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中東睿評|中國對巴勒斯坦政策:一以貫之的支持和順應時勢的調整(中)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劉中民 范鵬
2024-04-26 09:42
來源:澎湃新聞
? 外交學人 >
字號

在改革開放后的20世紀80年代,中國把巴勒斯坦問題視為中東的核心問題,并主張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在巴以問題上的立場更趨公正、務實,中國強調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權利應當恢復,阿拉伯失地應予以歸還,但以色列的安全與主權也應得到尊重和保護;對于馬德里和會、奧斯陸協議以及中東和平進程的推進,中國都予以積極支持。

20世紀80年代中國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政策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外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鄧小平根據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和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對中國外交進行了重大調整,擺脫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束縛,開展全方位外交,奉行不結盟政策。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外交政策主要表現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重點維護國家的經濟利益和求真務實的現實主義外交。

在中國外交進行調整的同時,阿以沖突和巴勒斯坦問題也發生了重大變化。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阿以沖突和平解決的轉機開始出現。1979年埃以實現單獨媾和,1982年阿拉伯領導人通過的菲斯方案提出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倡議,改變了對以色列不承認、不和解、不談判的政策。中國對此表示肯定和贊揚。1979年后,中國開始支持通過政治途徑公正、合理地解決沖突。具體來說,這一時期中國對巴勒斯坦問題的外交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中國強調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必須放在整個中東問題的大框架之下。

中國政府已經認識到巴勒斯坦問題實際上是關乎中東地區大局的根本問題。巴勒斯坦問題不解決,中東問題的解決便無從說起;巴勒斯坦問題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涉多方的國際熱點問題,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必須放在整個中東問題的大框架之下。

1981年10月7日,中國領導人在歡迎巴解組織代表團的宴會上高度評價了巴人民斗爭所取得的成績,闡述了中國政府對中東問題的嚴正立場:“重申中東問題的核心是巴勒斯坦問題。解決中東問題,就必須迫使以色列撤出1967年占領的阿拉伯領土,其中包括耶路撒冷;就必須恢復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權利,包括返回家園、民族自決和建立國家的權利;巴解組織作為巴勒斯坦人民的惟一合法代表,應該參加中東問題的全面、公正解決”。

一方面,中國堅持認為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權利的斗爭從性質上來講是一種反侵略的正義事業,這是中國支持巴勒斯坦的前提條件。另一方面,中國認為要解決巴勒斯坦問題要具備的兩個必需條件,即必須迫使以色列撤出1967年所占領土,必須恢復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權利,二者不可或缺。

其次,中國強調政治解決是巴勒斯坦問題的出路所在,對巴以雙方的立場更加公正、務實。

1982年9月,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在摩洛哥非斯舉行,提出了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非斯方案”,中國對此表示支持。在同年10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外長黃華在發言中指出:“最近在摩洛哥非斯舉行的第12屆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上提出的方案,為巴勒斯坦和中東問題的公正解決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1988年,錢其琛外長宣布了中國對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五點主張:中東問題應通過政治解決,各國都不訴諸武力;支持召開聯合國主持下、有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有關各方參加的中東國際和會;支持中東有關各方進行他們認為合適的、各種形式的對話;以色列必須停止在占領區對巴勒斯坦居民的鎮壓,撤出占領的阿拉伯領土,相應的,以色列安全也應得到保證;巴勒斯坦國和以色列國相互承認,阿拉伯民族和猶太民族和平共處。

上述立場表明,中國明確提出和平談判是解決中東問題的最好辦法,首次提到以色列的安全也應得到保障。中國認為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符合巴以雙方的根本利益。對巴勒斯坦來說,和平方式符合巴勒斯坦人民、阿拉伯各國人民和以色列人民的根本利益。巴解組織在長期的斗爭中總結經驗,放棄了要解放整個巴勒斯坦地區的做法,逐步形成了要求以色列“以土地換取和平”的戰略思想,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和平解決中東問題,即不再以消滅以色列作為斗爭目標。中國認為,和平談判的前提是以色列放棄其侵略擴張政策,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權利得到承認和尊重,包括以色列在內的各國的主權和安全也應得到尊重和保障。對以色列來說,和平談判也符合其人民和國家的根本利益,猶太民族的生存離不開和平的環境。

最后,中國大力支持阿拉法特及其領導的法塔赫,支持阿拉法特在法塔赫和巴解組織中的地位。中國的這一主張是在對巴勒斯坦形勢和內部派別斗爭進行詳細分析后的選擇,表明中國對巴勒斯坦問題的認識有了明顯的深入了解和判斷。從后來中東和平進程的情況來看,中國的這一主張符合巴勒斯坦的實際情況。

1983年5月,法塔赫發生內訌,并導致巴解組織發生分裂,進而發展為內部阿拉法特及巴解組織主流派與反阿拉法特派兩大派別之間的武裝沖突,使巴解組織陷入了嚴重的困境。面對巴解組織內部的嚴重分裂,中國支持阿拉法特在法塔赫和巴解組織中的地位,并通過埃及向支持阿拉法特的派別提供物質上的幫助。

1984年5月,阿拉法特訪華,感謝中國對他的堅定支持。鄧小平在會談中強調了巴勒斯坦團結的重要性,“贊揚了阿拉法特的領導,回憶了中國紅軍在30代由于左傾錯誤路線而遭受的挫折——間接而明確地批評了巴解組織和法塔赫內部激進的反對派。” 1984年11月,巴解組織在約旦的安曼召開第17次全國委員會會議,在巴解組織當時面臨內部諸多派別缺席、蘇聯態度冷淡的內外交困之際,中國致電表示祝賀,并派中國駐約旦大使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參加會議,贏得了阿拉法特的高度贊揚。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第19次全國委員會會議在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召開,巴解組織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國,同時宣布承認聯合國分治協議及安理會242號和338號協議,事實上承認了以色列的存在。中國外交部于11月20日發表聲明,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1989年10月,阿拉法特訪華,鄧小平在接見阿拉法特時回顧和總結了中巴友好關系的發展歷程。他指出:“我們是幾十年如一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典范。我們的關系不是一般的關系”。

20世紀90年代中國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政策

冷戰結束后,阿以關系和巴勒斯坦問題的國際和地區環境均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其顯著特點是美國推動下的中東和平進程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美國對中東和平進程的主導、阿以雙方力量失衡以及海灣戰爭后阿拉伯國家內部分裂加劇、巴解組織因支持伊拉克而陷入孤立,都使巴解組織的處境十分艱難。

1991年10月,中東和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召開,這次會議構筑了中東和談的基本框架——和談分雙邊會談和多邊會談兩個層次,并確立了以“土地換和平”的基本原則。事實上,馬德里和會的召開與中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堅持的一貫的立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一貫堅持“在適當時機,經過充分準備,在聯合國主持下召開有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和其他有關各方參加的中東和平國際會議”。

1991年7月,中埃發表的聯合公報中再次重申了這一立場。此外,中國一貫主張巴勒斯坦人民的惟一合法代表巴解組織應該參加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會議和談判。但是由于美國和以色列的頑固堅持,阿拉伯國家和巴解組織被迫同意西岸的巴勒斯坦代表和約旦組成聯合代表團出席會議。在這一問題上,中國外交的靈活性得到了具體的體現,中國尊重阿拉伯國家和巴解組織的選擇,對馬德里和會持支持立場。

中國的政策變化也得到了巴勒斯坦方面的理解。對此,巴勒斯坦第四任駐華大使迪亞布·魯赫曾指出:“中國的立場伴隨形勢發展與時俱進,對于巴勒斯坦問題從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武裝斗爭的立場開始不斷發展,……中國的立場發展到支持巴勒斯坦問題實現和平解決,而不是武裝斗爭,認為這才是解決阿以沖突的合適方式。這個轉變是在國際和會召開時實現的,盡管關于武裝斗爭、支持和平解決的政策語言和表達方式有所變動,但歷史事實是不會變的?!?/p>

伴隨馬德里中東和會的召開,中國一方面支持中東和平進程,但同時也重申了中國關于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原則。1991年11月28日,中方向“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大會致電表示,“我們希望馬德里中東和會開始的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巴勒斯坦問題“應當按照聯合國有關決議,特別是安理會242號和338號決議予以公正、合理解決”。中國還提出了解決中東問題的三點立場:“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民族權利應當恢復;阿拉伯失地應予以歸還;以色列的安全與主權也應得到尊重和保護”。此后,在中東和談進入多邊會談后,中國于1992年1月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中東和會多邊會談,同時還參加了軍控與安全、水資源利用、難民安置、經濟合作、環境保護的小組會議討論。

1993年8月20日,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秘密會面后達成和平協議,即奧斯陸協議;9月13日,巴以雙方于美國白宮草坪簽署了《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被視為巴以和平進程中的里程碑。中國對奧斯陸協議寄予了高度評價并積極支持。1993年9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評述該協議時指出,“它是中東和平進程中的一個積極成果,是朝著全面解決巴勒斯坦問題邁出的重要一步。中國對此表示歡迎和贊賞,并希望各方繼續以務實、靈活的態度進行談判,使中東問題盡早全面、公正的解決”;9月9日,巴以雙方實現相互承認,中國同樣表示歡迎和贊賞,認為這是實現巴以全面和解的首要條件,是雙方采取務實建設性態度,朝著全面解決巴勒斯坦問題邁出的主要步驟,希望這會成為結束阿以爭端,實現中東地區全面、公正和平及該地區各國間和睦相處的新起點。對于1994年巴以雙方簽署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協議以及1996年巴勒斯坦自治過渡政府的建立,中國都表示祝賀和支持。

1996年以色列右翼強硬派代表內塔尼亞胡當選總理后,中東和平進程陷入僵局。1997年12月,為推動中東和平進程走出僵局,錢其琛副總理在訪問中東五國期間,系統地闡述了中國政府關于中東和平進程的五點主張:以聯合國有關決議為基礎,遵循“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推進中東和談;認真履行已達成的各項協議;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和暴力行為;加強地區經濟交流與合作,阿以間逐步建立相互信任,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國際社會有責任為實現中東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作出努力,中國愿為此作出自己的貢獻。中方還敦促以色列信守并履行前任政府與有關各方達成的協議,強調中東和平進程受挫的主要原因是以色列政府改變了前政府“土地換和平”的承諾。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巴關系從過去的政治領域開始向經濟領域發展,中國對雙邊經貿合作持積極態度,愿意參加巴勒斯坦的重建以及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巴方開展合作。中國在經濟上對巴勒斯坦人民和巴民族權力機構提供了援助,如撥出??钤诩s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領土上修建各種生活和服務性設施,發展基礎建設。1999年3月21日,中國在加沙市完成了四公里海濱道路建設。

總之,在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對巴勒斯坦問題的政策根據國際環境、中國外交和巴勒斯坦問題本身的變化進行了調整,在繼續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業的同時,支持巴以雙方通過談判和對話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本文主要內容來自劉中民、范鵬:《中國熱點外交的理論與案例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2017年版。本文第二作者為華東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

“中東睿評”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劉中民教授的專欄,堅持現實性、理論性、基礎性相結合,以歷史和理論的縱深回應現實問題。

    責任編輯:朱鄭勇
    圖片編輯:李晶昀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金都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壹贰博百家乐娱乐城| 大发888非法吗| 百家乐官网客户端LV| 视频百家乐官网破解| 百家乐棋牌交友中心| 德州扑克单机| LV百家乐官网客户端LV| 九头鸟棋牌游戏中心| 在线百家乐游戏软件| 网上百家乐官网如何作假| 百家乐微笑打法| 澳门百家乐官网技巧经| 太阳城娱乐管理网| 永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发888 安装包的微博| 菲律宾百家乐官网娱乐| 百家乐官网博乐城| 百家乐官网巴厘岛平台| 大发888娱乐场 手机版| 手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任你博娱乐网| 棋牌小游戏下载| 澳门百家乐现场视频| 澳门百家乐官网规| 乌海市| 真人百家乐蓝盾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博弈之赢者理论坛| 长治市| 通海县|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 钱柜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ho168平台| 娱乐城大全| 沙龙百家乐怎申请| 百家乐官网高档筹码| 太阳城娱乐开户| KK百家乐娱乐城 | 百家乐官网赌博技巧网| 亲朋棋牌官网| 德州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