壽縣古城墻的驚人規格。城高為9.7米,頂寬為6-10米,底寬達到18-20米,墻體以土夯筑,外墻以青石和灰磚砌成,以糯米和石灰為粘合劑,兼具粘合與防水。
走出城樓展廳,兩側綿延的城墻更能直觀體現數據。城內草坡與城外河岸的無盡綠意簇擁著城墻向遠處延伸,在藍天下極是動人。西邊是定湖門,東邊則是賓陽門。
賓陽門才是壽縣古城墻的“顏值巔峰”
當年評書故事里常有猛將“力殺四門”之舉,現在現代人當然不需要催馬挺槍在千軍萬馬中暢游四門,而是直接選擇從通淝門駕車前往其他三門。
南門之所以名為通淝門,因為護城河通向淝水。西門因面向壽西湖,故名定湖門。北門面朝淮河,淮河水患是歷朝歷代都曾面對的難題,“靖淮門”之名顯然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憧憬。
從靖淮門甕城通道望向靖淮門
西門的可觀性一般,它是四門中最為“樸實”的。城樓、城門與甕城因交通需要,上世紀70年代被拆除,2012年才復建了城樓和城門,甕城則未重建。與綿延城墻平行延伸向遠方的是公路與農田,可就是見不到“定湖門”的“湖”。當年的壽西湖已經不存,如今被農田覆蓋。
北門的城樓雖然也是重建而成,但相當古樸。城墻下的步道仍然是沙土路,而非其他三門下的硬化道路,但與靜靜流淌的淮河、河岸的綠地與樹林相融,反倒最有舊時味道。古樸城墻在城樓處圍成一個仿似院落的空間,相當清幽。
但僅以城墻而論,顏值最高的還是東門。東門的“賓陽”,則是東迎旭日之意。相比遙望新城區、修葺一新的通淝門,賓陽門不但形制完整,更真正保持了舊時風貌,是古城的真正象征。中國留下的古城墻雖然不少,但城門相比城墻更容易毀于戰火或水患,所以古城門多為重修,即使西安、南京和開封這種古城也不例外,像賓陽門這樣的宋代古城門著實珍貴。唯一可惜的是,城門上的城樓與其他三門一樣,都是后來重建而成,原城樓在抗戰時期毀于日軍炮火。
賓陽門
賓陽門的城門通道短卻幽深
古老城墻磚石粗糙斑駁,青苔生于其上,即使重建的城樓有點違和,仍然不影響撲面而來的古意。城門通道口有一塊石碑,有篆書的“壽春州城圖”等字樣,還有繪制的壽春地圖,格局一如今日。地面以石塊鋪就,因為年月太久,被無數馬蹄和車輪碾過,石塊已磨到光滑。通道雖短,卻顯幽深,在光陰中仿若通向另一個世界。
實際上,通道通向的是甕城。當年軍民出入的城門通道、用于防御的甕城,如今承載著壽縣人的日常。登上城墻,繞行于甕城之上,城外步道依城墻劃出弧線,也勾勒出護城河的曲線。空蕩蕩的甕城,有當地人在陰涼處閑坐聊天,偶有行人穿行于城門通道,更多的是自行車或快遞員的三輪車。相比行人,三輪車作為現代交通工具,與古老城墻形成的反差感更為奇妙。
舊時古城四門均有甕城,而且與一般甕城不同,壽縣古城的甕城與主城門并非同一軸線設立,而是走起了“歪門斜道”。西門甕城大門朝北,北門甕城大門朝西,至于我眼前的賓陽門,內外兩門方向一致,但平行錯置。這一設置一方面是為了軍事防御,甕城原本就是為了“關門打狗”,城門的“曲折”有機會打亂敵軍部署,讓入城敵人陷入慌亂。但更重要的作用則是防范水患。
賓陽門甕城
賓陽門甕城大門
因為月壩,才有“固若金湯”的壽州城
位于淮河流域的壽縣,自古以來就要與水患斗爭。舊時楚國建城,多為方城或長方城,但壽春卻是一座圓形城池,正是為了防范洪災。
水患曾讓壽縣古城墻飽經滄桑,但在某些時候,又反過來保護了城墻。上世紀,城墻曾被視為落后產物遭大范圍拆除,只有少數幸存,但壽縣古城墻恰恰因為防洪這一保護民眾安全的關鍵作用,所以即使在拆毀城墻最為激烈的時候,也始終安然無恙。
城門與甕城門的各種錯位,正是為了減輕洪水的沖擊力。此外,城墻外筑有8米寬護城平臺,又稱泊岸,古人贊其“若匹練之橫亙也,若生鐵之熔鑄也”。泊岸的條石邊沿下又有4米高護坡與護城河相連,這兩個緩沖區有效減少了城墻的壓力。但這還遠遠不夠,壽縣古城最倚仗的是繁復的排水系統,也就是“涵閘+月壩”的組合。
城樓下的坡地
護城河景致
壽縣的涵道是重要的排水系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記載兩涵道情狀:“涵洞方體,寬0.6米,深0.8米,長50米,其一端連接內河,另一端通城外,經過城墻石堤部分深1 5米。”
從賓陽門沿內城街道向北行不遠,就可以見到東北角的舊時月壩遺址。它位于城墻下,目前已經修葺一新,如小公園一般。拾級而上,便可見到層疊如小山包的月壩體系。
如小山包的月壩
月壩
壽縣月壩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所謂“月壩”,是以城內涵段的轉角角頂為圓心,向上建筑一磚石結構的圓筒狀壩墻,直徑達7.7米,在全國可謂獨一無二。它能保護涵閘,避免內河積水,也可隨時開關閘門控流,以防倒灌等風險。因為虹吸原理,洪水即使高出城內地面,城內污水也一樣能夠排出城外。當年興建的月壩有三處,除了我眼前的東北角之外,西北和西南還各有一處,但如今西南月壩已經不存。
站在月壩前,可以見到“崇墉障流”的匾額,它來自清光緒年間,西南角還有一塊“金湯鞏固”的牌匾。月壩內有石階,可拾階而下,便于清掃等應急處理。
崇墉障流
因為這種復合式的防水體系,壽縣在淮河肆虐的時代屢屢上演神奇。1954年淮河洪水,人們甚至在壽縣城墻上洗腳。1991年水災,壽縣城外一片汪洋,城墻上標識的水位線甚至達到了海拔24.46米。但即使如此,被洪水浸泡數月的古城仍然屹立,也無內澇之憂。人們將之形容為水面上的一只木盆,庇佑著城中民眾。
因此有人戲稱,壽縣就是古代的“海綿城市”。
壽縣老城:衙署與文廟構筑歷史
被古城墻、涵閘和月壩衛護的壽縣老城,如今建筑新舊雜陳,并沒有一般古城鎮的“煥然一新”或“修舊如舊”,看起來沒有什么規劃。這一點或許會讓不少人詬病,但這種“雜亂生長”,也讓老城顯得更為真實。
老城以縱橫十字大街為對稱中軸,小街巷如毛細血管。舊時的“三街六巷七十二拐頭”之說,實際上十分“保守”,因為街巷數字遠不止這么少。
古城以縱橫十字大街為骨架
明代壽州州署處于老城的核心位置,始建于洪武年間,后來陸續增建,廳堂樓臺、宿舍、倉庫、監獄俱全。如今它橫跨于一條街道中央,上有譙樓,下有券門,仿若一道城門。
在州署對面的路口處,有一棟青磚灰瓦的老建筑,頂端卻有個十字架,是當地的天主教堂,這種古建筑式教堂相當少見。作為省級文保,它也是中共壽縣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所在地。
壽縣天主教堂
壽縣在歷史歲月中兼容并包,不但容納了天主堂,也容納了同樣被列為省級文保的清真寺。早在唐代就有回民在壽州城定居,元代時已經擴大到千人以上規模。此外還有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清代兩度重建的報恩寺,也是省級文保。可惜的是,相比保存完好的它們,許多小廟宇已經消失。
漫步于老城中,從街巷名字便可見到舊時功能。西大街的大衛巷,名字來自于明代壽州衛的衛署,營房巷是軍營所在地,十八茅茨巷則是當年軍營廁所,如今已經改名為衛生巷。舊時軍官自然不會與士兵們同住,所以有專門的將爺巷。驛巷是驛站所在,鐘鼓樓巷則有報時和報火警的鐘樓,可惜現已不存。
也有一些巷子以聚居姓氏為名,如錢李巷、曹家巷、趙氏巷等。眾多老建筑散落其間,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孫家宅邸,當年有“孫半城”之譽。據說若是航拍,大片灰瓦磚墻建筑綿延,飛檐如犬牙交錯。孫氏宅邸中規模最大的當屬狀元府,當年光緒欽賜老師孫家鼐“太傅樓”,當地人稱之為“狀元府”,可惜在城建大潮中已經被拆除大半,殘留建筑也如大雜院。書法家司徒越(本名孫方鯤)的故居,同盟會元老、曾任安徽都督孫毓筠的藏書樓等都在附近。只是當年占據半城的孫家,早已風流云散,一如老城落寞。
與舊時州署并為老城中心的是壽縣文廟。它始建于宋代,如今仍立于大道邊。古樸的泮宮大門前,保安閑坐于地上與路人聊天。供奉孔子的大成殿,門前有兩棵千年銀杏,茂密枝葉籠罩建筑。
壽縣文廟大成殿
壽縣文廟奎星樓
孔廟的建筑制高點屬于飛檐翹角的奎星樓,它臨街而立,見證著壽縣老城的歲月滄桑。為它拍照時,有人賣力地推著自己的三輪車,闖入我的鏡頭。
這樣的人間,奎星樓已經看了數百年。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