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調研手記丨河道流動性差、水質不佳,如何打通活水暢流壁壘?
【編者按】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看家本領。以扎實的調查研究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對人民負責、站穩人民立場的應有之義。
水,作為生命之源、生態之基,其治理與調度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松江區以黃浦江為紐帶,串聯起1646條(段)縱橫水網。域內水系發達,但部分河道流動性差、水質不佳。因此,如何讓水更歡快地流動起來、提升水質,讓水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一起來看松江區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龍的調研手記。
扎實做好活水暢流
實現“一潮水通百江”
“十四五”以來,在松江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水務系統始終遵循“五水共治”原則,以更高標準水生態文明建設助力“松江新城”高質量發展。
到水務局工作后,我愈發深刻意識到水資源調度在水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隨著現代化腳步的加快,人民群眾對健康河湖環境的需求不斷提升。流水不腐,水暢其流。如何開展活水暢流、如何讓水更歡快地流動起來、如何更好地服務松江老百姓,這是我在調研中時常思考的問題。
“以水質論英雄”
深挖治河管水之道
剛到水務局時,我發現松江水系優勢非常明顯,以黃浦江為紐帶,串聯起1646條(段)縱橫水系,依托上海之根的歷史文脈,交織成山水相依、人水相親的云間水鄉。但同時也存在一個短板,部分小支小流,特別是“斷頭河”,僅簡單通過開關閘起不到調水作用,這部分河道常年流動性較差,久而久之,河道面貌與水質自然也不會好。
工作日午休期間,我喜歡去單位旁邊的河邊散步,經常聽到散步的行人談話,“濱水空間環境很好,但河里的水卻不怎么流動,如果水能流動起來的話,那將會給兩岸風景增添更多生機與活力。”河邊的釣魚人也表示,魚兒喜歡流動的水,能讓水動起來就好了。
每次路過松江新城兩側的河道,我都會停下腳步,看看河道的水環境面貌怎么樣?觀察觀察河里的水有沒有在流動?如何才能讓水流得更通暢?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老百姓的呼聲就是我們工作的動力與方向。于是我到相關部門調研協商,一是積極推進“松江新城綠環水脈”的建設,打造更多服務老百姓的“濱水空間”;二是持續優化各水利控制片的引排水方案,增強河道的活水暢流能力,不斷改善區域水質。
水質是一條河湖的生命線。河湖水質的好壞,是衡量工作質量高低的直接體現,也是治水成果大小的終極體現。不管是供水還是排水,最終都要匯入河里;不管是水中還是岸上發展的健康程度,最終都可以用水質的指標來進行體現。
“問題在河里,根子在岸上”。每次開會,不管大會小會,我都提到要“以水質論英雄”,目的就是要讓這個治水觀盡快在我們全局上下形成共識,讓所有干部職工握指成拳,形成強大的治水合力,讓松江1646條(段)河湖的水變得更好。
“片圩區齊聯動”
打通活水暢流壁壘
經過多次實地調研與座談交流了解到,要想實現河湖水質穩定改善,活水暢流調度很關鍵。所謂活水暢流調度,首先要在“活”字上下功夫,讓水動起來。要在保證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漲落有定時的潮差,把好沿江的“大口門”,讓骨干河道的水流得更加活絡。其次要在“暢”字上下功夫,讓水流起來。要充分利用好“水利控制片”和“農村圩區”兩個片區,協同聯動、主動干預,提升區域內河道水體的流動性。利用圩區和片區的科學調度,把好圩區的“小口門”,讓中小河道的水流得更加暢快。
調研走訪中也發現,目前我們的水環境治理工作還存在一定的短板。近年來,為深入開展水環境治理和水資源調度工作,我們一直大力推進相關項目的規劃和建設。如油墩港等骨干河道整治,使得航道更加通暢;俞塘水閘翻建,使得水資源調度更為高效;圩區改造、標準化創建,使得泵閘管理更為規范;近三年累計實現356座農村圩區優品泵閘的提檔升級等。
去年,結合大興調查研究工作,堅持問題導向,我多次實地走訪了黃浦江中上游堤防一線,踏勘了部分沿線支河橋梁、支河口門、景觀節點等岸段,真實了解影響水質穩步提升的因素,盤清家底,著力破解水環境面貌改善瓶頸難題。我認為,把聽民聲、破難題放在突出位置,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才能真正達到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的效果。
“泵閘河共協同”
推動水資源調度“再上臺階”
泵、閘、河三要素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立身之本,必須要發揮好協同聯動作用,發揮治水理水的最大功能效益。我們的泵和閘數量較多且分布較廣,幾乎是零星散落在松江水系的各個地方,管理稍有不規范就會帶來不少問題。
比如,在去年三月份調研走訪中發現,洞涇鎮花鰱河泵閘未按《區水資源調度方案》非汛期工況(閘門常開)執行,為了深度系統地研究全區泵閘管理上存在的共性問題,我們將花鰱河泵閘作為典型案例,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先后4次現場調研會商解決方法。經多次與洞涇鎮水務站、泵閘管理單位等相關部門溝通協調,最終制定了一套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調度上靈活安全、管理上方便的方案。該方案使得此圩區兩條無動力引排的河道得到了充分調度,水質明顯得到改善。洞涇鎮也從原來的各個圩區調度各自為政,調度時間、頻次不明確,轉變為相鄰圩區統一調度、片區聯動。
調研中,我還實地操作了泵、閘的啟閉,體驗了泵閘聯動調度水資源的效果。我通過詢問泵閘管理人員,了解到目前泵閘管理上的一個短板——水資源調度方案不夠精細化。為此,我們召開座談會,要求各街鎮泵閘管理單位結合圩區實際制定水資源調度的“一圩一方案”,并召集行業部門對各方案進行專業論證。統籌各個街鎮,打破區域界限,樹立全區一盤棋的思想,對清水來源、水體流向及排水去處及時溝通,互相支持,緊密配合,不斷完善優化現有方案,實現更精細化管理。
工作之余,我向老領導請教了關于活水暢流的建議。我還牽頭在全局系統內成立了活水暢流工作領導小組,并擔任組長,多次到沿江一線口門實地調研,不斷加強水利建設項目精細化管理。如配合推進黃浦江加高加固,提高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持續推動沿江口門改擴建工程,加快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建設;以創新之舉推出“水上ETC”,實現船舶通航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監管沿線水閘,補貼資金予以傾斜;以“智慧水務”建設為引領,實現“一網統管、一屏觀水”等,切實推動活水暢流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通過近年來的“活水暢流”調度,各街鎮河道水質有大幅好轉,2023年全區水環境持續更新向好:507個市區鎮管河湖監測斷面水質優于Ⅲ類比例達93.7%,較往年提升6.2%。目前,我們水務部門也在積極打造更多老百姓身邊的幸福河湖,比如去年端午在華亭湖舉行的“賽龍舟”活動、“新城綠環水脈”的建設、“濱水空間”的打造等等,都是在努力滿足松江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不斷提升松江市民對水環境的滿意度。
下一步,我將繼續保持求真務實的態度,帶領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經常到水務堤防一線調研,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力爭實現“一潮水通百江”,努力為建設“科創、文明、生態”的現代化新松江提供堅實的水務支撐。
(原標題為《調研手記丨河道流動性差、水質不佳,如何打通活水暢流壁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