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讀天下第一碑,思韓世忠晚年進退
原作者:吳君神
注意!!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蘇州靈巖山腳下有南宋著名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墓園,墓前神道碑有“天下第一碑”的美稱,碑文記載了韓將軍一生功業。此碑樹立的前因后果,更是見證了老將軍晚年隱居蘇州,推動家族轉型的掌故。一碑之間,寫盡了蓋世英雄后半生的榮辱進退。
01
中興佐命定國元勛:碑文里的韓世忠
韓世忠墓神道碑 圖源:@蘇州發布
此碑全稱“韓蘄王神道碑”,高約10米,寬2.1米,厚0.3米,共88行,每行150多字,約有14000字。高度與字數在古今碑刻中極為少見,加之韓世忠的影響力,故有天下第一碑的美稱。
神道碑一般是在主人下葬時所立,此碑卻別有曲折。韓世忠去世于公元1151年,此時在位的皇帝是宋高宗,神道碑卻要到高宗兒子宋孝宗時才樹立。倒不是宋高宗沒有為功臣樹立神道碑的習慣。恰恰相反,他曾經為權臣秦檜賜親手書寫“決策元公精忠全德”碑文,武將中的張俊去世后也曾親書“安民保泰翊戴元勛之碑”。
韓世忠像 圖源網絡
韓世忠的功勞并非不如秦檜、張俊之輩,關鍵在此二人都是堅定的主和派,而韓世忠為堅定的主戰派,為高宗不喜,其去世后的待遇低于前者。宋孝宗年輕氣盛,高舉主戰旗幟,發誓收復失地。韓世忠的評價瞬間上揚,追封其為“蘄王”,并獲得“忠武”謚號,可與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相媲美。
韓世忠家人趁勢請求為其樹碑,宋孝宗立即答允,并親筆題寫“中興佐命定國元勛之碑”十字碑額。碑額中間刻有“選德殿書”四小字,選德殿是南宋臨安宮殿名,此處代指宋孝宗,相當于筆名。神道碑兩邊裝飾云紋意喻韓家世代榮華富貴,碑額處刻有夔龍紋極盡華美。
碑文由右丞相趙雄草擬,樞密使周必大手書。趙雄以直白的語調敘述韓世忠光輝燦爛的一生。著名的“莫須有”事件也留在碑文上:
岳飛之獄,王不平,以問檜,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王艴然變色曰:“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于時舉朝憚檜權力,皆附離為自全計,獨王于班列一揖之外,不復與親。
寥寥數十字寫盡韓世忠的急公好義,也讓“莫須有”三字流傳后世,成為秦檜永不能清洗的污點,更令人惋惜岳飛的冤屈。除了“莫須有”事件外,碑文還記載韓世忠反對秦檜議和的事跡:
秦檜還自沙漠,力勸太上屈己和戎,銷兵罷將。朝廷遣使交割河南境土,虜亦遣使來議,而使名不遜。時檜主議甚力,自大臣宿將,萬口和附,王獨慷慨泣涕,章上以十數,為太上開陳和議不可之狀。
“獨慷慨泣涕”“章上以十數”,表明主和派勢大主戰派式微。韓世忠迎難而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堅持向高宗上書,希望北伐中原。
周梅谷拓《韓蘄王神道碑》拓片 蘇州碑刻博物館藏
神道碑歷經坎坷。1939年,碑身被颶風吹倒,斷裂成十數塊。幸得靈巖山妙真和尚多方奔走,邀請各方人士以及韓家后人出錢出力,將斷塊用混凝土連接固定,重現昔日雄姿。
從碑文記載的韓世忠質問秦檜,以及反對議和,隱約能看到高宗對韓世忠的猜忌。難怪韓世忠晚年被迫退隱蘇州,轉而為家族子弟謀取后路,退中有進。
02
又上表乞骸骨:時勢使然下的隱退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韓世忠被提拔為樞密使,官階又往前進一級,實則已身處懸崖邊。樞密使掌管軍事,相當于副宰相,屬于武臣的最高榮譽。宋朝統治者吸取五代教訓,執行重文抑武的國策。樞密使一向由文官掌控,名將狄青擔任樞密副使,就被逼迫到郁郁而終。
《賜岳飛批剳卷 》趙構 南宋 臺北蘭千山館藏
此為宋高宗趙構親手寫給岳飛書信其中的一封,寫于1141年,此時與岳飛遇害不到一年。
釋文:得卿九日奏……韓世忠已至濠上……若得卿出自舒州,與韓世忠、張浚等相應,可望如卿素志。
宋高宗把韓世忠放到樞密使位置,就是在提醒對方可以退休。宋朝官場慣例,有功之臣在致仕之前官位再進一步,以高官厚祿退出政治舞臺。韓世忠心知肚明,神道碑詳細記載韓世忠力辭樞密使一職:
王上表乞觧樞務,避寵丐閑,時論高之。時紹興十一年也,又上表乞骸骨,不許。除太傅,依前三鎮節鉞,充醴泉觀使,進封福國公,賜第都城奉朝請。
“觧”通“解”,“乞觧樞務”表明韓世忠不敢擔任樞密使。“時論高之”則表明韓世忠的態度得到世人的贊同,彰顯政治智慧。“又上表乞骸骨”則是韓世忠配合高宗皇帝,兩人君臣一場,好合好散。“賜第都城奉朝請”,暗含高宗對世忠仍不放心,在都城給他安家。
《致運使直閣侍史尺牘》韓世忠 南宋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韓世忠是陜西延安人,十八歲從軍,五十二歲退休,一生轉戰乎南北,奔波于東西,安定福建,清剿江西,巡定兩湖,平定苗劉叛亂,黃天蕩大破金兀術,揚威大儀,聲震敵國。韓彥古總結道:
臣之先臣世忠,發身戎行,逮事徽宗、欽宗,皆著顯效。暨委質太上皇帝,自大元帥霸府,洪濟于中興,始終實備大任。仰憑宗社威靈與太上皇帝廟謨神算,摧勍敵如拉朽,芟劇盜如刈菅。大戰數十,小戰數百,豐功盛烈,光照古今。
“摧勍敵如拉朽,芟劇盜如刈菅”“大戰數十,小戰數百”,韓世忠殺巨盜強賊如割草,戰績太盛,光芒炫人耳目,不得不退隱了。韓世忠征戰大半生,留下一身傷痕,可能已經厭倦刀頭舔血的日子。此乃常情,畢竟人不能一直生活在廝殺里,以戰場為家。何況韓世忠此時坐擁高官厚祿良田美宅,身邊嬌妻美妾歌兒舞女,家中封妻蔭子光宗耀祖,應該沒有遺憾了。
紹興十一年,宋金兩國局勢緩和。此時宋逐漸務實,認為國力疲敝,無法北上收復失地。金國也明白南國多川澤,騎兵難到,滅宋不過幻想。雙方的和談進入實質階段。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宋高宗開始收拾中興四將,亦即劉光世、張俊、岳飛與韓世忠。
《中興四將圖卷》局部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劉光世打仗敗多勝少,早早交出兵權回家享福。張俊熱心政治轉身當文官。岳飛含冤下獄,慘死風波亭。作為有政治嗅覺的大將,韓世忠只能乖乖致仕退隱。
韓世忠交出軍權退出官場,卻仍未得閑。他與部下長期同生死、共患難結下的關系,對皇權構成威脅。為了消除皇家的猜疑,韓世忠選擇采取閉門謝客,不與部下往來,以此保全家人。
03
寶玉妻男宿業纏:居蘇期間的家族轉型
韓世忠晚年究竟退居到哪里?歷史上存在兩種觀點。有的認為是蘇州,證據是韓世忠在此建有韓園。有的認為是杭州,證據是高宗的御賜宅院。作為中央干部,韓世忠按理應該在杭州退休,在西湖邊上養老。《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
晚以公王奉朝請,絕口不言功名。自罷政居都城,高臥十年,若未嘗有權位者,而偏稗部曲往往致身通顯,節鉞相望,歲時造門,類皆謝遣。獨好浮圖法,自號清涼居士。
《高義帖》韓世忠 南宋 故宮博物院藏
韓世忠實際隱居地點卻是蘇州,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墓地安置在蘇州市木瀆鎮靈巖山西南麓。韓世忠墓由神道碑、韓蘄王祠及韓世忠夫婦合葬墓三部分構成。神道碑前文已經提過。韓蘄王祠是供人瞻仰祭拜韓世忠的場所,位于靈巖小學內。祠堂分前后兩院,陳列了韓世忠史跡、韓世忠像等物,反映其生平經歷。
韓蘄王祠 圖源:看蘇州
墓中安葬了韓世忠和四位夫人,屬于非常獨特的一夫多妻合葬墓。古人講究一夫一妻多妾制,夫婦墓葬多為一夫一妻,有時因原配早逝,而會將原配與繼室合葬,形成一夫二妻的葬制。韓世忠功勞太大蔭及家人,除原配秦國夫人白氏外,梁氏、茆氏與周氏,或因軍功,或因生子,各被封為楊國夫人、楚國夫人、蘄國夫人。韓世忠夫婦葬在蘇州,說明他把蘇州當家。晚年退休之后,他往來于蘇杭兩地,以蘇州為主。
至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的記載,又當如何解釋?高宗皇帝對他有提防之心,不可能將韓世忠放到邊關,以免養虎遺患。“韓蘄王神道碑”記載韓世忠妻子與兒子作為人質居住在臨安:
時楊國夫人及二子質,傳軍防守甚嚴,王略無顧念。會隆祐太后宣見楊國,楊國詣傳紿曰:太尉作如許事。
梁紅玉在軍前擂鼓 圖源:電視劇《精忠岳飛》
楊國夫人就是傳奇女將梁紅玉,“二子”是指長子韓彥直與次子韓彥樸。除了留妻子為人質,高宗還請隆祐太后多多接觸梁紅玉,走夫人路線籠絡韓世忠。在表面的關懷下,藏著重重猜忌。
蘇州離杭州近,皇帝可以及時知道韓世忠動向。且蘇州是東南重鎮,經濟異常繁華,世忠退隱此地,也能展現朝廷對功臣的重視。韓世忠本人可能覺得在天子腳下仰人鼻息,生活不自在,遂決定在蘇州安享晚年。以韓世忠在苗劉兵變中的救駕之功,皇帝還是會給面子。
最關鍵的是梁紅玉在抗金戰爭中早逝,韓世忠將其安葬在蘇州靈巖山下。從南宋人徐謂禮的墓葬中可知,當時夫婦合葬墓是異室同穴,亦即先將墳墓挖掘完畢,之后根據夫婦人數建立墓室,起到一次性完工,夫婦先后安葬的作用。韓世忠將梁紅玉葬于蘇州,表明他死后也會埋在此。
韓世忠墓 圖源:看蘇州
前面都是佐證,韓世忠晚年定居蘇州的直接證據,源于其碑文:
(紹興)二十一年秋,王病不能朝,乃上表謝事。策拜太師,問疾之使肩摩轂擊于道。于是悉召故人列侯勉以忠義大節,焚逋券百萬,親視含襚,曰:“吾以布衣百戰致位公王,可以無憾矣。”以是年八月四日,薨于私第之正寢,享年六十有三。
紹興二十一年秋天,韓世忠病重,無法出席朝會等禮儀活動。臨終前以效忠皇帝、用心為國勉勵老部下。“含襚”是指喪葬用品。“私第”一詞表明非杭州御賜宅邸,而是在蘇州置辦的私家園林。韓世忠病逝于蘇州,足以表明其隱居地點為蘇州。杭州的御賜宅邸是禮儀建筑,參加典禮的臨時居所。
韓世忠、韓彥直紹興十二年(1142)飛來峰《翠微亭題名》清拓本。民國徐乃昌舊藏
韓世忠晚年在蘇州的隱居生活,限于史料記載已經很難知道詳情。從其晚年寫的《南鄉子》中,略微能有一點體悟:
人有幾何般。富貴榮華總是閑。
自古英雄都如夢,為官。寶玉妻男宿業纏。
年邁衰殘。鬢發蒼浪骨髓乾。
不道山林有好處,貪歡。只恐癡迷誤了賢。
韓世忠文字質樸,符合硬漢形象。“寶玉妻男宿業纏”,表明晚年的韓世忠封妻蔭子兒女雙全,功名利祿在手,注定青史留名,才能用“宿業”形容“寶玉妻男”。“山林有好處”描繪晚年退居蘇州的隱逸生活。“誤了賢”一語,則又隱含埋怨,對秦檜等人當道的不滿。
《平江圖碑》上的“韓園” 圖源:蘇州碑刻博物館官微
居蘇州十年間,韓世忠大多待在韓園。韓園原名滄浪亭,取自屈原的《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蘇州府志》記載韓世忠得園過程:
紹興初,韓蘄王提兵過吳,意甚欲之,章殊不悟,即以隨軍轉運檄之,章窘迫,亟以為獻。其家百口,一日散居。
“其家百口,一日散居”,讓人感受到韓世忠的粗暴,也成為其人生中的污點。宋代對武將非常提防,視不貪財不好色受部下愛戴的將領為大敵,岳飛就是典型例子。韓世忠奪人園林可能是自污之舉,從中體現出政治智慧,也埋下他晚年居蘇的伏筆。
翠玲瓏 圖源:蘇州文化旅游資訊
韓園占地250畝,屬于巨型園林。韓世忠大力改造庭園,建瑤華境界(梅亭)、翠玲瓏(竹亭)、清香館(桂亭)等諸亭,最夸張的是在園中兩座小山間架起百米長的“飛虹橋”。南宋沒有水泥,沒有鋼筋,造百米長橋需要面臨很多困難。飛虹橋成為韓家彰顯財力的標志。韓世忠為躲避猜忌,基本不招待客人,外人很難一睹美景。南宋中后期才子吳文英,曾有幸游覽韓園,作《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喬木生云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戰艦東風慳借便,夢斷神州故里。旋小筑、吳宮閑地。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
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看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此心與、東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
詞的開頭追憶韓世忠的“英雄陳跡”,“戰艦東風慳借便”夸贊韓世忠在黃天蕩戰役中的功績。惋惜其北伐壯志未酬,只能大力建造韓園,發泄心中憤懣。
黃天蕩古戰場遺址 圖源:南京棲霞文旅
隱居蘇州期間,韓世忠操心子弟教育。在重文抑武的背景下,他覺得武將沒有前途,希望子弟朝著文官方向轉型。自范仲淹改革教學制度,蘇州教育甲于東南,培養出大批人才,宋代《吳郡登科題名錄碑》記錄244個蘇州登科進士姓名。定居蘇州的韓氏子弟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韓世忠一番用心良苦,終有所獲,子孫多為文官,碑文載:
子男四人。長曰彥直,嘗任戶部尚書,今為大中大夫,延水縣開國伯,食邑八百戸。次曰彥樸,奉議郎,直顯謨閣,蚤世。次曰彥質,朝奉大夫,直徽猷閣,知黃州。次曰彥古,起復朝奉大夫,充敷文閣待制,知平江府兼節制水軍,今家居終蘄國之制。
孫男十七人,曰梴,奉議郎、太社令;曰杕,奉議郎、直秘閣;曰格,宣教郎;曰樞,承務郎;曰松,通仕郎;曰相,承事郎;曰椿,承務郎;曰楷,承奉郎;曰林,將仕郎;曰森;曰休;曰楫;曰杰;曰本;曰梓;曰樟。
韓世忠有四子十七孫后代昌盛,刨除早逝與年幼人員,其三個兒子與九個孫子都成為文官,家族轉型較為成功。
《橘綠圖》馬麟 南宋 故宮博物院藏
按照父親心愿,長子韓彥直在工部、刑部、吏部擔任過官職,后來更是當到臨安知府,地位類似北京市長。韓彥直也留心于學術,撰寫《橘錄》一書,最早記錄柑橘品種和栽培技術。為增加文化底蘊,韓彥直編寫《水心鏡》將宋朝以來史實分門別類,著167卷,《宋史》載:
嘗摭宋朝事,分為類目,名《水心鏡》,為書百六十七卷。禮部尚書尤袤修國史,白于朝,下取是書以進,光宗覽之,稱善。
尤袤是中興四大詩人之一,文學素養極高。他對韓彥直的認可,表明其學問達到較為高深的水平,融入到文人圈。幼子韓彥古更是與蘇州有緣,擔任過平江知府。做官之外更是勤于寫詩詞,與文人雅士相互交往。他曾作《題大智院明月巢》:
清風去無塵,白云來無心。
一笑玉溪上,落花流水深。
“清風”“白云”祥和安寧,蘊含佛教精神。韓彥古承接父親晚年寄情佛教的閑情。“一笑”中飽含灑脫,視富貴榮華如流水落花,儼然一副江南名士模樣。韓家從武將到文臣的轉型非常成功。
韓世忠像 圖源網絡
蘇州位置上佳,能處理好與朝廷關系,安高宗之心。韓世忠更是以退為進,貌似從樞密使崗位上退隱林下,實則在布局家族轉型。他利用十年時間,由武轉文成功延續數代富貴。
04
滿城盡是韓蘄王:蘇州境內的遺物遺跡
韓世忠在蘇州居住的時間不長,留下的痕跡卻很多,首推的當屬韓瓶。
蘇州境內出土過大批外形粗糙尖長、口小腹大能裝水的陶器,民間盛傳它是韓世忠部隊使用的軍用水壺,稱作“韓瓶”,蘇州各地博物館均有收藏。韓瓶具有容量大、不易漏水、耐摔打的優點,特別適合急行軍時邊跑邊喝,補充身體水分。
甌窯青釉褐彩"東位"銘文雙系韓瓶 南宋 溫州博物館藏
關于韓瓶的來歷,鮮少有人記載。它的使用痕跡幾乎貫穿整個南宋,對后世有深遠影響。《骨董瑣記》記述:
康熙丁亥,有漁人掘得瓷罌數百……或謂此韓瓶也,韓蘄王(即韓世忠)所遺,得者遂珍之。
韓世忠與蘇州的緣分頗深,他的足跡遍布蘇州各地。大凡韓世忠軍隊駐扎場所,都有韓瓶遺物留存。韓世忠曾率軍駐扎張家港,可能正是因為有這段經歷,讓韓瓶成為張家港標志性文物,出土數量成百上千。張家港還曾發現過燒造韓瓶的古窯址,專家推測很可能是韓世忠隨軍工匠建造。
除了韓瓶外,韓世忠與穹窿山也結下不解之緣。相傳韓世忠晚年在穹窿山隱居,隱居場所叫“寧邦禪院”。從“寧邦”二字,可以看出他雖對世俗失望,心底仍然是那個為國為民的真英雄、大丈夫,渴望北伐收復失地。隱居期間,韓世忠與部下對月長談,訴說思鄉之情,留下一處景點“玩月臺”。民國大書法家于右任曾即興揮毫“韓蘄王玩月臺”六個大字,為穹窿山增添一份文氣。
寧邦寺 圖源:@半緣君Yuan
韓世忠與梁紅玉的愛情感天動地。馮夢龍在《情史》中評價梁紅玉道:
梁夫人不為娼,則不遇蘄王。不遇蘄王,則終身一娼而已。夫閨閣之幽姿,臨之以父母,誑之以媒妁,敵之以門戶,拘之以禮法,婿之賢不肖,盲以聽焉。不幸失身為娼,乃不能擇一佳婿自豪,而隨風為沾泥之絮,豈不惜哉!
歌頌韓梁感情超脫世俗偏見,不拘泥于禮法。歌頌梁紅玉能自主擇婿,追求自由與愛情。梁紅玉雖不幸沉淪風塵,卻能把握命運,獲得許多名門閨秀都無法想象的愛情,陪韓世忠經歷金戈鐵馬。
《致總領少卿尺牘》韓世忠 南宋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韓世忠對蘇州最大的貢獻當屬虔心向學的韓氏子弟。長子韓彥直前文已經略微提過,文武雙全,在政治、史學、農學方面都有深刻的研究。次子韓彥質歷任地方,當過平江知府、淮西總領、臨安知府等職,最終以太中大夫致仕,死后獲得“敏達”謚號。幼子韓彥古頗有孝心,在蘇州當官時,遇到家庭矛盾就像現在的調解員一樣,耐心聆聽排憂解難。可見韓氏一族已經成為較為典型的文官家族。
結 語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應當知進退。韓世忠的進退是很好的典范。他一邊退居蘇州,一邊安排子弟習文,轉換賽道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我們應該向韓世忠學習,選擇在恰當時間點往后退一步,為前進蓄勢邁向更好的遠方。拳頭收回來,打出去才更有力量。
參考文獻:
1.【元】脫脫:《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版。
2.黃光輝:《碑志書寫與南宋朝政關系初探》,《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1第12期。
3.鄧廣銘:《宋韓忠武公世忠年譜》,重慶獨立出版社,1944年版。
4.張曉旭:《宋韓蘄王韓世忠神道碑研究》,《東南文化》,1989年第5期。
5.宋志紅:《南宋名將韓世忠研究》,暨南大學2006屆博士論文。
6.葉梓:《穹窿山的隱者》,《江蘇地方志》,2020年第1期。
7.高新天:《韓瓶新考》,《東南文化》,2005年第6期。
8.【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華書局,1956年版。
9.【宋】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集》,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10.趙巖:《明清敘事文學中韓世忠梁紅玉故事的接受研究》,河北師范大學2010屆碩士論文。
11.【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
12.夏星南:《〈咸安韓氏宗譜〉概述——介紹韓世忠及其家族》,《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
13.陳潔:《韓彥直與〈橘錄〉初探》,重慶師范大學2020屆碩士論文。
14.姚國強:《韓世忠墓址新考》,《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年第2期。
15.李貴治:《抗金名將韓世忠與夫人梁紅玉事略》,《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4期。
16.宋志紅:《論南宋初年韓世忠罷兵權》,《青海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17.宋志紅:《關于韓世忠休閑避難原因之探析》,《蘭州學刊》,2006年第6期。
18.鄧駿捷、梁燕洪:《韓世忠梁紅玉故事源流考略》,《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第3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