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異寵”熱背后的生物安全風險 | 海關加強防范查控
【中國綠發會訊】2024年4月1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針對不安全的“異寵”現象進行了深度報道,揭秘了“異寵”熱背后的生物安全風險。這些被稱為“異寵”的外來物種,通過郵寄、攜帶等渠道非法入境,對我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報道截圖)
異寵也被稱作另類寵物,區別于貓、狗等常見寵物,它們主要是一些外形奇特、罕見怪異的動物,是現在一些追求時尚新潮的國內寵物愛好者的新寵,主要包括一些兩棲類、爬行類、昆蟲、蜘蛛等節肢動物類,以及一些小型嚙齒類哺乳動物等,它們可能來自野外或是野生種源人工繁育的后代。
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興起,“海淘”等方式越來越便利,一些人出于獵奇和僥幸心理,購買活體“異寵”,并通過郵寄、攜帶等渠道非法入境。這些未經檢疫的“異寵”一旦傳入,極易造成外來物種入侵,很可能對我國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為了應對這一嚴峻挑戰,我國海關部門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跨境“異寵”綜合治理專項行動。
近些年來,對異寵的需求正在導致全球大規模野生動物貿易,對“異寵”的處置不當,極易造成區域生態失衡,去年在全國多地發現的外來物種鱷雀鱔就是放生不當的例證。一些“異寵”的放生并不科學,甚至是非法放生,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甚至帶來生態災難。
異寵產業爆發式增長,從側面反映了一些問題:一方面“異寵”異樣需求折射出的一些人對“異寵”危害的無知,這就更加說明科普宣傳的重要性。我們對“異寵”要堅持不養的態度。沒有了需求,也就減少了野生動物貿易,直接保護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面“異寵”的處置問題。想養就養不想養就丟棄是大多數“異寵”愛好者的普遍心理,處置不當所帶來的問題,要遠比豢養“異寵”所帶來的問題要嚴重的多,處置不當的生態代價也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除此之外就是健康問題,“異寵”豢養會增加人畜共染病的發病風險,眾所周知,“異寵”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野外,在自然環境下“異寵”難免會帶上某些人畜共染病,進而增加了疫情傳播的未知風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禁止攜帶、寄遞活體動植物進境。違反規定的,海關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已經進入生態文明時代,我們要以生態文明的標準來行事。我們真誠呼吁盡量減少“異寵”的豢養,躬身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只要人人都能把不養“異寵”變成一種行為自覺,我們相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并不是那么的遙不可及,生態之春就在眼前。
文章 | Pierre
審核| Yang
排版 | 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