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國務院參事:長江經濟帶發展是硬道理,保護也是硬道理
11月30日,在上海舉行的“2018長江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徐憲平提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根本之策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
“長江病了!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徐憲平表示,長江沿線沿江11省市共有化工企業1.1萬多家,化工園區250多個,存在著布局不合理和環境隱患多的問題。
他介紹,目前700多家化工企業位于長江岸線1公里范圍內,有81家位于環境敏感區。2016年以來,發現存在環評違法、超標排放等行為的企業數量不小。
同時長江經濟帶又是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由此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基數大,排放強度更大,造成嚴重生態赤字。
徐憲平表示,目前一些地方思想認識上有兩大誤區,一個是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生態環境保護,二是過于依賴長江水道大運序低成本的優勢,只考慮經濟成本,不考慮環境成本。
環境成本越來越高,粗放型發展方式已難為繼。徐憲平提出,要正確把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過去大家常常說發展是硬道理,今天進入新時代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應該說保護也是硬道理。”
徐憲平認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之策在于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重中之重在于改造提升沿江化工產業,并就此提出了“達標,減量,入園,分類,安全,法治”十二字建言。
主旨演講中,上海市政府參事、同濟教授唐子來從全球、全國、流域三個層面分析了長江經濟帶的城市體系,指出長江經濟帶下游、中游、上游三大城市群內部已經形成緊密關聯,但三大城市群之間并未形成關聯格局。
由此,唐子來作出判斷,長江經濟帶的城市關聯格局是“區域經濟”,而不是“流域經濟”。他還表示,下一步要重點觀察的是,正在推進的長江綜合立體交通廊道建設能否促進三大城市群間的企業關聯網絡。
此次論壇由國務院參事室指導,國務院參事室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上海市政府參事室承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