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觀復貓鉆進古畫說文化之《朱瞻基行樂圖卷》
《朱瞻基行樂圖卷》 明代
故宮博物院藏
“蹴鞠”一詞最早見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是指古人以腳踢球的活動,類似現在的足球運動。史料中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民間就已經開始流行娛樂性的蹴鞠活動。從漢代開始,蹴鞠又成為了一種兵家練兵之法。到了宋代,就有相關蹴鞠的組織與藝人出現。蹴鞠從最初使用的球是用羽毛填充的實心球,而唐代以后則出現了相對高端的充氣球,明代開始出現專門制作鞠的手工作坊。蹴鞠對與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游戲,還是歷久彌新的文化符號。
▍簷[yán]帽、曳撒[yì sǎn]
明代帝王和官員的冠服參考了漢唐之風,但在制度以外的衣著服飾依然有著金元時期的氣息。畫面中的皇帝形象,頭戴一頂圓形小帽。這一制式在沈從文先生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被稱作“大簷笠子盔帽”。其帽型尖圓而有帽頂,是仿元人式的簷帽。
觀復博物館藏
古人會在腰中革帶上釘綴帶銙(kuǎ),又稱帶。其選用的材料會因身份等級的不同而不同。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出臺了明確規定,統一了各級官員腰帶帶板的材料,使其質地也就成為等級的標志之一。金帶板上嵌玉鑲寶石,華貴十足,分量也不輕呢。
黃花梨卷草紋馬扎 明晚期
觀復博物館藏
▍馬扎
馬扎是一種便于攜帶的坐具。腿交叉作為支架,面用麻繩等材料編織,方便合攏。馬扎早期叫做胡床,漢唐之際由西域少數民族傳入中原。兩千年前的亞洲地區基本都是席地坐,甚至現在的部分國家如日本、韓國依然保留著這種習慣。坐具的演化改變了中華民族的起居方式,讓我們由席地而坐變為了垂足坐。由此視野變寬,家具的設計也隨之改變,進而影響到了傳統家具的變革。
為什么讓咱二黑出演本次男主角呢……看下面——明宣宗朱瞻基祖孫四代里,就數宣宗的畫像臉最黑,所以,二黑出演,沒毛病。
觀復貓宋球球“飾演”明代某蹴鞠少年
出場演員:觀復貓小二黑、宋球球
插畫:觀復檀仁
文案編輯:觀復阿若
觀復文物攝影:觀復胡胡
觀復博物館(北京館)參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上海觀復博物館參觀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37層
更多觀復博物館的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觀復博物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