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現場|2024美麗中國紀事展:感知地理,看百處文化案例
3月20日,“大地之歌·2024美麗中國紀事”展覽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北京)開幕。此次展覽為中國美術學院聯合社會各界力量舉辦的大型學術展覽,展覽以“感知地理”作為方法,分享了來自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100個美麗中國文化實踐的案例,分為地方政府提案、未來提案、現場工作坊、感知書展、案例文獻庫六大板塊,呈現出一個文獻索引系統。
2021年,中國美術學院成立美麗中國研究院,倡導“以中國美術助力美麗中國”,建立了全國首個美麗中國案例文獻庫。該項目關注發生在中國各個地方的文化實踐的案例,從城市更新到鄉村振興,從生態修復到遺產保護,從社會美育到社群營造……也關注那些堅持理想的實踐者和行動者,他們彼此漠不相知,他們各自默默耕耘,他們可能從城市回到鄉村,也可能在自己目之所及處做出著微小的改變……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呈現生動的實踐樣本
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院成立三年以來,對全國范圍內推動美麗中國社會創新的藝術文化實踐進行了廣泛調研,通過取樣、訪談、編碼、研讀、闡釋,甄選出具有社會性、藝術性、示范性、創新性和可持續性的典型案例。
展覽中呈現了這些案例,由兩條相互對照的文獻線索組成,分別以代表性事件串聯起美麗中國的發展脈絡,以每一個實踐者和團體提供的文本、物件、影像資料所形成的個體文獻,匯聚出群體實踐的敘事框架。
這次一百個新入庫的美麗中國實踐案例,從城市更新到鄉村振興,從生態修復到遺產保護,從社會美育到社群營造……展現出美麗中國建設的多維探索和多元實踐:
有開辟鄉村振興新范式,打造非遺美食足球多元一體新賽事的“貴州村超”;有打造新型聚落群,盤活城鄉資源繪制城鄉協同新畫卷的“丁柵水鄉SOHO”;有前瞻性研究成果的地方智庫——山西科城帶來的“氣候變化下的古建保護與文化傳承”項目;也有開啟中國國內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符合冬奧會標準的雪車雪橇賽道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有從堅持“與造物游”,將藝術性注入科普工作的“東山山海藝術節”;到通過藝術智能裝置來展開航天主題的科技反思、人文探索和知識傳播的“大航天計劃”,還有從堅持少數民族手工藝幫扶,與當地婦女的持續協作的“naze naze織物工作室”到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中的跨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合作的“中國-葡萄牙文化遺產保護科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東山山海藝術節 兒童詩石刻鵝卵石
大航天計劃“不周山”
據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介紹,過去三年間,美麗中國研究院從具體實踐中發掘出“存量建筑”“城鄉片段”“鄉土修復”“地方活化”等藝術新命題,形成了“自然建造”“生態織造”等設計新方法,總結出“山水城鄉”四方融合、“文教商旅”四維聯動等發展新模式。通過這些新命題、新方法和新模式,藝術界正在逐漸建立起一種藝術參與現實的正向路徑,探索出一種以文化振興推動城市更新、以藝術設計賦能鄉村振興、以文化藝術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
其中,很多案例聚焦于手工業。嘉塘婦女手工藝小組于2021年11月成立,是嘉塘草原上一支由婦女組建而成的工作小組,小組現有成員12名,均是玉樹市稱多縣珍秦鎮二村社區婦女。在當地政府、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支持下,婦女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生產出高原特有物種——藏狐系列毛氈手工藝產品,并以此嘗試探索社區發展的多元生計途徑。
嘉塘婦女手工藝小組制作
嘉塘婦女手工藝小組制作
安口窯是西北著名的千年民間窯口。唐代時安口鎮叫紅山鎮,據說是因為鎮西北處有大片的紅山崖而得名,明清時叫窯頭鎮,民國初年則叫安口鎮。近些年,陶瓷廠的倒閉使得曾經繁榮的制陶產業岌岌可危,安口窯面臨著歷史和制陶技藝傳承的挑戰。安口窯藝術鄉建社創始人劉建國和團隊進行了大量的訪談和口述工作,并向陶瓷行業的專業人士請教,共同尋找礦料、土、瓷片、舊瓷器等實物進行研究,嘗試著復興安口窯的制陶技藝。安口窯藝術鄉建社的實踐與“美麗中國”理念的“本土喚醒”“場景敘事”“圖景示范”“人文自信”等關鍵詞密切相關,引發了人們對傳統民藝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深刻思考。
安口窯藝術鄉建社
藝術在改變著鄉村的面貌,也在改變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愛故鄉村歌計劃”自2018年發起,通過和村民集體參與的工作方法,來創作自己的村歌。該項目邀請村民講述自己的生活故事,一起討論村莊大事記,村民們會把村莊的文化歷史、變化和向往都寫進村歌。發起人孫恒說,“當大家唱村歌時,都會很開心,眼里有光,我想這就是村民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一種體現。”
展覽現場,“愛故鄉村歌計劃”
“忙罷會”是陜西一項習俗,夏收后農民走親訪友,請戲班唱戲。藝術節也由此得名。犁、耙、叉等農具被“請”進村史館,以生態、科普、農民肖像為主題的壁畫隨處可見,各類藝術裝置立于田間地頭……藝術的種子播撒在鄉土大地上,扎下了根。“關中忙罷藝術節”以鄉村文化振興與建設為重點,設置了民俗影展、終南戲劇節、大地生態藝術展、終南鄉集、終南鄉宴、民俗泥塑工作室計劃等活動。
展覽現場
關心與當地人的共創共建
在案例調研和研究工作的推進過程中,聚集了一群投身美麗中國社會工程的“長期主義者”。這是一群兼具實踐和創新精神且在各自領域富有遠見的思想者,大家通過彼此分享和討論,逐漸凝聚起了具有社會性、集群性、創造性、持久性的思想力量。
與此同時,伴隨著美麗中國年度展覽、地方協作中心、主題書展等實踐的開展,美麗中國研究院與社會各界的組織、機構及個人密切協作,自發地形成一個滿足各方需求的協作網絡,而由“實踐者網絡”“思想者網絡”“協作網絡”共同勾勒出一張規模宏大、交互通達且不斷生長的美麗中國感知地圖。
美麗中國案例
美麗中國案例
據悉,展覽以“感知地理”作為方法,結合世紀壇藝術中心的放射性展廳結構打造一個環狀的、多層次的展陳空間,用經緯交織的地理坐標,定位實踐現場。展場外環呈現出一百個美麗中國實踐案例,外環內側墻面上的大幅攝影以黃河、長江的流域和經濟帶為線索,呈現百姓家園建設的動人瞬間,而展場內的弧形長桌為地方政府提案、未來提案、現場工作坊的展區;內環為協作廳,展出感知地圖、實踐感知書展和案例文獻庫。
“椅往情深”:越秀公園碳中和主題園藝術設計提升
中國美術學院介紹,在遴選美麗中國的案例時,原則有三:第一,這些案例都以文化藝術為動因,如果說文化藝術的內核是創造力,那么創造力必須在真實的社會現場展開;第二,這些案例都具有相當的持續性,一方面唯有長期主義才是真實的、負責任的社會實踐,另一方面,唯有可持續的才是科學的和現實的;第三,這些案例不只有美學品質,更要有倫理價值。其實,我們更關心與當地人的共建共創,更關心藝術家的行動是否調動起當地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是否激活、塑造了人。
攜手的未來
2024年,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院策劃“攜手的未來”板塊,與一群充滿創新精神和想象力的同行者,科學家、藝術家、工程師、企業家、農民、工人、學生,在各自熟悉的領域里勾勒出未來輪廓之余,在一次次跨學科的交流組織中彼此啟發,共同探索更多新的可能,共同為未來“美麗中國”獻計獻策。
展覽現場
有的提案關注教育話題:解紅燕(大理,云朵幼兒園創始人)的“田野里的創新幼兒園”,聚焦鄉村優質學前教育,基于鄉村和田野的自然資源,讓鄉村幼兒園成為真正意義的“終身幼兒園”,讓更多農村青少年受益;任鋼、楊丹(北京電影學院MFA、全民家庭影像計劃發起人)的“用家庭影像介入新時代家庭教育和文化傳承”以家庭影像為切入點,將家庭教育、文化傳承、科技創新有機結合,構建家庭教育家風素養網絡,形成全社會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有的提案關注民生熱點:溫源(上海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獲得者)的提案提出建立100個安全食品村,讓普通中國農民能生產優于歐標的安全食品,利于生態可持續和農業農村發展;李煜(北京建筑大學教授)的提案致力于推動胸痛中心的建設,通過醫療社區健康的發展,為民眾提供預防、快速救治到康復的連貫服務;侯曉蕾(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的“處處都有微花園”,在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微更新更加關注小空間的更新與提升,讓生活美學進去尋常百姓家。
有的提案則關于建筑與生態保護:鄭方(北京交通大學卓百教授,北京交大建筑勘察設計院總建筑師)積極探索邁向碳中和的未來建筑;劉學頌(北京零廢棄循環利用產業促進會會長)以可持續美學賦能零廢棄商業體,開展對系統構建、藝術表達到公眾傳播的綜合探索。宋大昭(重慶江北飛地貓盟生態科普保護中心理事長)的提案目標是科學修復太行山燕山生態,“帶豹回家”,在修復生活環境的同時,探索山區經濟的轉型與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有效嘗試。
美麗中國提案
有的提案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都凱(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筑設計研究院)針對城市發展中所容納的自然空間的歷史性保護提出思考,保護城市自然空間的歷史性即為保護自然空間荒野狀態(生態屬性)的歷史,是保護人與土地相處模式(生產屬性)的歷史;在李迪華(北京大學教授)參與式鄉村振興的提案中,他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川縣為對象,提出并實踐“鄉村更加鄉村”的美麗鄉村建設理念,以人為核心,輔以市場思維,保存文化景觀,將人才與財富向鄉村聚集,助力美麗國土全域發展,洞察人和萬物的生命基因;俞杭英(原子娛樂創始人、知名綜藝制作人)在其青年藝術家爆改鄉村實驗真人秀的狂想計劃中將鄉村打造為實現夢想的舞臺,通過藝術家的獨特視角與創新想法進行鄉村改造、策劃并執行創意活動,以其美學創意為鄉村注入新活力,實現文化的復興和生態的可持續。
美麗中國提案
展覽期間,將舉辦五場地方政府與實踐者、思想者對于真實問題的研討交流及“提案工作坊”活動,聚焦8個話題:社會營造與參與、生態與可持續、數字技術、文化遺產與文旅融合、地域與品牌、零售與消費、農村與農業、教育與文化傳承。本次討論旨在進一步推動專業領域內優秀實踐經驗的分享和跨學科思考的碰撞,希望與“美麗中國地方問題”征集相結合,讓專業智慧與地方需求直接對話,在實踐層面應對切實的問題和挑戰。
據介紹,在美麗中國研究院三年來的工作中,許多藝術界同仁們感受到了與“圈內”全然不同的另一種生活邏輯、另一種價值倫理、另一種對現實的體認,逐漸養成了更切身的歷史意識、更深入的社會感知、更鮮活的現實感覺,從中孕育出一種更加遼遠深沉的藝術關懷。在美麗中國的旗幟下,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投身于時代發展的最前線去實現自我價值和藝術價值;藝術教育正在成為一種扎根中國大地、融入社會進程的“有為之學”。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4月20日。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