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飲料分級后,快樂水讓我快樂不起來了
你是否想過有一天,你愛喝的飲料被分成三六九等?它們被劃分在不同等級之下,以一種直白又不容置疑的權威性展現在你的眼前。
這一天來了。
近日,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宣布,為引導公眾健康飲食,該中心研制的飲料“營養選擇”分級標識在上海市開始試行。
在這個標準下,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快樂水被打上了D級,一些我們認為健康干凈的飲料卻不能被劃分進A級。飲料分級新規的背后,其實是人們飲食觀念的轉變以及對0糖健康飲品的關注。
早在2022年底,新加坡就開始實行飲料標簽分級新規。當地政府要求在飲料上貼營養等級標簽,根據飲料里的糖和脂肪多少,分成ABCD四個等級。如今,上海也開始推行飲料分級標識,與新加坡的飲料分級規定存在著異曲同工之妙。
上海此番對飲料的分級標識也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綜合反映飲料中含有的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劑情況,從A到D級,推薦程度遞減,讓消費者按級選擇,喝得明白放心。
具體來講,一款飲料的“營養選擇”分級要看它的“短板”。比如某款飲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為12g/100ml,其非乳源性糖等級就為D級;飽和脂肪含量為0.5g/100ml,因此飽和脂肪等級為A級;反式脂肪酸含量為0.3g/100ml,等級為B級;不添加非糖甜味劑,非糖甜味劑等級為A級;綜合取其“最低值”,那么這款飲料的總體評級應該為D級。
按照上海飲料分級標準,有機構對2023年銷售額TOP100的飲料單品做了分析,結果讓人大跌眼鏡。檢測結果表明,我們日常生活中中常見的某能量飲料、即飲茶、乳飲料、甚至某品牌牛奶等產品都被列入D級飲料范圍。
D級飲料可能在口味上受到消費者歡迎,但結合飲料分級來看,它們可能不是健康的最佳的選擇了。
分級的風刮到飲品界是有跡可循的。近年來,消費者們越來越重視健康,人們逐漸意識到糖對身體健康的負面影響。
作為“含糖大戶”,飲料中隱藏的糖分更讓人心驚。看起來清清爽爽的檸檬茶,含糖量高達65克,折算成方糖數為14.4塊;主打促消化的乳酸菌飲品,暗藏著大約13塊方糖;更不用那些喝起來就很甜的果汁和奶茶類飲品了。
糖含量,已經逐漸成為消費者評價飲品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商家們競爭的一個重要領域。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順應市場變化,“0糖”“0卡”“0脂肪”等無糖飲品概念應運而生。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過多攝入游離糖會增加肥胖、 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含糖飲料是其攝入主要源之一。世衛組織建議成人每日攝入糖最好在25g左右,但從上文可知,含糖飲料單瓶含糖量大于25g的比比皆是。
根據我國發布的《國民檢測公報》顯示,2000年成人肥胖率為7.0%,到2020年增長到了14.6%。我國糖尿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加,過去近15年中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從9.7%增加到11.9%,新增患病人數超過5000萬人。
往大了說,吃糖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的風險,往小了說,斑點、皺紋、蛀牙也都和糖脫不掉關系。加上這些年,不管是商家還是媒體,都在宣傳過量食用糖的危害,七分糖、三分糖、無糖、0糖,糖越少越受歡迎。
一項關于為什么會購買無糖飲料的調查顯示,67.4%的人是注重低糖生活,43.7%的人為了預防身體疾病,41.3%的人因為要減肥,主動遠離有糖飲料。
所以盡管標著0糖、無糖的飲料價格高企,也有很多人為其買單。比如打著“0糖、0脂、0卡”,把價格定在5元的元氣森林成為了無糖飲料定價的基準線。無糖可樂也比正常可樂貴一塊,依舊非常暢銷。
但無糖飲料真的健康嗎?
無糖飲料的價格更高,我們是在為什么買單呢?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搞清楚無糖飲料究竟是什么。
無糖飲料也可能含糖,只是含量很低,這和普通人的預期不太一樣。《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28050-2011)中明確規定, 如果每百毫升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高于 0.5 克,就可以在產品標簽中注明“無糖”。
也就是說,一瓶500ml的無糖可樂最多含糖2.5g。而加這么少的糖,飲料喝起來還是甜的,得歸功于代糖。
代糖是從植物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甜味劑,甜度可達到蔗糖的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倍。而且在賦予食物甜味的同時,幾乎不提供或很少提供能量,所以備受推崇。
更重要的是,將蔗糖、果糖這些可產生熱量的糖,替換成代糖后,飲料的生產成本也直線下降了。這里有個專業術語叫做“甜價比”,代表單位蔗糖價格下,能夠實現的相對于蔗糖的甜度倍數。
從2022年的數據看,甜價比較高的甜味劑包括甜蜜素(3.33甜度/元)、安賽蜜(3.33甜度/元)、三氯蔗糖(3.25甜度/元)。如果一瓶飲料中蔗糖的成本為1元,換成這些代糖只需要0.3元。
而且,很多人會覺得無糖飲料比有糖的難喝,這不是錯覺。甜價比高的代糖甜味劑,常伴有苦味或金屬味的不良后味,需要通過與其他甜味劑或者蔗糖進行復配。像赤蘚糖醇甜味純正、協調性好、入口有清涼感,但它的甜價比只有0.07,而且一次性攝入超過50-60克有腹瀉風險,所以一般用來調節口味。
無糖飲料成本降低,口味變差,售價卻更高了,看來我們更多的是在為健康買單。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代糖帶給我們甜蜜的同時,也一直因為安全隱患而是非不斷。雖然甜味劑有高甜度、低熱量的優點,對健身人士、糖尿病人、牙齒不好的人來說是福音,但關于是否會損害健康的爭議從未停止。
像老一輩常吃的糖精,甜度高達蔗糖的500倍,卻因為被發現可能致癌而被市場淘汰。而無糖可樂中的阿斯巴甜,近年也一直深陷致癌疑云。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量攝入代糖,也可能對胰島素、心腦血管產生影響。
那無糖飲料還能喝嗎?好消息是,代糖存在安全劑量,快樂水還能喝!我國對甜味劑的審批非常嚴格,很多代糖都有大量研究支持其在每日推薦攝入量上限(ADI)以內的長期使用安全性,科學、合理地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
人類喜歡甜味,是寫在基因里的本能。
在食物過剩的今天,我們從食品中攝入的能量已經超過人體正常需求。如何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盡量保持身體健康,成了現代人的必修課。
上海的飲料分級給全國開了個頭,把選擇的主動權還給消費者,希望能引導廠商研發出更多好喝不貴的健康飲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