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烏菲齊藏18世紀繪畫來滬,匯集戈雅、夏爾丹名作
4月11日,展覽“最后的貴族——烏菲齊館藏18世紀歐洲大師繪畫”在上海東一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東一與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五年十展”合作項目的第四展,共展出80件烏菲齊館藏珍品,匯集了戈雅、提埃坡羅、加納萊托、布歇、夏爾丹等50余位藝術大師的作品,通過繪畫、貴族首飾、手工藝品、雕塑等多種形式,再現了美第奇家族留給世人的藝術遺產。
從宏大歷史題材到細致入微的平民風俗,展覽呈現了歐洲18世紀的政治和社會變革帶來的藝術演變。同時,該展覽也與兩周前在美術館開幕的“提香·花神”展形成前后呼應。
在展覽開幕之際,澎湃新聞采訪了策展人亞歷山德拉· 格里弗(Alessandra Griffo),談及了烏菲齊美術館的18世紀藝術及展覽亮點。
18世紀是西方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許多現代甚至當代的特征,都在此時開始形成。政治的革命、思想的啟蒙也催生了無數歐洲藝術史上最珍貴、最具象征意義的作品。當時的藝術作品不僅是美學上的藝術品,更是窺探創作這些作品的藝術家思想、夢想和愿望的窗口。
2024年4月11日,展覽“最后的貴族——烏菲齊館藏18世紀歐洲大師繪畫”在上海東一美術館開幕。展覽精選了烏菲齊美術館的80件館藏,圍繞“宮廷與新社會肖像”“風景畫、靜物畫與風俗畫”“神話、歷史與傳奇故事”“旅游業的誕生”和“ 地方特色與遙遠國度的魅力”五個章節,匯集戈雅、提埃坡羅、卡納萊托、 布歇、夏爾丹等50余位藝術大家的作品,通過繪畫、貴族首飾、手工藝品、雕塑等多種形式,呈現18世紀歐洲藝術藍圖,令觀眾感受那個時代的藝術魅力與人文圖景。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是東一與意大利烏菲齊美術館“五年十展”合作項目的第四展。東一美術館執行館長謝定偉表示:“兩周前,我們剛在這里為‘提香·花神——烏菲齊美術館威尼斯畫派珍藏展’揭幕,看到這兩個展覽帶給中國觀眾的這些璀璨的藝術文明遺產,令我們不得不感念美第齊家族的末代后裔將家族的藝術收藏整體保留在佛羅倫薩這座城市并由此造就了烏菲齊美術館的建立,此次展覽名為‘最后的貴族’也正是出自于此。兩個展覽形成了持續兩個世紀的歐洲藝術史發展的前后呼應,觀眾或許可以感受到18世紀的藝術時尚正是受到200年前威尼斯流派的影響逐漸發展而來。 ”
馬丁·范·梅滕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哈布斯堡家族的瑪麗亞·特蕾莎與其十三個子女的肖像》,約1756年
最后一位美第奇留下的18世紀藝術遺產
從15世紀開始,美第奇家族就主宰著佛羅倫薩的命運。他們經營著龐大工商業、控制佛羅倫薩的政治權力,還出了三位教皇、兩位法國皇后。而烏菲齊美術館是1560年由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為托斯卡納大公國興建的行政辦公廳,并用于存放私人稀有的珍品收藏。在之后的數個世紀中,烏菲齊家族增添了許多藝術精品,它富可敵國的藝術收藏以及和藝術至深的淵源,在“佛羅倫薩”和“文藝復興”上打上了自己深深的烙印,為西方文化藝術和城市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展覽現場,普法爾茨選帝侯夫人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美第奇肖像(左)與親王費迪南多·德·美第奇肖像(右)
美第奇家族徽章吊墜
然而,美第奇家族1737年走向消亡。在王朝和政權的巨變更迭之中,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位直系女繼承人安娜·瑪麗亞·路易莎·德·美第奇將家族的龐大藝術遺產留給佛羅倫薩,她堅持:這些繪畫、雕像、圖書館、珠寶和其他珍貴物品不得離開佛羅倫薩,它們將作為大公國的珍寶,供公眾以及外國人參觀。這也使得烏菲齊美術館中的藏品具有極高的社會影響力與藝術、人文、歷史等方面的價值。展覽也從美第奇家族成員的肖像,家族徽章等展品展開敘述。
展覽現場,朱塞佩·皮亞蒙蒂尼《強擄薩賓婦女》青銅,18世紀初
展覽現場,蝴蝶飾板(左)蒂沃利灶神廟飾板(中)密涅瓦半身像浮雕(右)
五個章節展現歐洲藝術藍圖
澎湃新聞獲悉,展覽圍繞“宮廷與新社會肖像”“風景畫、靜物畫與風俗畫”“神話、歷史與傳奇故事”“旅游業的誕生”和“ 地方特色與遙遠國度的魅力”五個章節來展現18世紀的歐洲藝術藍圖。
弗朗西斯科·戈雅,《欽瓊女伯爵在馬背上的肖像》,1783年
弗朗索瓦-澤維爾·法布爾,《維托里奧·阿爾菲耶里肖像》,1793年
其中,“宮廷與新社會肖像”單元呈現的是十八世紀繪畫藝術中的肖像畫是如何體現當時的社會變革的。在那個時代,擁有屬于自己的畫像不再是統治者和國王的特權,人們紛紛用畫像來展現自我。
而“風景畫、靜物畫與風俗畫”單元講述的是十八世紀的歐洲對于風景畫和靜物畫需求的與日俱增。同時,肖像畫的普及和平民化也推動了風俗畫的發展,這種題材再現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洗碗、打羽毛球、朝圣、吹笛子……用一種親切的方式拉近了我們與那個時代的距離。
讓·巴蒂斯特·西梅翁·夏爾丹《打羽毛球的孩子》,約1740年
雷切爾·勒伊斯《靜物》,1715年
隨著人們對于外部世界的關注,宗教主題的繪畫大幅減少,寓言或取自古今文學作品的題材成為了新的風尚。“神話、歷史與傳奇故事”正式講述這一現象。
受到啟蒙運動與百科全書的影響,歐洲的旅游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畫中對城市的描繪愈發流行,旅游已經不再是出于經濟目的或為了宗教朝圣,而作為一種修身和休閑的方式,這一現象也讓風景畫中對于城市的描繪愈發流行。展覽中的“旅游業的誕生”單元呈現的是在這一現象下的藝術以風景畫來描繪城市。例如,卡納萊托筆下的《大運河景觀》《威尼斯總督府景觀》及其他風景與城市景觀畫,展現了交相輝映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和那不勒斯的風光,為當時深受世人喜愛的意大利名都增添了濃厚的傳奇色彩。
喬瓦尼·安東尼奧·卡納爾,又名卡納萊托,《威尼斯總督府景觀》 ,約1735-1750年
喬瓦尼·安東尼奧·卡納爾,又名卡納萊托,《隨想畫:環礁湖邊的墳墓》 ,1756-1760年
隨著旅游業的盛行,人們也開始把目光投向了更加遙遠的地區。巴托洛梅奧·賓比創作于18世紀初期的《土耳其武器與靜物》和讓-艾蒂安·利奧 塔的《一位穿著土耳其服裝的女士正在閱讀》等畫作,則以迥異于傳統西方的異域情調,從另一角度詮釋了旅行主題。
此外,對于歐洲人而言,東方就是那個神秘而充滿魅力的他鄉。在此次展覽中,觀眾也可以看到一些東方元素,以及中國繪畫的影子,以此彰顯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巴托洛梅奧·賓比《土耳其武器與靜物》 ,約1700年
在展覽開幕之際,澎湃新聞采訪了策展人亞歷山德拉· 格里弗(Alessandra Griffo),談及了烏菲齊美術館的18世紀藝術及展覽亮點。
對話|策展人亞歷山德拉· 格里弗(Alessandra Griffo)
澎湃新聞:18 世紀的歐洲藝術多種多樣:,通過繪畫和建筑的影響,歐洲藝術逐漸出現了巴洛克風格,隨后在法國凡爾賽宮的建造和裝飾等因素的影響下,出現了以典雅為特征的洛可可風格……因此,這個世紀的藝術發展尤為豐富。如何看待這繁復的百年藝術變遷?
亞歷山德拉:誠然,在這一時期,巴洛克風格正向洛可可風格過渡,從18世紀下半葉開始,新古典主義有了發展空間。但是,在同一時期的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是可以同時存在的。這一點在描繪歷史的畫作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如果將完成的畫作與草圖,又或是與私人委托的畫作相比較,你會發現,18世紀時的巴洛克式的畫作華麗(較17世紀更為奔放)與洛可可式風格相輔相成,后者則被收藏家們視為更狂野、更輕盈的任性風格。
讓-艾蒂安·利奧塔,《一位穿著土耳其服裝的女士正在閱讀》 1753年
澎湃新聞:以美第奇家族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收藏為主的烏菲齊美術館,是如何在美第奇家族之后建立起自18世紀藝術的收藏體系的?和法國、英國等國家的美術館相比,烏菲齊美術館的18世紀藝術收藏有著哪些特色?
亞歷山德拉:烏菲齊美術館的18世紀藝術藏品與大公們,以及他們的品位有著深厚的淵源。烏菲齊美術館的18世紀藝術藏品主要來自美第奇家族(托斯卡納大公國的統治者,止于1737年)末代后裔。繼美第奇家族之后,哈布斯堡-洛林( Habsburg-Lorraine)家族也開始收藏當時的藝術家的作品了。1860至1870年,意大利國王遷至佛羅倫薩,而其18世紀的繪畫作品也隨之而來。例如,許多藝術品都是從帕爾馬運來的,而帕爾馬在上個世紀與法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安東·多梅尼科·蓋比亞尼,《被劫持的蓋尼米得》,1700年
弗朗索瓦·布歇,《嬰兒耶穌與圣約翰》,1758年
澎湃新聞:展覽強調了“18世紀歐洲藝術藍圖”,從肖像繪畫到描繪百姓風俗生活到繪畫,再到城市風光等,可否介紹下這一時代的“藝術魅力”是怎么樣的?18 世紀作為啟蒙運動的時代,展覽中的藝術作品將如何反映這一時期的思想發展呢?
亞歷山德拉:許多歷史學家認為18世紀是西方的第一個現代性。我完全認同這一觀點。如果不算當代性的話,現代性的幾個標志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
這是一個被理性之光照亮的啟蒙時代。這種新的世俗思維方式,再加上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成果,讓它擺脫了偏見,為我們帶來了不可逆轉的,涵蓋了文化、經濟和社會的有機變革。即便是除去美國獨立戰爭(1765 年)和法國大革命(1789 年)等極端現象外,歐洲各地也都發生了同樣的變化。
弗朗切斯科·特雷維薩尼《縫紉中的圣母》,1692-1700年
統治王朝的專制主權逐漸淡化時,他們開始正視其行政、司法和財政改革的必要性。此時,貴族和神職人員迄今完好無損的特權受到了挑戰,而資產階級帶著自己新的利益、需求和價值觀,開始作為一個社會階層出現,并反過來影響統治階級的品味。
在藝術范圍,從肖像畫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繪畫模特的范圍擴大了,被描繪者往往呈現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瞬間。此外,我們還可以注意到,相較于過去肖像畫局限于被描繪者的官方身份和社會地位,此時的人們對心理描繪的興趣日益濃厚,表現個人具體特征的愿望也開始出現。
展覽現場
而所謂的“風俗畫”對于理解這一傾向也是很重要的。風俗畫主要表現的是地方上的普通百姓,其本質的身份往往是卑微和低賤的。這些繪畫并不排除寓言或道德含義,但它們不是理想化的描繪,而是直接貼近現實,達到一種親密的情感接觸。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類特殊的風俗畫還與哲學,及教育思考相關。培養良好公民的先決條件被認為是從幼年開始實施適當的教育,因此,人們特別關注對童年的觀察。而在此之前,關于童年的畫作只是肖像畫作中的零星主題。
澎湃新聞:意大利作為曾經壯游(Grand Tour)的目的地,一直是歐洲旅游業的發展中心,在18世紀初期更是因此產生了獨特的風景畫和風景雕版畫。此次展覽是否特意強調意大利在18世紀藝術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嗎?
亞歷山德拉: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18世紀的意大利是歐洲“Grand Tour”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之一。當然,人們會經過法國或瑞士,但最終目的地還是意大利,尤其是威尼斯、佛羅倫薩,以及最重要的羅馬,在那里,古代和現代藝術并存,令人賞心悅目。在展覽中,我們還展出了旅行者收集的城市風景畫和紀念品。
弗朗切斯科·瓜爾迪,《隨想畫:環礁湖邊的房屋與鐘塔》,約1750年
澎湃新聞:東方元素也是展覽的一大亮點,展覽也強調了東西方在貿易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展覽中哪些藝術作品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或者說,哪些畫作向觀眾展示了東方元素對西方世界的影響?
亞歷山德拉:東方和遠東地區的物件吸引著18 世紀的收藏家。外交和商業原因,以及對來自遙遠國度的文化的好奇心是這種興趣的起源,并逐漸成為一種品味。西方人夢想著東方,有時,中國服裝被用于舞會和戲劇活動,中國的櫥柜被安裝在皇室和貴族的宮殿里,那里陳列著中國瓷器及其西方衍生品。
展覽現場,中國外銷畫
展覽現場,中國外銷畫
展覽“最后的貴族——烏菲齊館藏18世紀歐洲大師繪畫”將展至8月25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