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擊劍人口未來目標50萬?王海濱述說中國擊劍的發(fā)展與雄心
“我們的夢想是在未來10到20年全國有50萬的擊劍人口,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以中國的人口規(guī)模,我覺得這個目標可以實現。”
距離巴黎奧運會越來越近,中國擊劍隊也在為了更多的奧運名額做著最后的沖刺。
近日,中國擊劍協(xié)會主席、中國擊劍隊總教練、擊劍名宿王海濱就接受了法國知名體育媒體FrancsJeux的專訪,談及中國擊劍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走向2024年巴黎奧運會,一路以來的發(fā)展與改變,也直面目前面臨的挑戰(zhàn)。
王海濱目前是中國擊劍的領路人。 IC 圖
擊劍俱樂部興起助推發(fā)展
作為中國花劍最著名的“三劍客”之一,1973年出生的王海濱算是和中國擊劍一起成長。
1992年,王海濱參加了巴塞羅那奧運會,取得個人第九名;7年之后,他和葉沖、董兆致奪得世錦賽男花團體亞軍,實現了中國在男子花劍項目上的歷史性突破;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王海濱和隊友再次奪得男子花劍團體亞軍。
在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他先后戰(zhàn)勝韓國名將、悉尼奧運冠軍金永浩和韓國選手金相勛,在8比11落后的不利形勢下,連扳7劍,最終將備受關注的亞運會第一枚花劍金牌收入囊中,這也成為了王海濱擊劍人生中的一段輝煌記憶。
“我11歲開始練擊劍,當時擊劍是非常小眾的運動,在中國根本無法和乒乓球、羽毛球或者足球相提并論,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王海濱是被教練選中才走上了擊劍這條路。
不過當“揚眉劍出鞘”的欒菊杰奪得洛杉磯奧運女子花劍冠軍,成為全民偶像后,小師弟王海濱開始逐漸愛上了擊劍。
“當時在她(欒菊杰)的影響下,擊劍在學校里開始一點點流行起來。由于很多人不知道,加上擊劍和基建發(fā)音相同,所以當我告訴別人我是一名擊劍運動員時,別人都以為我在建筑行業(yè)工作。”王海濱笑著回憶當初。
退役后他也沒有離開擊劍,以國家隊教練的角色見證了擊劍在中國的快速發(fā)展和興盛。在他看來,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對中國擊劍有著重要影響。
“在籌備奧運的過程中,很多項目都從中受益。以擊劍為例,來自法國的名帥克里斯蒂安·鮑埃爾來到中國指導國家隊,最終幫助仲滿贏得北京奧運的佩劍金牌。”
這枚金牌激發(fā)了更多中國年輕人對于擊劍的興趣,“2008年之前,像擊劍這樣的運動項目主要由體育總局主管,但北京奧運會后,不少業(yè)余俱樂部開始在全國各地成立起來。”
在王海濱看來,北京奧運對于擊劍的助推,不僅讓更多人開始了解擊劍,更讓擊劍逐漸從大眾陌生的競技運動,變成了尋常百姓都愿意參與的娛樂和休閑活動。
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去擊劍俱樂部學習擊劍。 CFP 圖
一年近3萬人參加國內比賽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賦予了體育更多的內涵。”北京奧運會后,亞運會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這樣的世界級賽事也紛紛來到中國。王海濱認為,擊劍在這些賽事中的展示,讓這項運動更具關注度。
“它不再是屬于高水平運動員的競技項目,而是一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別是中產和年輕人群體,他們熱衷于嘗試不同的運動,為了娛樂和休閑,而非競技的目的。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8-20歲的擊劍愛好者在俱樂部里練習擊劍。”
王海濱更是給出了一組亮眼的擊劍數據——2023年,中國組織舉辦了81場大大小小的擊劍比賽,全國范圍內有29238名劍客參與其中。
“根據數據統(tǒng)計,到去年全國一共有1290個擊劍俱樂部。”擊劍運動在大眾體育層面方興未艾,在競技層面也逐漸擺脫低潮。
不久前,老將孫一文帶領新老更替的中國女子重劍隊奪下巴黎奧運會女重團體名額以及三個個人賽名額;而中國女子花劍和男子花劍也分別取得巴黎奧運個人及團體的參賽資格。
中國擊劍缺少優(yōu)秀的本土教練。 CFP 圖
缺少優(yōu)秀本土擊劍教練是挑戰(zhàn)
作為中國擊劍的“掌門人”,王海濱也勇于直面中國擊劍發(fā)展中的桎梏——缺少優(yōu)秀的本土擊劍教練人才。
“近年來,中國招募了大量外籍教練。他們非常有經驗,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想法與發(fā)展模式。但我們還是非常缺少高水平的擊劍教練。”
王海濱坦言,如今像丹尼爾·勒瓦瓦瑟這樣的法國明星教練在上海開設了由法國教練授課的擊劍學院,但中國需要培養(yǎng)更多本土優(yōu)秀的教練,“我們仍然需要為中國本土教練制定培訓計劃,我們也從美國NCAA的模式中汲取靈感,希望能在大學中提高擊劍運動的存在感。”
在王海濱看來,大學校園會成為中國擊劍未來發(fā)展重要的樂土。當談及未來10至20年,中國擊劍的發(fā)展藍圖時,王海濱又拿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
“擊劍是一項優(yōu)雅的運動,如果必須談論一個數字,我的夢想是未來全國能夠達到50萬的擊劍人口。”
愈來愈近的巴黎奧運會將成為刺激中國擊劍發(fā)展的重要助推器。
“這個目標看起來很遠大,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以我們的人口規(guī)模,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