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壇雙環萬壽亭的前世今生
不入園林,哪知春色如許。天壇公園西北內壇有一組特殊的園林式建筑——雙環萬壽亭,內有大面積草坪,亦植有海棠、丁香、連翹等諸多花灌木和松柏,亭、廊造型各異,結構精致,是天壇中一處美麗幽靜、獨具特色的景區。每年春季,游客到此踏青賞花、休閑游樂,盡享春日美好時光。
天壇雙環萬壽亭。(作者供圖)
由中南海遷入天壇
雙環萬壽亭原建于中南海內,是清乾隆皇帝為其母親50大壽祝壽時所建。此亭由兩個圓亭套合而成,因而稱為“雙環”,又因其亭基為桃形石臺,平面形狀寓意一對壽桃,取“和合、吉祥、長壽”之意,又稱“桃亭”,足見乾隆皇帝對母親的壽禮確實花了一番心思。
20世紀70年代末,中南海因建設需要,要拆除部分舊建筑,周恩來總理親臨勘查,指示“能不動的盡量不動,必須動的可遷入公園”。而雙環亭是在1975年總理病重時特別批復:“雙環亭可以遷往天壇,讓人民都看看。”故于1976年,雙環萬壽亭與方勝亭、扇面亭及游廊等一起由中南海遷至天壇公園。原亭上曾有“風亭月榭”“蕙圃珠泉”雙匾,均為清光緒御筆,因亭子前后遍植海棠,故又有“海棠亭”之譽。但從中南海遷出時,亭上兩塊清光緒皇帝書匾不知所終。
在天壇重組后盡顯皇家氣派
雙環萬壽亭遷建天壇后進行了重建。因搬遷時亭子已被拆卸,天壇公園接收到的只是亭子的局部構件。天壇的工程師和工匠們參照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找到的與亭子相關的說明及6張老照片,對雙環萬壽亭進行了重新組裝。重組后的雙環萬壽亭基本保持原貌,只是連接不同亭子的游廊延長了1倍,達到約110米。
游客現在所見的雙環萬壽亭結構奇特嚴謹,造型端莊勻稱,兩圓亭皆為重檐頂,上覆孔雀藍琉璃黃瓦剪邊,單翹三踩平金斗栱,下檐黃琉璃藍瓦剪邊,雙翹五踩平金斗栱,為典型的皇家園林建筑設計,兩亭各有八根檐柱,檐柱間連以坐凳,南北向為如意踏跺。雙環萬壽亭梁枋上施用金線蘇式彩畫,繪畫題材以花鳥、風景、人物、建筑等主題,與周圍生態景觀相得益彰。游人至此休息,可見回廊曲折、草木青青,亭臺精致,景色宜人。
彩畫表達吉祥寓意
雙環萬壽亭不但有“和合、吉祥、長壽”之意,其建筑木梁枋的彩畫寓意也無不體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亭是供人憩息、乘涼、觀景的園林點景建筑,常用蘇式彩畫裝飾,分為包袱式、方心式、海墁式三種類型,具有“有畫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特點。
雙環萬壽亭及游廊梁枋上繪有代表富貴的牡丹花、代表凌波仙子的水仙花、代表古代婦女勤勞持家的喇叭花,還有梅花、喜鵲組合圖案寓意“喜上眉梢”,牡丹、壽石、貓和蝴蝶組合圖案寓意“富貴耄耋”,仙鶴、松樹組合圖案寓意“松鶴延年”等等。這些帶有祝壽、喜事、吉事的圖案比比皆是,將中國傳統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陳嬌系北京天壇宣教中心高級工程師,許蕊系北京天壇宣教中心助理工程師)
來源丨科普時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