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美院96周年:梳理百位名師,研究AI、通感
2024年4月8日,正值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6周年之際。當天,中國美院發布五項內容,其中,既有致敬已故名師,通過文獻整理、研究展示,呈現他們的藝術成就和人格風范,也有立足于長三角的藝術行動,還有新成立的“三個中心”,通過影像、AI、感官等方式共筑藝術教育。
1928年春,蔡元培先生在國立藝術院的開學式發表了《學校是為研究學術而設》的著名演說,提出“大學院在西湖設立藝術院,創造美,使以后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為愛美的心,藉以真正地完成人們的生活”。至此,中國第一所國立高等藝術學府,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國立藝術院誕生,拉開了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序幕。
2024年4月8日,正值建校96周年之際,中國美院發布五項內容:“國美百年巨匠”創作與研究工程,國美長三角藝術行動,成立AI中心、美麗中國影像中心、藝術通感研究中心。該五項內容的背后也是國美為建校百年所做的學術鋪墊。
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6周年,發布會現場
中國美術學院96年辦學歷史上名師輩出,匯聚了林風眠、潘天壽、黃賓虹、劉開渠、吳大羽、倪貽德、傅抱石、常書鴻等一大批代表中國藝術最高成就的藝術人才,培養了李可染、董希文、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羅工柳、李震堅、方增先等幾代藝術名家。
自2023年起,中國美院啟動了“百年巨匠”創作與研究工程,直至2028百年華誕。院方希望通過為名師塑像,向在國美學習、任教、工作和成長起來的百余位已故名師致敬。同時,舉辦紀念展覽、研討會等,通過代表性作品、珍貴文獻展覽以及深度學術研討,呈現他們的藝術成就和人格風范,體察他們的藝術思想和精神世界,凝聚推動當代中國藝術發展的合力。此外,社會美育行動亦是重點,通過講座、工作坊、藝術體驗等活動,讓更多的社會公眾參與其中,感受藝術對身心的浸潤。
中國美術學院
林風眠 《摸索》
對于這一項目,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表示,“有藝理兼通的繪畫宗師,有學貫中西的學術大家,有紀念性雕塑的開創者,有書法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也有中國現代設計的拓荒者;有奔赴延安、以筆為旗的革命藝術家,有國難當頭保存地上文物的領軍人,有抱殘守缺的國粹名宿,有昂揚激越的左翼文膽,更有享譽全球的藝術先鋒……有的成為蜚聲海內的文學家,包括第一任雕塑教授、中國象征派詩歌鼻祖李金發,以及著名詩人艾青;也有學力精湛的哲學家,如被譽為‘現代玄奘’的梵學大師徐梵澄,以及最早闡述中國哲學對歐洲之影響的朱謙之。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名錄中有九人現場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他們后來都成為了中國革命文藝和社會主義文藝的中流砥柱。這之中,更有一批與新中國一路同行的杰出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們的藝術作品融入國人記憶,他們的教育生涯哺育了一代代莘莘學子。”
1928年4月5日,蔡元培就補行國立藝術院開學典禮一事致信林風眠
當天,中國美術學院還發布了國美長三角藝術行動,錨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深入探索“藝術-科技-思想充分聯通、高校-政府-企業深度協同、教育-產業-社會整體創新”的高質量發展新模式,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蓬勃動力。
中國美術學院張江校區
長三角文化藝術高地行動:2024年,國美將聯動上海多個文化藝術場館,攜數個年度重要展演亮相上海。其中包括:(一)“上海青年科技藝術大展”,2024年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與跨媒體藝術學院,將在上海打造一場科技與藝術融合創新的科技設計大展;(二)“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大展”,今年11月,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將舉行自學院成立以來的首次全國巡展,展覽呈現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幾代教師的整體面貌、創作水平與教學理念。
社會美育大平臺行動:提供“全民、全齡、全域、全時”的美育服務,2024年計劃在上海市相關中小學和社區,設立多個藝術傳播基地,開設面向公眾的藝術專業通識課程和線下文教體驗工坊,以期將豐富多元的專業學科資源轉化為培育人文藝術社會氛圍的肥沃土壤。
中國美術學院正式成立AI中心(CAA AI Center)、藝術通感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of Art-Synesthesia, RCAS)等,將藝術、人工智能、工程技術、計算機科學結合研究,用藝術智性去聯通和牽動人工智能,研究兩個AI——藝術智性VS人工智能,對AIGC多維應用場景研究實驗,對AI教育應用場景進行研究開發。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