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鄭大圣:鏡頭反映時代巨變,堅信中國最好的劇本都在歷史中
鄭大圣,導演。1968年出生于上海,上世紀90年代先后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和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2000年以來,致力于低成本藝術電影的創作,兼及紀錄片、戲曲和話劇。
導演作品有《王勃之死》《古玩》《流年》《廉吏于成龍》《天津閑人》《村戲》等。很多電影都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而來,根據作家賈大山作品改編的電影《村戲》獲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7年度評委會特別表彰。
他的作品體現了對經典文化的傳承、對藝術精神的堅持、對歷史的凝視和反思,講述了底蘊深厚的中國故事,為當下現實主義電影創作進行了有益探索。
我出生在電影制片廠的雙職工家庭。在這個制造電影的工廠里,我看過《天云山傳奇》和《芙蓉鎮》的拍攝現場,那是一種旁人看來很漫長而且無趣的勞作。沒想到,上影廠老攝影棚里拍攝的最后一部電影,是我自己的《廉吏于成龍》。
1980年代中后期,我在上海戲劇學院讀大學,那個年代的暢銷書是兩套叢書:《走向未來》和《漢譯世界學術名著》。我對當代西方藝術產生了強烈的好奇。1990年畢業后,我去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讀研究生,看見了一張更大的地圖,另外一個維度的地圖,也迫使我必須發現自己的坐標。我開始反身追問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不是簽證身份。一畢業我就回國了,目的很簡單,我需要知道我來自的國度。
2000年我開始有機會做導演,當時中國電影正處于谷底,人們不進電影院了。如果不是中央臺的電影頻道啟動自制影片,我大概是沒有什么機會當導演的。別人不愿意拍,因為掙不到錢,但是我愿意,就當低成本的電影拍。
從2000年的《阿桃》到2005年的《流年》,中間包括《王勃之死》、《古玩》和紀錄片《DV CHINA》,很幸運能有機會做風格實驗、技術實驗,嘗試著以敘述歷史來和現實對話。
鄭大圣最新電影作品《村戲》改編自作家賈大山的小說,充滿對歷史的關照和人性的思辨。圖為《村戲》拍攝現場。
我相信,我們最大的遺產是歷史,中國最好的劇本都在歷史中。
現在我們睡覺前捧著iPad追劇,或者到電影院里看一場電影,和人類的祖先圍著篝火聽故事的動機在本質上是一樣的。恐懼、饑餓、寒冷,要度過危機四伏的漫漫黑夜,怎么辦呢?這時,人就需要一個寓言,一個可以讓自己在天地生死之間安身立命的寓言。
幸虧有這樣的故事、這樣的電影陪著我們——這是每一個觀眾的由衷愿望,也是每一個作者、每一個導演的職業理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