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女子出嫁震驚我一整年:鳳冠霞帔龍鳳花轎,300人挑擔
制圖@超級鄉村研究所 圖源/寧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爆竹震天,銅樂齊鳴,幾十上百位挑夫抬著各種各樣的家具器皿,大到柜子、桌子、木箱,小到木桶、提籃,一擔擔,一杠杠,均為朱漆泥金制品,華麗壯觀。隊伍蜿蜒數十里,仿若一條披著紅袍的金龍。
這便是在浙江省寧海縣一帶盛行了幾百年的婚嫁風俗——十里紅妝。
寧海縣,位于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浙江省東部,地處象山港和三門灣之間,這里水網密布、土地肥沃,自古就是海路暢通、經濟繁榮的江南重鎮。
追溯歷史,十里紅妝自南宋時起便已成為當地盛行的婚俗。到了明清時期,寧海商業繁榮、海運發達,許多生活富庶的家族更是將十里紅妝推到了全盛。
女兒出嫁,不惜財力、一擲千金置辦嫁妝的,比比皆是。
送親這天,大件家具兩位挑夫抬,小件提桶、木盒分于兩頭一人挑,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
圖源/北京發現紀實傳媒紀錄片素材庫
古時出嫁,最重要的自然是花轎。
花轎的外觀和裝飾,也是最能體現家族財力的。許多富貴人家在花轎的做工上,往往不計成本。
花轎選材看重結實和輕便,大多選用名貴的香樟和銀杏木制作,外觀飾以朱砂和黃金,轎身布滿了圓雕人物、花鳥等,再加上數不勝數的浮雕和鏤空圖案,華美絢麗。
圖源/北京發現紀實傳媒紀錄片素材庫
一頂這樣的花轎,需要木工、漆工、雕工、畫工等數十道工序,即使在多位師傅的通力合作下,也往往需要花費上萬個工時,才能完工。因此,也被稱為“萬工轎”。
整頂花轎完全采用榫卯結構,由幾百片可拆卸的花板裝配而成,不用一枚釘子。在迎親的隊伍里,會有專門的拆轎師傅跟隨,負責拆卸,新娘子才能出入。
圖源/北京發現紀實傳媒紀錄片素材庫
在浙江省博物館,有一座極為華貴的萬工轎,轎身雕刻的人物數量超過400個,通體用金箔裝飾,看上去猶如一座微型的宮殿。
假如只由1位工人來制作這頂轎子,至少需要30年。可見其繁復、豪華程度。
圖源/浙江省博物館
在新娘子的裝扮上,最特別的當屬鳳冠霞帔。本是古代貴族婦女所穿戴的冠帽和袍服,為何寧海地區的庶民女子出嫁也能享此殊榮?
這要從一個古老的故事說起。
建炎三年,南宋開國皇帝康王趙構被金兵追趕,逃到了浙江,一名村女幫其引開了金兵,康王因此得救,許諾得天下后封她為護國娘娘。
第二年,康王來履行承諾,村女卻連連拒絕,康王沒有強求,但下了一道旨意:日后凡浙江女子出嫁,一概穿戴鳳冠霞帔,乘坐龍鳳花轎,大小官員見轎讓道。
圖源/北京發現紀實傳媒紀錄片素材庫
雖然這個故事并未在史料中尋得明確記載,但寧海女子穿鳳冠霞帔,坐龍鳳花轎,在十里紅妝的簇擁下出嫁,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圖源/浙江省博物館
不過,大家可能想不到,在浩浩蕩蕩的十里紅妝隊伍中打頭陣的不是這豪華的花轎,而是一只木制馬桶,也稱子孫桶,得在天亮之前,由新娘的小叔子悄悄地挑走。
顧名思義,子孫桶象征著生育大事,需最先抵達夫家,寓意早生貴子。
子孫桶一般為兩層,上層用來放剛出生的嬰孩,下層則裝滿熱水,用以洗去嬰孩從母體中帶出的羊水及殘留物。
圖源/CCTV10《探索·發現》
在十里紅妝中,婚床也是必不可少、尤為講究的大物件。
在古代,床不僅僅只是一張床。那時窗紙易破,隱私性難有保障,豪門大戶往往想盡辦法要把床制得如同一座房中之房,為此不惜耗銀萬兩。
朱金木雕、泥金彩漆,數位工匠歷時多年才能制作出一張婚床,也稱為“千工床”。只見這床前部設有一個小平臺,謂之“踏步”,右邊常放一只小櫥柜,左邊則是一只馬桶箱;踏步之上有飄檐花罩,合卷封頂。
圖源/寧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十里紅妝內容物之繁盛,有的隊伍甚至需要300多位挑夫才能抬完所有嫁妝,到達夫家時,所有嫁妝有序地放入院內十幾間屋子,滿滿當當。
如此之多的物件,制作工藝又十分復雜,富家大戶從女兒五六歲起便開始準備,歷經5~10年,一直到她出嫁為止。
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父母不再方便照護,富貴人家便把女兒所需要的全部生活、生產物資準備好,家具器皿之外,還包括銀兩、田地和山,不惜代價,傾力為女兒謀一份保障。
圖源/北京發現紀實傳媒紀錄片素材庫
即便日后女兒在夫家失了地位,她也能衣食無憂:吃的是我家田地種出來的稻米,燒的是我家山上砍來的柴火,睡的是我家嫁過去的床。
這大概就是當時父母霸氣的寵愛:我的女兒此生都由我來守護,雖嫁入你家,但不會花夫家一分錢。
各種紅妝器皿 圖源/寧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直到20世紀中期,在寧海地區盛極一時的十里紅妝,才逐漸淡去蹤跡,近乎消失。
如今,在寧海縣十里紅妝博物館內,陳列著數萬件紅妝器物,都是館長30多年間從各處收集而來,再與工匠細心修復。它們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能看出其奢華,可見當時制作時用料之好。
圖源/寧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那些古老的架子床、精巧的木雕家具與錯落有致的門窗格子,靜靜地佇立著,似乎能透過那些繁復花格的縫隙瞥見一個個纖細婉約的身影,將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代女性的生活情境,推到了人們的眼前。
十里紅妝,不僅展現了幾百年前一個女子一生中最為風光的時刻,那個時代女性生活的隱秘角落也被悄然揭露。
這些物品如同一面面鏡子,映照出古代女性的生活和命運,讓我們得以跨越時空,感受到她們在歷史長卷中留下的溫婉與悲喜。
圖源/寧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部分圖片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處理。
參考資料:
[1] 國家寶藏,萬工轎來哉!
[2] CCTV10《探索·發現》之《十里紅妝》
[3] 寧波記憶 | 十里紅妝的古今由來
[4] 寧海方言 | 鳳冠霞帔,十里紅妝展風華
[5] 探尋非遺文化 | 寧海十里紅妝
特別鳴謝:寧海縣委宣傳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