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技術派|標準-6高難度反導測試,“全能王”導彈繼續“進化”
美軍標準-6繼續強化海基反導戰力,欲拓展導彈的攻防能力。
日前,美國導彈防御局與美國海軍合作,使用軟件升級(SWUP)過的標準-6 Dual II導彈成功攔截了一枚先進的中程彈道導彈(MRBM)靶彈。本次測試被稱為“‘宙斯盾’武器系統飛行測試-32”(FTM-32),FTM-32是針對重點威脅目標的一次復雜測試,是“宙斯盾”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配置的艦艇使用升級型標準-6 Dual II導彈進行的第四次飛行測試。
有分析認為,標準-6導彈首次實戰攔截的就是圖中胡塞武裝的“阿瑟夫”(Asef)反艦彈道導彈。
反導急先鋒
今年1月,標準-6可以說是“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在與胡塞武裝作戰中表現搶眼。1月31日,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卡尼號(DDG-64) 使用標準-6導彈(SM-6),在亞丁灣成功攔截1枚胡塞武裝發射的反艦彈道導彈,這是標準-6導彈的首次實戰運用,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反艦彈道導彈攻防戰,標志著美軍發展防空反導一體化能力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作為美軍現役射程最遠的末端反導攔截導彈,標準-6導彈被美軍寄予了厚望。標準-6導彈已經成為美軍海基防空反導的主力。此前美國在“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上使用標準-3導彈作為中段彈道導彈防御武器,標準-2 Block IV導彈實現末端彈道導彈防御,但隨著標準-2 Block IV導彈項目的結束,標準-6 Dual導彈已經成為美軍海基末端反導體系中事實上的“獨苗”導彈,是美軍部署在亞太等前沿地帶名副其實的反導“急先鋒”。
在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NIFC-CA)下, F-35戰機可以引導標準-6進行遠程發射和攻擊。
標準-3與標準-6導彈支撐起了美軍構建的海基高層和低層相結合的雙層導彈防御系統。美軍航母編隊中段反導依靠標準-3,末端反導主要依靠的就是標準-6 Dual I型號。該型號最大飛行速度為3.5馬赫,最大射程240公里,最大飛行高度33公里,可以與“宙斯盾”作戰系統相互配合,完成對彈道導彈的末端攔截。
標準-6導彈采用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通過固體火箭發動機運動到高空后,經無動力飛行階段俯沖攻擊目標,中端采用指令指導、慣性制導,末端采用半主動和主動尋的的多種導引模式,結合協同交戰系統,具備防區外攔截能力。
標準-6導彈在2013年形成了初始作戰能力。2016年12月,美軍在夏威夷海域成功完成標準-6 導彈攔截中程彈道導彈試驗。此次試驗中,約翰·保羅·瓊斯號驅逐艦齊射了2枚標準-6 Dual I導彈,成功在一枚中程彈道導彈靶彈的飛行末端進行了攔截。試驗成功驗證了標準-6 Dual I導彈和“宙斯盾”系統的大氣層內彈道導彈末段防御能力。標準-6 Dual I型主要是更換了性能更高的處理器,可以有效對復雜目標進行識別與跟蹤,美軍正在研制中的標準-6 Dual II型,則進一步提高了導彈的攔截速度。
裝備標準-3和標準-6導彈的“宙斯盾”艦,已獲得了有限的彈道導彈攔截能力。
今年初,美國國防合同管理局就表示,2019年雷錫恩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10億美元的五年期標準-6導彈生產合同,目前該公司已經交付了所需的625枚導彈中的約一半。五角大樓希望通過一份為期五年的新協議從該公司購買另外825枚導彈。由于雷錫恩公司在疫情期間供應鏈受到影響,因此目前未能按照合同如約進行交付,這將影響美軍獲得對抗潛在對手反艦彈道導彈的能力。
隨著美軍不斷在亞太、歐洲和歐亞大陸結合處黑海等地區深度介入,域內主要潛在對手國家都將感受到這種影響,各類彈道導彈和相關防御系統的研發改進活動還將日漸活躍,從而使得五角大樓對標準-6相關型號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作為一種高端武器裝備,標準-6導彈在美國加強與聯盟伙伴的軍事合作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美國與有共同利益的盟友國家圍繞標準-6進行的相關技術合作與軍事貿易,加深了亞太等熱點地區的局勢緊張,將影響地區乃至全球戰略態勢平衡,有關國家也勢必需要再次評估各類如反艦彈道導彈等在內的探測、攻擊手段的有效性,圍繞著反導進行的攻防技術又將新添變數。
美軍的攻防“全能王”
標準-6導彈從2004年啟動研制到今年首次實戰運用,剛好20年。該彈的發展演變,延續了美軍的“基本型系列化通用化”導彈研發策略。其研發過程利用了已有的成熟技術,不盲目追求高目標,而是借用多種高可靠的成熟導彈技術,穩扎穩打,循序漸進,一方面有效地降低研發、生產成本,同時也能滿足作戰需求和提升戰斗力,堪稱美軍版“小步快跑”的研發典范。
各國武器裝備的研發、改進,大體上都是在其自身軍事戰略、作戰理論和作戰概念的指導下進行的。為了滿足美軍“第三次抵消戰略”、“分布式殺傷”概念、“跨域戰”概念的實施過程中所需的不同作戰需求,標準-6導彈研制中采用了對應的螺旋式發展策略。
立足于美軍現有防空體系的網絡化協同作戰能力和不斷升級的軟件系統,標準-6導彈的探測、跟蹤、鎖定、攻擊范圍不斷延伸,不僅擴大了海上防空、反導的距離,也將防御目標從原有的戰斗機、直升機、無人機、巡航導彈,拓展到彈道導彈與高超聲速飛行器等高價值目標。為確立新的軍事優勢,標準-6甚至被美軍賦予了反艦和對陸攻擊的能力,誓有將“挖潛”進行到底的架勢。同時圍繞亞太等熱點地區,集成多種發射手段,全方位賦予標準-6發射靈活性。
2022年初美國導彈防御局(MDA)局長、美國海軍中將喬恩·希爾向媒體透露,多用途標準-6導彈是該國現有武器庫中唯一具有擊落高超聲速威脅能力的武器,可以應對潛在對手日益增長的此類威脅。他坦言,標準-6導彈提供了可以摧毀這些高聲速威脅的唯一選擇,盡管這種選擇是那么的有限。
雷錫恩公司在宣傳片中展示的標準-6導彈攔截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畫面。
報道中并未提及是標準-6的哪種具體型號可以攔截高超聲速飛行器,但外界普遍認為是正在研發的標準-6導彈增程型,即標準-6 Block 1B型。據稱,標準-6 Block IB導彈與前兩種類型有很大不同,包括完全重新設計的彈體和更大的火箭發動機。預計該型號的飛行速度能夠達到高超聲速,因此具有更強的對抗高超聲速武器威脅的能力。
2022年6月,美國海軍在“勇敢之盾”演習中,從“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本·福德”號(DDG-65)使用一枚標準-6導彈擊沉了退役護衛艦范德格里夫特號(FFG-48),展示了其“跨域戰”能力。美軍在夯實標準-6防空能力的基礎上,也對該彈進行了進攻作戰任務的拓展。
在2023年第四季度,美國海軍“獨立”級瀕海戰斗艦“薩凡納”號,使用集裝箱發射系統向“特定目標”發射了一枚標準-6導彈,展示了“模塊化殺傷能力”和對海打擊能力,同型艦“塔爾薩”號也進行了類似的改裝。美軍認為,這種改裝將為同樣擁有類似甲板空間的此類艦艇增加應對更為廣泛區域威脅的能力。通過拓展多樣式作戰能力,美軍降低了標準-6全壽命周期的成本,又能豐富現有反艦手段,在“跨域戰”概念下,不失為是增強作戰效能,提升三軍聯合作戰能力的有效方式。
從集裝箱發射的標準-6導彈。
除了美國海軍,美國陸軍也將標準-6導彈視為提升區域拒止能力的“靈丹妙藥”。今年年初,美國陸軍繼去年年末接收了一套陸基中程導彈系統“堤豐”后,在華盛頓州正式部署了第二套該系統。該最新陸基中程導彈系統,是美軍將現有標準-6導彈和“戰斧”巡航導彈集成在同一輛發射車而構成的發射系統。這套系統賦予了美軍自簽訂“中導條約”以來沒有的中程打擊能力。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查爾斯·弗林將軍披露,“堤豐”將于2024年部署到印太地區,但沒有具體說明部署地點。弗林稱,目前還有四套該系統即將部署,將為美國陸軍提供對海打擊能力。
盡管外界一些聲音認為,讓標準-6“一彈多用”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軍在各類新型威脅方面的困擾,但美軍對“宙斯盾”系統防空和聯合作戰能力的升級以及早期預警系統的拓展都與標準-6導彈相關,足見其重要性。未來標準-6導彈的多用途能力向何處發展以及對區域安全產生怎樣影響,非常值得關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