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陶志剛:中國企業出海最大的挑戰是人才
·當前中國企業不論是被動出海還是主動出海,走出去是一個必然趨勢。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人才。
“中國企業在往外走、出海的過程中,我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人才。”3月29日,在長江商學院全球獨角獸項目公開課上,長江商學院戰略學經濟學教授、歐洲市場副院長陶志剛在談及中國企業出海面臨的挑戰時發出上述感慨。
長江商學院戰略學及經濟學教授、副院長陶志剛
中國“走出去”戰略在2000年正式提出,距今已24年。陶志剛認為, 當前中國企業不論是被動出海還是主動出海,走出去是一個必然趨勢。隨著全球經濟形勢日益嚴峻復雜,加之中國產能過剩影響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等產生的新變化,中國企業在國家大環境下迫切需要進入“國際化2.0”階段——向上走、向外走。向上走,即今天提及的發展新質生產力,企業要著力發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新質生產力,向外走則是積極開拓包括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新興市場。
2023年被中國企業界認為是“出海”爆發元年,其中高質量的制造、先進的科技應用水平,讓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市場贏得聲譽。不過,陶志剛同時指出,企業不能跟風出海,出海并不是大家以為的“遍地是黃金”。
他向澎湃科技(www.6773257.com)表示,中國企業出海時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很難擁有具備全球化視野、國際化思維的人才。他舉例稱,有的地區比如東南亞人力成本雖然比國內低,但中國企業走出去后在組織管理方面仍有較多的麻煩。
來自長江商學院大健康校友、出海班學員孫丹表示認同。她所在的團隊有三分之二是外籍員工,她坦言,自己每天工作一半的精力內耗在部門溝通和協作上,“很難的一點是讓大家在語言上能夠協同,提高工作效率。”
陶志剛建議,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如何在技術上實現突破非常關鍵,此外出海時要根據當地市場需求技術調整商業模式。
譬如在印尼這樣的新興市場,中國的醫藥企業有很大商機,“印尼市場有較明顯的醫療資源缺口,藥品價格較高,相比之下,中國生產的藥品價格相對較低,有明顯的成本優勢。”然而,要進入印尼市場,中國企業必須解決藥品認證的問題,以獲得當地市場的認可和信任。
另外,中國企業在出海時需要解決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需求痛點。他舉例,傳音手機在出海到非洲時,所有的廣告畫面都是年輕人身穿色彩光鮮的衣服,在非洲不管大中小城市,都會看到傳音的廣告牌,這說明傳音能夠抓住非洲消費者的痛點。
孫丹稱,企業在出海,實現全球化不僅要解決團隊問題,更要解決品牌建設問題。在出海過程中,企業最好能夠讓“Made in China”變成“Made by Chinese”,讓全球都覺得中國人做的東西真棒。”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