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理發師去哪了?專業分流后19人美發班18名男生,美容班全女生
美發還是美容?每到高二,浙江省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的學生都會面臨一次選擇。
不久前,2022級美發與形象設計班的38名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了一次,結果,19人選美發,19人選美容。1:1。
看似均衡的數字背后,是嚴重不平衡——19人的美容班,全部是女生;19人的美發班,女生只有談笑一個“獨苗”。
專業分流,關系著同學們今后的就業方向。這似乎意味著,現在愿意從事美發行業的女孩子越來越少了。
女理發師在給客人設計頭發。 圖源視覺中國
“這個現象的確普遍存在。”在日常門店走訪以及每年舉行的美發類專業大賽選手報名情況中,浙江省美發美容行業協會早就注意到這個現象。像浙江花都美容美發培訓中心,是全國首批美容師美發師技能等級認定單位之一,去年共有512人在該中心參加美發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其中女性僅98人,占19%。
在很多80后的印象中,以前街頭巷尾的理發店,剪頭發的大多是阿姨。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些阿姨如同被修剪掉的頭發,漸漸消失了。到今天,竟成為難得一見的“獨苗”。
她們去哪了
讓我們回到湖州的職業班。問起為什么不選美發,同學們給出的答案各種各樣:
“理發師太辛苦。工作時間長,一天十幾個小時站下來,女孩子吃不消。”
“學美發沒有學美容來錢快。我認識一個學姐,學美容的,高二下學期就跟著師傅出去跟妝,可賺錢了。”
“爸媽讓我學美容,他們覺得女孩子做理發師不太好。”
……
茅旭東,浙江省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帶頭人,也是湖州市美發美容行業協會會長。他告訴記者,該校自2003年開設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以來,美發班平均每年有20人左右。“女孩子確實很少,經常只有一兩個。”
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學生在校內實體工作室跟著茅旭東(右一)學習基礎專業技能。受訪者供圖
為此,湖州市美發美容行業協會去年特地做過調研。結果顯示,湖州全市理發師中,女性理發師僅占10%左右;這些為數不多的女理發師,大多分布在農村、社區;越是層次高的理發店,女理發師的占比越低。
在杭州,情況也類似。
杭州市創意藝術學校,杭州主城區開辦較早的中等職業學校之一,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是它的“金牌專業”。它被譽“美發世界冠軍的搖籃”,從這里走出了多個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比賽冠軍,平均每年有40名學生從這里進入省內知名美發企業。
“女孩子確實不多。像我之前帶的2018級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的一個班,30個學生,6個女孩子,目前還在從事美發行業的只有2個。”杭州市創意藝術學校美發專業教師、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比賽冠軍石丹說。
石丹老師(左一)在指導學生。受訪者供圖
其實,一直以來,理發都被看作是一個穩定的行業。
以前,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完初中或者高中就會去學一門手藝,理發就是選擇之一。因為他們知道,人總是要理發的,只要有這個需求,理發師就餓不死。
在改革開放初期,理發師確實是女性居多。因為8小時固定工作時間,勞動強度也不大,在很多人眼里,這是一份很適合女性的工作。
傳統的理發店。圖源視覺中國
隨著各種連鎖經營門店遍地開花,理發店競爭壓力變大,理發師的勞動強度也大幅提升。一些理發店一天經營10-12個小時很普遍,對于理發師來說,一天很可能要站6、7個小時,這對女孩子的體力來說是一個考驗。
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一些女理發師經歷了漫長的學習期出師后,要面對結婚生子以及繁瑣的家庭事務,家庭和職業兩頭兼顧不過來,她們往往就選擇轉行。
獨苗美發師
那些留下來的“獨苗”女生,往往比一般人更有毅力,也更有熱情。
晚上10點,位于湖州勞動路上的吳興新煌子美發工作室,一天的忙碌終于告一段落。同事們收拾好工具陸續下班了,高婕卻拿著剪刀和梳子,走向一旁的假人頭開始練習,“白天太忙,晚上沒人的時候才靜得下來。”
今年40歲的高婕,已“入行”十多年,但她覺得,自己的理發師生涯,剛剛開始。
“在一次次被顧客認可中,找到了自我的價值所在。這種成就感,比賺多少錢更重要。”
當然,每一分認可的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只有她自己知道。
學美發,高婕完全是零基礎起步。在此之前,她在杭州一家外資企業做采購,每天工作8小時,還有雙休,輕松又自在。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下,她竟然邁進了理發行業。
要成為發型師,真的太難了!她從洗頭發、辨發質、認頭型、護理、染發調色、燙發的順序依次學習,終于走到了“初級發型師”這關。這意味著她終于可以給客人剪頭發了。
學生用假人頭練習剪發、燙發。受訪者供圖
每天下班后,她常常獨自練習到深夜。“技術是發型師的立身之本 ,一刀下去很明顯。是顧客要的效果,他們下去還會來找你,否則就難嘍。”
她坦言,期間,以前的女同事因學習周期太長或者婚后生小孩等原因而辭職,只有她堅持下來了。
有得有失。她需要經常性外出學習,定期參加培訓,下班練習,以適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比如五花八門的劉海,不同風情的卷發,各種染法的手藝。長時間的低頭工作,讓高婕的頸椎很不好。為了減輕疼痛,一有人介紹哪里的醫生好,她就會迫不及待地“飛”去。
雖遠在千里之外的浙江,高婕習慣每天抽時間給河南老家的父母打去電話。但最近,她拿起電話就發愁,“我家三姐妹,我最小,40歲還不找男朋友不結婚,爸媽都快急死了,天天催。”
學生從洗頭發、辨發質、認頭型等依次學習。受訪者供圖
留在美發行業里的“獨苗”女生,都有自己的理由。
我們問起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美發班的“獨苗”談笑。“我家里是開美發店的,就等我學好了回去幫忙。”她說。原來如此。雖然學美發,是父母給談笑“規劃”好的路,但最終還是她自己決定留下。
“在父母的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輩對于美發行業的熱愛。從小耳濡目染,我也開始愛上這個行業。”談笑說。
“留下來的女生,往往是真愛這一行。”茅旭東非常認同這一點。
女生懂女生
各種社交平臺上,“女理發師為何越來越少”一度登上熱搜。有人說,女生更懂女生;也有人呼喚,女生可以更多一點。
或許,大家能為她們做點什么。
“我之所以選擇美發行業,是因為熱愛。”1998年出生的石丹,從剛入門時連剪刀和梳子的配合度都把控不好的“菜鳥”,通過自己的勤學苦練,站上世界舞臺,打敗了各個強勁的外國選手,取得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冠軍。
石丹(右一)在指導學生。受訪者供圖
奪冠后,她選擇回到母校任教,立志培養更多新鮮血液。執教的這些年,她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告訴她的學生:選擇學習美發,不再是“考不上高中的無奈選擇”,技能成才不是一句空話。
“我那會兒學習美發,許多親戚都覺得這根本不需要學,找個理發店當學徒就行了。現在他們不這樣想了,還主動推薦孩子來跟我學習美發呢。”石丹說,近些年,職教生的地位確實有了明顯的改善。
職業院校是美發師培養的“搖籃”之一。近年來,各個學校正通過更規范、更接地氣的課程設置,讓學員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技能和經驗。
比如,杭州市創意藝術學校美發與設計專業特地將“專業分流”放在學生實習前,只為了讓學生對美發專業了解多一點、喜歡多一點、選擇多一點;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通過深化校企合作,讓學生跟崗實習,從而有限縮短成長周期。
學生跟著湖州工匠、湖州藝術與設計學校外聘教師楊宗鴿跟崗實習。 受訪者供圖
高婕所在的吳興新煌子美發工作室,作為當地的美發“頭部企業”,為了讓理發師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兼顧家庭,拿出生意最好的周日,作為女理發師每周的休息日。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美的追求不斷提升,個性化美發美容護理服務成為美容美發行業的新寵。眼下,一些女理發師會發揮自己所長,抓住時代的新機遇,拓展自己的職業空間。
比如一些美發沙龍,拓展美甲、美容、美睫等服務,一站式全搞定;還有一些傳統美容美發服務企業,研發自有品牌產品,開展專業化妝和客戶個人整體服飾搭配服務等,女生特有的競爭力得以開發。
在人們非常習慣男“托尼”(網絡上對美發師的昵稱)的美發行業,還有一些想立足的勤奮女生。看完本文,當你在美發店遇到女“托尼”,會不會更“寵”她們一些?
(原標題:《潮聲丨女“托尼”去哪了?美發班的18個他,和一個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