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種癌起病隱匿,如何發現?重視其“小弟”膽囊結石
·在中國,膽囊癌發病率占同期膽道疾病的0.4%~3.8%,居消化道腫瘤第6位。膽囊癌起病隱匿,診斷時只有1/3的患者有機會手術切除。不同分期的膽囊癌預后差異巨大,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2024年4月15日—21日是中國第30個腫瘤防治宣傳周。眾所周知,一旦得了腫瘤,將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困擾,因此預防腫瘤發生以及早發現早治療是公眾最關心的話題。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個惡性程度很高但又容易防治的腫瘤——膽囊癌。
認識膽囊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膽囊,它位于人體的右上腹,主要作用是儲存、濃縮和排出膽汁,而膽汁是由肝臟產生,經過膽道系統分泌到腸道,參與脂肪的吸收,而膽囊可以理解為膽汁運輸過程中的一個倉庫,將每天產生的膽汁濃縮存儲起來,等到吃東西的時候排放出去發揮消化功能。
膽囊像一個囊袋一樣附著在肝臟表面,正常膽囊長約5~8cm,寬約3~5cm,壁厚1~2mm,分為底、體、頸、管四個部分,通過膽囊管和膽總管相連,而膽總管將膽汁送往十二指腸。
膽囊像一個囊袋一樣附著在肝臟表面。作者供圖
膽囊癌指發生于膽囊的惡性腫瘤。在中國,膽囊癌發病率占同期膽道疾病的0.4%~3.8%,居消化道腫瘤第6位。膽囊癌起病隱匿,診斷時只有1/3的患者有機會手術切除。
膽囊癌惡性程度非常高,有“癌中之王”的名號,患者5年總體生存率僅為5%。但是不同分期的膽囊癌預后差異巨大,如果是I期的膽囊癌,也就是腫瘤僅局限于黏膜層,那切除之后的生存率接近百分之百;如果是II期,也就是腫瘤沒有長到膽囊外,那5年生存率也有近70%;但如果到了III期,也就是腫瘤突破了膽囊或者有淋巴結轉移,那5年生存率一下子降至不到30%;而到了IV期,也就是出現肝肺等遠處轉移,那大部分患者都很難活過1年。可見早發現早治療是膽囊癌治療的關鍵所在。
起病隱匿,如何發現?
但如前所述,膽囊癌起病隱匿,沒有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如何發現或預防呢?那就要從膽囊癌的“小弟”——膽囊結石說起。
膽囊癌的“小弟”——膽囊結石。作者供圖
膽囊結石本身并不會變成膽囊癌,但是結石引起的慢性炎癥會反復刺激膽囊,從而誘發并促進癌變。研究顯示,膽囊結石是膽囊癌的首要危險因素,85%的膽囊癌患者合并膽囊結石,而膽囊結石患者發生膽囊癌的機會是正常人群的15倍。因此及時發現并治療膽結石,就有可能將膽囊癌扼殺在搖籃里。
中國整體人群的膽囊結石發病率在10%左右,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25歲以下膽結石發病率不到1%,70歲以上發病率就可以高達近40%。此外,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這和雌激素水平有關,因為雌激素會增加膽汁里膽固醇的含量,從而增加結晶的機會。另外,城市人口以及肥胖人群膽結石發病率也高,這和飲食結構及生活習慣相關,高脂飲食和低運動量都會增加膽結石形成的機會。再有就是膽結石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往往有家族史。和膽結石相似,膽囊癌也是老年人及女性發病率高。
結石的成因非常復雜,主要涉及到肝臟代謝異常引起的膽汁膽固醇過飽和、膽囊內環境異常引起的膽汁成核因子增多,以及膽囊功能異常引起的膽汁排空障礙和濃縮過度這三方面的因素。而膽結石根據其成分也分為膽固醇性結石膽紅素性結石以及混合性結石。
生活中要預防結石生成是比較困難的,控制體重、避免暴飲暴食、保持排便通暢、飲食規律,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尤其是建議按時吃早餐,因為如果不吃早餐,膽囊將從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中午一直處于濃縮充盈的狀態,很容易誘發結晶物質的形成。
膽囊結石大部分是體檢發現并以慢性膽囊炎的形式存在的,其中70%沒有任何癥狀,不過仍然有30%的膽結石會引起癥狀,最常見的是右上腹不適或右上腹隱痛,往往和油膩或高蛋白飲食相關,此外也會有一些噯氣、腹脹等消化道癥狀。
如果結石堵塞膽囊的開口,就會出現典型的膽絞痛,主要表現為右上腹陣發性絞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這也是很多膽結石患者連夜趕來醫院的主要原因。而進一步發展,出現膽囊黏膜的損害,就會引起腸道細菌的侵入,在腹痛的基礎上出現發燒以及白細胞升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急性膽囊炎。膽囊癌的患者大多數都有膽囊結石,因此其早期癥狀也和慢性膽囊炎類似,同時也有一部分會急性發作。
發現膽囊結石最常用的方法是超聲檢查。作者供圖
相比較膽囊癌,膽囊結石是比較容易被發現的。最常用的方法是超聲檢查,它對于結石敏感性高,而且簡便、價廉,是診斷膽囊結石的首選。同時它也能直觀地描繪出膽囊的大小、膽囊壁的厚度、膽結石的大小數目以及膽汁的形態,有助于對后續的治療方案提供參考。對于膽結石的患者,建議每年都做超聲檢查隨訪。
其次我們也可以做CT,它對結石的敏感性不如超聲,但它可以更清晰地顯示膽囊炎癥的程度以及周圍臟器的結構,對于急性膽囊炎以及合并復雜病變的膽囊疾病有較高的價值,尤其是膽囊內有新生物或者膽囊壁明顯增厚的時候,可以提示有沒有癌變。
另外還有磁共振,它對膽管結石的敏感性高于超聲和CT,是懷疑膽總管結石的首選檢查手段,不過它不適合近期裝過金屬植入物或者起搏器的患者。
還有一些不太常用的檢查,比如口服膽囊造影,它可以了解膽囊收縮情況,判斷膽囊還能不能正常地發揮功能。需要提醒的是,無論哪種方式檢查膽囊,一定要空腹8小時以上,以保證膽囊處于充盈狀態。
選對手術的“時機”
發現膽囊結石后是不是一定要手術呢?從病原學的角度來說,有結石的膽囊就是一個病變的膽囊,就是手術切除的指征,不過對于一些無癥狀且體積較小的膽囊結石,可以不治療;對于癥狀輕微、不愿手術的慢性膽囊炎,可以口服利膽藥物控制癥狀;對于小于1cm的膽固醇性結石,也可以嘗試口服熊去氧膽酸藥物溶石。但是如果膽囊結石引起癥狀,包括不典型的消化道癥狀,無論結石大小多少,都建議手術。
此外,鑒于膽囊結石和膽囊癌的密切聯系,切除病變膽囊也能有效地預防膽囊癌的發生或將早期病變及時根除。因此對于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如果出現以下幾點,也建議手術,因為癌變的風險會明顯增高。
第一,結石大小超過2cm,研究顯示超過2cm的膽結石,惡變的機會比1cm的結石高5~6倍。第二,膽囊壁厚度大于等于4mm,正常的膽囊壁厚度一般在1~2mm,4mm說明膽囊的慢性炎癥比較嚴重。第三,充滿型結石以及萎縮性膽囊炎,這種情況往往代表膽囊已經變成沒有功能的定時炸彈,有很高的惡變機會。第四,膽囊壁出現鈣化或者陶瓷樣改變,這也是膽囊慢性炎癥非常嚴重的標志。第五,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因為結石的反復刺激,可能會誘發息肉的惡變。第六,在隨訪過程中,膽囊結石逐步增多增大。
治療膽囊結石首選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作者供圖
膽囊結石的治療方法,目前首選的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個手術創傷非常小,僅需在肚子上打3個洞,用幾十分鐘就能將病變的膽囊切除,術后幾小時就能下床活動,第二天就能出院。隨著設備的進步,現在還可以使用單孔腹腔鏡,只需要在肚臍眼打個2cm的洞,就能完成膽囊切除,更加微創美觀。
治療膽囊結石現在還可以選擇單孔腹腔鏡。作者供圖
研究顯示,在因膽結石行膽囊切除的患者中,有1~3%的已經發生了癌變,醫學上稱之為意外膽囊癌,而這些患者絕大多數都是癌癥早期,手術后的生存期與正常人無異,可謂是幸運兒,如果未能及時切除,讓腫瘤再長個一兩年,很容易發展到中晚期,后果不堪設想。
有部分公眾覺得拿掉膽囊這個器官比較可惜,想嘗試保膽取石手術,也就是把膽囊打開,結石取出,再把膽囊縫合,從而能保留膽囊。但其實這種手術不太可取,因為它并沒有去除膽囊這個成石的危險因素,而且在膽囊上留下了疤痕,復發和再手術的概率非常高,惡變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不作常規推薦。
膽囊切除后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小的。由于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倉庫,切除之后短時間內,機體在消化過多的脂肪食物會顯得捉襟見肘,容易出現脂肪瀉,所以建議術后短期限制油膩飲食,一般1~2個月之后,機體就會適應,而且膽總管也會適當擴張,起到一部分膽囊的作用,這時候就能完全恢復正常飲食了,對遠期的消化吸收功能影響甚微,也不需要藥物治療。
但是如果急性膽囊炎發作比較嚴重,手術治療就會增加不少難度,很多情況只能做開腹手術,甚至有些急性膽囊炎合并膽囊癌的患者,手術及炎癥本身都有可能促進癌細胞的擴散,增加治療的風險。因此提醒各位,盡量選擇非急性發作的時候切除膽囊,而不要等到腹痛發燒厲害了才想著做手術。
如果急性膽囊炎發作超過72小時,一般建議保守治療,等待炎癥消退后2-3個月,再行腹腔鏡膽囊切除。另外,如果術前檢查懷疑膽囊已經有癌變,一般不建議行腹腔鏡手術,因為膽囊癌細胞的播散能力特別強,而腹腔鏡手術時使用的氣腹很容易促進這一作用。
總而言之,膽囊癌是一種惡性程度非常高的腫瘤,其治療關鍵是預防和早診早治。而膽囊結石與膽囊癌關系非常密切,因此不僅有癥狀的膽結石需要手術切除,其他一些出現了癌變危險信號的膽囊結石也需要盡早用腹腔鏡手術將其切除,從而將膽囊癌徹底扼殺在萌芽狀態,不要等到腫瘤長大了才追悔莫及。
(作者何嘉琦,系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肝膽胰脾外科副主任醫師,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委會青年委員,中國醫促會胰腺疾病分會青年委員。其長期從事肝膽胰脾外科工作,側重于胰腺及肝臟惡性腫瘤的治療,擅長腹腔鏡肝膽胰手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